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俘获的获还是收获的获(第4/4页)

这似乎是一个陷阱。人性的陷阱。

虽然理智告诉世人,世事存在两种可能,或此或彼,或黑或白,但世人们还是相信其中的一种,却对另一种视而不见。

相信他们即将遭遇的是机会,而不是陷阱。

就像此时的孟获,两眼通红地带着大部队跟着感觉走,以为诸葛亮在慌慌张张地逃离,无心恋战,自己可以手到擒来。

追到了西洱河边。

西洱河边好风光,人嘶马叫好不热闹。放眼望去,只见河北岸上,蜀军营寨林立。寨中旗帜整齐划一,灿若云锦,而沿河一带,诸葛亮又设锦城,气势非凡。

蛮兵们不敢前进了,怕遭到攻击。

孟优也怕怕。作为诸葛亮曾经的猎物,孟优对诸葛亮有一种崇拜式的恐惧。他以为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大阴谋。

孟获也觉得这里面有阴谋,却不是大阴谋,而是小小的阴谋。他一眼可以识破的小阴谋。

孟获对孟优说,这是诸葛亮怕我们追赶,故意在河北岸边少住,摆一摆迷魂阵。我敢断言,不出两日,蜀军必走!

于是孟获开始抓紧战机,派人到山上去砍竹为筏,准备渡河;同时将敢战之兵,都布置到蜀军营寨前面,只等准备工作完成就发动攻击。

但是,来自蜀军的攻击却猝不及防地开始了。

赵云领着一彪军从寨中杀出,与此同时早有准备的马岱领着一彪军从另外寨中杀出,形成前后夹击的态势。

孟获这才知道,什么叫以逸待劳,什么叫迂回包抄。诸葛亮所有的计谋背后原来都藏着一个潜计谋。就像规则背后有潜规则一样,明的东西是骗人的,暗的东西才是置人于死地的关键所在。

很快,孟获就又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端坐在一辆小车上,从一片竹林后缓缓地转过来,羽扇纶巾、谈笑风生,神情宛若天人。他对孟获呵呵笑道:“蛮王孟获!天败至此,吾已等候多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