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人世间最悲凉的事(第3/3页)

任人摆布。无可奈何。

因为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该消耗的都已经消耗。曹操只需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孙权五雷轰顶。

在张昭向他指出这一层隐忧之后。

并且在孙权听来,这不是隐忧,而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将要发生的事实。

因为他相信,曹操一定会这么干的。否则,他就不是曹操而是观音菩萨了。

张昭这一回展示了他难得的聪明。

他不仅提出了问题,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嫁祸于人。

确实,关羽是被杀了,孙权叫杀的。但真是孙权叫人杀死的还是曹操下令杀的,没有人知道。

说到底,世事是经不起质问的,特别是内在的动机。

所以张昭建议,派人将关羽的首级,转送曹操,明明白白地让刘备知道关羽被杀是曹操所指使的,这样一来,刘备必痛恨曹操,而西蜀之兵,也不攻吴而攻魏去了。

由此,收拾残局之人就不是曹操,而是孙权了。

所谓扭转乾坤,其实嫁祸于人。

世事的光明与阴暗就看用什么词汇去表达。目的只有一个,逃出生天。

孙权如释重负。这样的时刻,他还真有逃出生天的感觉。

当然,他还想到了一个词。

翻云覆雨。

张昭老同志了,还有如此翻云覆雨的能力,这说明革命的事业长盛不衰,颇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底气和实力。

曹操傻眼了。

在看到关羽的人头之后。

人头装在木匣里,栩栩如生,爱憎分明。很关羽,很关羽。

这个人,曾经在他手下屈居过一段时间,后来走了。现在,他死了。

死在孙权手里。

曹操隐隐地有些遗憾。为关羽,也为自己。

他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人是永生的。他们属于江湖,属于传奇。比如他,比如关羽。现在关羽死了,传奇戛然而止,对手不陪他玩了,曹操便由衷地感到失落。

当然,曹操更加失落的是孙权杀死了关羽,而不是他——曹操。

这不是一个英雄应有的死法。英雄即便要死,也应该死在另一个英雄手下,何况他们有过那么一段惺惺相惜的岁月。

但是,却死在孙权手里,这让曹操为关羽感到不值。

司马懿没有曹操那么多的感慨。

他只有隐忧——孙权为什么郑重其事地将关羽的人头快递给曹操,很有邀功求赏的意思。

很快,司马懿就明白,不是邀功求赏,而是用心险恶。

孙权这是移祸于人,做戏给刘备看。试图造成奉命杀人的假象,使刘备迁怒于曹操,不攻吴而攻魏,他好就中取事。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关羽的人头成了烫手的山芋,谁接手谁受伤。

曹操也开始担忧了。江湖险恶,没吃着肉反惹一身骚。

好在曹操不是孙权,并不会被孙权的这点小计谋吓倒。他只是想胜出,不愿做任人摆布的玩偶或者说工具。

司马懿想出了一个主意。

将计就计。

不错,世界上最好的主意就是将计就计。这是博弈,也是推拿。是借力打力,或者说如影随形。

司马懿说,大王啊,我们可以将关羽首级,盛放在香木盒里,以大臣之礼下葬,搞得风光而隆重,目的是让刘备知道我们的善意。这样一来,刘备一定会恨透孙权,倾力南征。我们呢就可以坐山观虎斗,蜀胜则击吴,吴胜则击蜀。两处若拿下一处,那另一处也就不在话下了。

曹操照办了。

刘备很快就感受到了曹操的善意。所以他以为,现在的敌人只有一个——孙权。

他要兴兵雪恨,要孙权付出代价。

生命的代价。

国破家亡的代价。

诸葛亮却不相信,刘备能做到这一点。相反,付出生命代价和国破家亡代价的人只可能是刘备。

如果他真的贸然出击的话。

因为诸葛亮看到了两个圈套。

一个圈套是孙权设下的,另一个圈套是曹操设下的。这是一颗人头引发的两个圈套,目标直指刘备。

诸葛亮说:“方今吴欲令我伐魏,魏亦欲令我伐吴,各怀诡计,伺隙而乘。王上只宜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之,可也。”

诸葛亮话语里最关键的是四个字:按兵不动。

唉,人生有时候需要主动出击,有时候需要按兵不动。能做到前一点的人很多,能做到后一点的人很少。

因为需要修为、忍耐和以退为进。

无为无不为。

就像熊的冬眠,表面上看,一切生命迹象都停止了,但却是为了在春天的复苏。

在那一季里怒放生命。

当然,道理刘备都懂,可事实上他却极难做到。不为别的,只为关羽是他的兄弟。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东西需要算计,考虑进退得失,有的东西却不能算计,因为在它面前,任何的算计和进退得失都会黯然失色。

兄弟。

他们是生死与共的兄弟呀。

他们是千里相随的兄弟呀。

他们生命中的很多日子,是形影不离地在一起,又有很多日子,是在思念中度过。特别是关羽,为了刘备,忍辱负重,千里走单骑,这样的情谊,对刘备来说,是需要一个交代的。

他对关羽的交代。

他对“兄弟”两个字的交代。

所以,他要起兵南征,目的只为报仇。哪怕鱼死网破。

刘备在诸葛亮面前做出上述表示时泪流满面,很有为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意思。

诸葛亮死死地拦住他,自己也是泪流满面。

确实,人生中有很多东西难以抉择,特别是功利与情义之间的抉择,这其中无论哪一种抉择背后,都有强大的逻辑支撑。谁都说服不了谁,谁都有粉墨登场的权利和冲动。

但诸葛亮必须说服。说服刘备要做到四个字。

韬光养晦。

为了事业的稳定和发展要韬光养晦。

哪怕是为了复仇雪恨也要韬光养晦。

因为敌人太强大,现在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敌人自相残杀时出现漏洞。

那是致命的漏洞。

那是复仇的漏洞。

那是满足人世间所有交代的漏洞。它必定能满足刘备的所有诉求。而刘备现在需要的,也是四个字。

按兵不动。

刘备长叹一声,终于——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