引 子(第2/3页)

这是每一代人,尤其是我们这一代必须思考的问题。它虽然简单却极其重要:在这个世界上,不同阶级、种族、肤色、信仰的人怎样才能和平共处?这是每个国家、每个团体都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在巴西尤为严重,可却处理得最好、最值得称道。我有幸见证了这一点,并由此写下了这本书。在我看来,巴西在这方面的做法不但需要我们重视,更值得我们钦佩。

巴西,由于其特有的人种结构,如果也采取欧洲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愚昧政策,势必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在这里能够轻易看到各个种族和他们的混血后代,这些人共同组成了巴西。在这里有葡萄牙殖民者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是曾经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在这里也有土著人的后裔,他们从很久之前便定居内陆;在这里还有无数黑人,他们的血液中尚存有奴隶时代非洲的记忆;这里还有许多其他外国殖民者的后裔,他们来自意大利、德国甚至日本。如果按照欧洲人的思维模式,这里的每一个群体都会对其他群体保持敌意,先来者反对后来者,白人压迫黑人,巴西人驱逐欧洲人,白种人、土著人和混血人一同对付黄种人,多数派与少数派冤冤相报,为捍卫自己的权利不断争斗。然而,在这里的所有种族,尽管肤色不同,却能和睦相处;虽然出身各异,但却齐心协力。他们致力于尽快消除彼此的差异,成为完完全全的巴西人,共同建立一个团结的新国家。面对让欧洲世界不知所措的种族问题,巴西的做法堪称典范——它并不将种族看作一个问题。如今,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疯狂,妄图创造出最“纯粹”的人种,就像培育赛马或者名犬一样。巴西却坚持奉行几百年不变的原则,无视肤色差异,允许各种族间自由结合。“在公共事务或私人生活中,每个公民都拥有相同的权利”,这在许多国家不过是一纸空文,在巴西却成为了现实。无论在课堂、工厂、教堂中,还是在军队、高校和政府里,巴西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在放学路上,总能看到不同肤色的孩子们一起,手拉手肩并肩,这是多么感人的场景。而这种身心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存在于上层社会,存在于学术和政治领域。在这里,不同的肤色不会受到区别对待,不会受到排挤,不会遭到隔离,更不会受到侮辱性语言的攻击,而最后一点无疑最能够体现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存。在我们那里,每个国家都发明了专门的语汇,用来攻击或讥讽其他人群,比如“Katzelmacher”(4)“Boche”(5)。而在巴西语汇中,却没有专门用于贬损黑人或混血人的词语。在这里,有谁敢说自己是纯种人呢,又有谁愿意如此吹嘘呢?戈比诺(6)宣称巴西只有一个纯种人,那就是佩德罗二世(7)。这或许是夸张了,但对于真正的巴西人,他们的血管里却一定流有几滴印第安人的血液。可令人称赞的是,他们并不以此为耻,反倒以此为荣。异族通婚,在我们邪恶的种族理论中被视为罪孽和自我毁灭;在巴西却加以利用,成为整合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巴西才能在四百年间保持稳定,不断发展。不同种族间相互融合、互惠互利,而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却奇迹般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群体。然而,在这里,种族净化主义者所大肆宣扬的品质堕落、道德败坏等情况却完全没有发生。这里有着最漂亮的混血女人和孩子,他们有着世所罕见的亲切与优雅。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看到那些学生褐色的瞳孔,在里面有着智慧与谦卑,还有恭敬与安宁。平和的性格与淡淡的忧伤造就了这里的人民,他们与北美人完全不同,缺少那种主动。在这里,真正“被瓦解”的只有激烈而危险的对立与冲突。在巴西,民族或者种族团体,特别是对抗性的团体已逐步清除。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统一民族意识的形成,以至于下一代人的观念里就只有“巴西人”了。一般而言,外国人的后代会更加忠于现在的国家。鲜活的事实与教条的理论相比,也更具有不容置疑的力量。巴西完全消除了那些无益的偏见,对不同种族平等相待,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巴西经验最大的贡献,将是结束现今的混乱局面,将世界从前所未有的大灾难中解救出来。

如此你们便能明白,为什么人一旦踏上这片土地,灵魂便能得到安慰。一开始,你会觉得这一切都来自于视觉的愉悦,来自这里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色。大自然张开臂膀,对初到的客人致以热烈的欢迎。但你很快发现,这不仅仅是大自然的和谐景象,也恰恰是整个国家的生活缩影。一个人,刚刚从欧洲的荒谬与狂热中逃离出来,看到在这里,社会与个人都能和睦相处、毫无敌意,起初他以为出现了幻觉,可马上明白这是上帝的福音。他的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现在却完全松弛下来。在这里,一切矛盾,即便是社会矛盾,也都不如我们那般尖锐,更不会把锋利的毒箭射向我们的同类。在这里,虚伪的政治还没有成为个人生活的坐标,人们并不凭此感受和思考。一旦踏上这片广袤的土地,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这里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友好而不是狂热。你会不由自主地深呼吸,庆幸自己摆脱了欧洲腐朽的空气,摆脱了敌对阶级与种族的相互仇恨,走入了这个更有人性的世界。诚然,这里的生活也更加安逸。热带气候的莫名沉闷,使得这里的居民也受到影响,显得缺少活力与冲劲,缺少力量与激情。可是,狂热、野心、欲望,正是这些被错误高估的品质,造成了如今的可怕后果。而对我们而言,这种平静祥和的生活方式,才是真正的幸福与恩赐。

当然,这并不是说巴西已经处于理想状态,我也不愿造成这样的误解。事实上,巴西的发展才刚刚起步,整个社会还处于转型阶段,民众的生活水平也远在我们之下。这是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大国,论其科技发明与工业生产,却只抵得上欧洲最小的国家。整个国家的行政机制尚未完善,经常陷入停滞之中。更不用说几百公里外的内陆地区,如今仍十分原始,起码落后了一个世纪。初次到达巴西的人,要先适应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缺陷,比如不够守时、态度随便、行为懒散。而那些到一个地方只会观察公交宾馆的游客,则会带着满心的傲慢离开巴西,离开这里的落后和缺陷,回到他们所谓的“文明世界”中去。然而,近年来所发生的事情已经彻底改变了“文明”“文化”的含义,我们已经不能再把它们简单归之于“秩序”或者“舒适”。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数据。这种功利主义的科学计算着每个国家的财富,计算着每个公民的财产,计算着每个人拥有多少辆汽车,多少间厕所,多少台收音机,多少份保险。按着这些数据,文明也就意味着生产力、消费以及金钱。可这些数据中却缺少了一项重要因素:即人类的精神财富。我们能够看到,最顶尖的体制不但没有赋予人民人道主义精神,反倒将他们带上了野蛮的道路。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文明在四百年之后,又一次走到了悬崖的边缘。因此,我们不能再以工业产值、财政基础或是军事力量为国家排序,而应以和平主义及人道精神作为衡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