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剩者(第2/3页)

这个江湖是一个人的江湖。所有的规则都由己出,如此才能确保平安。司马师的临终交代,事实上指明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那就是魏国要变天了,司马昭一定要做魏国的大哥大,否则,就会死翘翘。

魏主曹髦开始怕怕,担心自己被司马昭取而代之。

不错,他是个傀儡,可傀儡心中也是有欲望的,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一样,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是个世界。

也许卑微,一定灿烂。

所以当司马师在许昌病故时,曹髦连夜派人给他下诏,命司马昭屯军许昌,以防东吴,别回洛阳了。

司马昭不知道自己该走还是该留。走和留的背后似乎昭示着不同的命运走向。

甚至是国家今后的走向或者说是归属。

秘书郎钟会站出来为他清晰地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命运图景。他说,大将军司马师新亡,国家人心未定,将军你若留守于此。万一朝廷有变,后悔也来不及啊……

一语中的。

秘书郎钟会总是这样,对万事万物一语中的。传说小时候,他和哥哥钟毓一起去拜见文帝曹丕。钟毓见了曹丕内心惶惧,汗流满面。曹丕问他原因,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出如浆。钟会在一旁却镇定自若,没一点汗。曹丕奇怪了,问,你哥哥汗出如浆,你怎么不出汗呢?钟会回答: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呵呵,真是绝妙的脑筋急转弯。但一个人的智慧,却从中可以窥见。

司马昭便决定,起兵回洛阳,屯洛水之南,以观时局之变。曹髦这才知道,与虎谋皮,很有可能失去的不是老虎的皮,而是谋者的皮。为了安抚司马昭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不让他进一步有所作为,曹髦立马封他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自此,魏国大权皆归于司马昭。司马昭离龙椅,真真只有一步之遥。他什么时候坐上去,只看他的心情而已。

男人都是好胜的动物

姜维又出发了。在司马师死翘翘之后。

在他看来,这又是一个机会。可以有所作为的机会。因为司马师亡故,司马昭掌握重权,离龙椅只有一步之遥,肯定不敢擅离洛阳。此时乘间伐魏,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这是姜维的如意算盘。虽然在此之前的很多次,他也打了很多个如意算盘,可惜都没成功。但每一个新的机会出现时,姜维还是不敢放弃。

就像诸葛亮当年的六出祁山。每一次,出的不是祁山,也不是寂寞,而是希望。

他们活在希望里,就像很多人的一生,都活在希望里。只为希望而活,哪怕最终一无所得。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满怀希望的。

征西大将军张翼就对伐魏不抱希望了。张翼曾经像张飞一样,以为人生就是一往无前,就是丈八长矛所向披靡,现在他才知道,丈八长矛所能影响的只是丈八之间的距离,而世界,远比丈八长矛广阔得多。

一个人明白有所作为不稀奇,一个人真正明白什么时候该有所作为,什么时候该无所作为,那才是明白人。

张翼:也许,守比攻好。

姜维: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张翼:鸡蛋碰石头,鸡蛋只有两大特点:勇敢、愚蠢。

姜维:一个不想碰石头的鸡蛋不是好鸡蛋。

张翼:一个想碰石头的鸡蛋是找死的鸡蛋。

姜维:是鸡蛋还是石头,碰了才知道。

张翼:已经碰过好多次了,再碰也不可能碰成石头。

姜维:碰碰才健康,越碰越强壮。

张翼:越碰越……失望。不要以小搏大,以弱搏强。

姜维:人生就是希望。没有希望的人生,毋宁死。

张翼:希望害死人。多少希望最后成绝望。脚踏实地比什么都强。

姜维:你不像张飞。

张翼:对,我比他强。

姜维:是吗?可他死在战场上。你呢?

张翼:……

张翼最后还是跟着姜维出发了。因为姜维的最后一个问题问住了他。

将军应该死在战场上,而不是死在无所作为里。虽然无所作为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可在未来的事实发生之前,世俗的判断只能是那三个字:胆小鬼。

张翼当然不做胆小鬼,所以他只能出发,跟着世俗的价值标准前进,哪怕一无所获。

没想到大获全胜。

姜维引兵五万,望枹罕进发。兵至洮水,雍州刺史王经则起马步兵七万来迎。双方较量的结果是魏兵大败。所谓斩首万余,垒尸数里。可怜的王经最后狼狈地逃往狄道城,当上了缩头乌龟。

这是一次狂胜,姜维就准备将革命进行到底,欲进兵攻打狄道城。张翼又对他苦口婆心了。这似乎是悲观主义者与乐观主义者的区别——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世界,前者浅尝辄止,后者无限风光在险峰,风景总是在远方,相信未来在自己一边。

张翼送给姜维四个字:画蛇添足。

姜维送给张翼四个字:自堕其志。

姜维的豪迈由此可见一斑。

但一个致命的对手却在此时将将赶到,要与姜维过招。他就是兖州刺史邓艾。

邓艾引兵到狄道城,对阵姜维。

站在狄道城前,邓艾就明白,姜维输定了。

因为城墙坚固,狄道城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攻得下来的。邓艾叹气,为姜维的不智。

姜维实在是找错了进攻的方向。洮水得胜后,姜维如果联络羌人,东攻关陇,魏兵将陷于被动挨打的状态。现如今他弃易就难,找最硬的骨头啃,无非是劳兵费力,贻误战机罢了。

最重要的是,蜀兵将会有性命之忧。因为邓艾发现了一个角度。击溃蜀兵的独特角度。

项岭,狄道城东南的一个高山深谷。

死人的好地方。也是埋伏的好地方。邓艾在这里设伏了。

邓艾在这里设伏其实没什么,关键是姜维不要钻进伏击圈来。但世事的悲哀恰恰就在这里。

姜维钻进去了。带着他的小聪明钻进去了。

姜维以为,邓艾劳军远来,自己正可以打他个措手不及,却不知被打得措手不及的人正是自己。

只听得狄道城东南一声炮响,然后鼓角震地,火光冲天,周围便都是魏兵旗号。姜维不知道对方底细。只得传令教夏侯霸、张翼各弃狄道而退。

于是蜀兵们放弃胜利果实,全都退回汉中。姜维从终点又回到起点,重复诸葛亮的宿命,也重复自己的宿命。

一个人要突破自己,真的很难。因为他要突破的,往往是自己的思维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