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第3/3页)

秦灭亡了六国和统治它们的贵族,而古典文明所留下最后的贵族——秦,也在转眼间灭亡。以“贵族”为主体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就这样一去而不复返。

巨变的核心,其实就是文化和支撑这个文化的主体阶层的改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需要靠一个阶层来信奉它、执行它、支撑它。三代古典文化,终归一个“礼”字,而支撑它的就是这批血缘贵族。

但在血缘贵族消失之后,经过了无数的纷纷扰扰,产生了一个新的主体阶层,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儒生士大夫”们。这批人从小读着孔子书,靠着这些学问当上官员,当官后支持社会跟政治的运作,等退休后回到乡里教化民众。他们时常到处作诗、题碑、著书,他们的流风余韵直至今日都还处处可见。

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固然有许多问题。今日也有许多中国人,往往将近代落后西方的责任归咎于他们。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莫大的贡献,中华文明曾受到无数次外族的入侵,却始终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灭亡,传承到了今日终不断绝,便是靠无数的儒生士大夫,在历史上艰苦卓绝地支撑着这个伟大文明于不坠。

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和他们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同样延续了近两千年。但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巨变,一切都彻底地改变了。

鸦片战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姑且不论我们和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中国人有多么不同,但这场巨变最大的象征,便是透过废除科举、废除读经、五四运动、提出将线装书丢进茅坑里……一系列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将“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彻底铲除了。没有了这个主体阶层的支持,儒家文化也随之轰然倒地。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今天不也有许多人讲儒家文化吗?怎么能说儒家文化轰然倒地呢?

一个文化之所以是活着的,不在于有人讲,而在于有一群人具体地实践它。试问今天的社会可有一个阶层,将儒家文化当成是信仰的中心?当成是生活的方式?当成是奋斗的目标?如果没有,那么它就只是一种过去的文物,就像埃及文化、两河文化一样,只能送进研究所和博物馆了。

其根本的关键,在于我们今日的教育,已是西方知识体系的产物,这和中国传统对读书人的训练与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没有主体阶层,自然就没有文化。

第三次巨变,迄今尚未结束。因为我们还没找到,在三代的古典文化和秦汉至明清的儒家文化之后,中国人应该奉行什么样的文化。在血缘贵族和儒生士大夫之后,又会需要什么样的主体阶层来支撑这个文化。

如果简单地把第三次巨变发生至今,分成前后两期,第一期大概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当时追求的目标是“救亡图存”。中国要如何在列强的各种侵略之下,能够生存下去。

各位不要以为这个事情很简单,在当时亚洲只有中国、泰国跟日本没有亡国,其他的国家几乎都在外国人的统治之下。在那样的危局中,靠着多少先贤先烈的奋斗,这个国家总算生存下来。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今天,追求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我们就活在这个时代之中。

可是富强之后,还有更重要的题目,这就是这一代和下一代所要面对的问题。在第三次巨变之中,我们如何找出新时代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我当初在台湾大学开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这门通识课,内容包括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和王莽。但由于这本书的篇幅有限,我重点只讲秦始皇这个人,以后有机会我再和各位谈谈其他的人物。

我为什么开设这样的课程呢?因为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活在第二次巨变的时代,也都尝试着替他们的时代找到一条出路。

我希望用历史作为范例,让各位来看看第二次巨变中最杰出的人们,他们是如何面对巨变,如何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果各位能够明白这一点,才会让活在第三次巨变的我们,有可能少走冤枉路。更重要的是,明白他们的成败得失,才能知道我们未来的出路可能在什么方向,这就是我开这门课和写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