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第5/9页)

36.希罗多德,5.93。

37.修昔底德,6.54。

38.修昔底德,6.57。

39.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19.3。

40.希罗多德,5.63。

41.希罗多德。

42.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20.1。

43.我们明白地得知克里斯提尼向市民大会做出了建议,但这几乎完全是假设。

44.克里斯提尼是否使用过“demokratia”这个词仍然有很大的争议。一般的看法认为他没有用过,这个词直到三十多年之后,公元前5世纪70年代才被创造出来。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质疑没有太大意义:后代的雅典人肯定地将克里斯提尼建立起来的政府形式看作民主政体,大多数现代历史学家也几乎持同样观点。本书中我对此的看法是克里斯提尼之后的雅典总体上属于民主制。古典学者探讨认为这个日期并无错误,其理由可以参见汉森(1986)。

45.希罗多德,5.66。

46.阿里斯托芬,《吕西司特拉达》,279。

47.无论如何,这就是希罗多德的文章(5.78)所指的内容,他认为突然崛起的民主雅典实际上受益于isegoria(在公民大会上发言权利平等)——这个词的字面意义等于阿戈拉,指希腊城邦中集会的场所,而且包含特殊的补充含义:每个公民都有权利在这里向大众发言。有的学者认为isegoria是由后来的改革者介绍到雅典的。

48.柏拉图,《普罗塔哥拉》,9.82。

49.希罗多德,5.74。

50.希腊语写作Eteoboutadai。

51.希罗多德,5.78。

52.希罗多德,5.77。

53.对早期阿戈拉的最佳评价参见罗伯逊。

54.希罗多德,5.73。

5火烧波斯王的胡子

1.色诺芬,《居鲁士的教育》,8.2.11—12。

2.大流士,纳卡什-伊-鲁斯塔姆铭文,(DNb8a)。

3.在某种意义上说,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参见杜辛贝里,142页。

4.《以赛亚书》,45.1。“基督”(christos)是希腊译文。

5.《以赛亚书》,45.2—3。

6.色诺芬尼,3d。

7.赫拉克利特,转引自狄奥格涅斯·拉提乌斯,9.6。

8.狄奥格涅斯·拉提乌斯,1.21。也有人认为这一说法来自苏格拉底。

9.希波那克斯,92。

10.日期不完全准确。

11.希罗多德,4.137。

12.希罗多德,5.28。

13.对这一点的说明,希罗多德,5.36,参见瓦林加(1984)。

14.希罗多德,5.49。

15.希罗多德,5.51。

16.希罗多德,5.97。

17.希罗多德。

18.艾里安,2.12。

19.普鲁塔克,《地米斯托克利》,22。普鲁塔克没有另外描绘地米斯托克利,但是他断言和这位伟人的非常肖似的胸像可以通过在罗马帝国时期仍有流传的复制品看到,这个说法令一件恰好在罗马港口奥斯蒂亚发现的存世作品显得尤为引人。一般来说人们认为这件作品产生于公元2世纪,虽然不是所有学者都持相同意见,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此物所复制的雕塑原件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80年至450年之间,因此几乎可以认为比较写实。

20.修昔底德,1.138。

21.希罗多德,6.11。

22.准确时间不详。

23.希罗多德,6.76。

24.希罗多德,6.21。

25.希罗多德,6.104。

26.希罗多德,5.105。

27.斯特拉波,15.3.18。

28.希罗多德,5.35。

29.希罗多德,6.1。

30.希罗多德,6.42。

31.《亚斯那》,30.6。

32.《亚斯那》,32.3。

33.希罗多德,7.133。

34.希罗多德,6.61。

35.希罗多德,6.95。这次远征出动了600艘三段桡船,但是希罗多德没有告诉我们派出军队的数量。马拉松战役中被杀死的波斯士兵有6400人,大部分来自中军。由于中军一般占总数的1/3,又因为并非所有远征军都被派上战场,因此推算这支部队可靠的总人数可能在2.5万左右。

36.希罗多德,6.94。

37.希罗多德,6.97。

38.这些时间分别来自于各种零散的线索。关键问题在于马拉松战役究竟是在8月还是9月进行的——没有任何材料特别指明这一点。经过权衡,大量可能性彻底倾向于8月:假如按照某些学者的看法,战争打响在9月,那么达提斯渡过爱琴海的时间实在长得令人难以想象。

39.保萨尼亚斯,7.10.1。

40.普鲁塔克,《斯巴达人言论集》。这则格言出自德马拉托斯。

41.亚里士多德,《修辞学》,3.10。

42.希罗多德,6.106。

43.传说菲利皮德斯从斯巴达急忙赶回雅典的内容记录于公元2世纪的散文作家卢西安《论问候中的错误》(3)。一般来说他是一名理性主义者,他对有关马拉松战役的各种说法中牵强附会的地方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例如在另一篇文章中他嘲笑了有关潘神参与这次战争的看法。这说明菲利皮德斯返回雅典的说法被古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虽然拉曾比曾经对此提出质疑(1993,52页),也难以指出其中的原因。斯巴达人的计划对于雅典人来说至关重要(当然对波斯人来说也同样如此),所以菲利皮德斯不太可能有心情在斯巴达享受卡尔涅亚节日的快乐。显然跑回雅典的旅程对于这个已经筋疲力尽的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万分艰难的——因此这可能促使他产生疯狂的幻觉,认为自己在回程中看到了潘神,而非在路上的真实境遇。

44.这句话非常有名,以至于后来成为希腊人的谚语。在拜占庭题为《苏达》的百科全书中反复引用这句话,并注明这句话的出处来自于马拉松战役。虽然《苏达》编辑成书于公元10世纪,距离马拉松战役已有1500年之久,但事实上它所转录的这句谚语明显非常古老而且广为人知,大多数历史学家都承认它的准确性(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例如参见施林普顿)。进一步的证据——除非认为是某种省略——希罗多德对这次著名战役的记载没有提到任何有关骑兵的内容。显然,即便达提斯留下一部分骑手,但也不足以对结局产生何种影响。

45.在另一种理论中,骑兵被派出征收粮草,或者被淹死在水中,都不足信。但为何在这样的战役中全部骑兵都在半夜的时候被转移走呢?

46.希罗多德,6.112。

47.没有直接材料说明地米斯托克利是十将军中的一员,但是在普鲁塔克记载阿里斯提德生平的文章中(5)强烈的暗示了这一点,这一段文字描写两人在马拉松战场上作战的地位相当——而阿里斯提德明确地是本部落的将军。因为地米斯托克利是当时的执政官,他强烈支持反波斯政策,很难想象出他的部落能投票选举别人取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