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纵横(第2/4页)

诸葛亮却举重若轻。他这样对刘备说: “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

看上去很有把握。便让他去了。

与此同时,赵云也去了。他领着五百士兵,充当诸葛亮保护神的作用。诸葛亮看着赵云屁股后面那一大群人,摇摇头笑了。

的确,五百人看上去不少,可要放在东吴,那就是沧海一粟了。

诸葛亮以为,在这个世界上,真正能保护我们的,是自己的一颗心。

沟通从心开始,保护也从心开始。一个亮堂堂的人,才是最安全的。因为不以阴谋示人,很阳光。

诸葛亮来了。在柴桑,他见到众多对他怒目相向的东吴将士。

毫无疑问,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都想杀了他,要是没有鲁肃拦着的话。诸葛亮看鲁肃,鲁肃也看着他。

两个男人,一切尽在不言中。

鲁肃应该说还是比较理解诸葛亮的。各为其主,各展风骚,谁胜谁败,各按天命。所以鲁肃对诸葛亮以礼相待。

毕竟是来吊丧的,不是来闹事的。人家表达的也是一诚意。鲁肃的心胸不像周瑜那么狭窄,他决定向诸葛亮展示东吴的大气。

诸葛亮表情凝重,轻叹一声,设祭物于灵前,并亲自奠酒,跪于地上,开始读祭文。

他早已写好的祭文。“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人世间有一种文字是能打动人心的,那就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文字。诸葛亮的这一篇祭文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哭了。包括鲁肃。

诸葛亮自己更是哭得昏天黑地。他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让东吴众将看了,那叫一个感同身受。

他们原谅了他。起码从道义上原谅了他。

但是有一个人不为所动。庞统。

在密献连环计之后,凤雏先生庞统已经落落寡欢好些日子了。特别是在周瑜去世之后,庞统更是感受到了一种失落。那是怀才不遇的失落。

就在这样的时刻,他邂逅了诸葛亮。

当时诸葛亮吊丧已毕,正准备乘船归去,庞统在江边跳出来拦住了他:你这小子,气死周瑜,却又跑来吊孝,怎么?欺我东吴无人啊!

诸葛亮吓一大跳。好在他很快就看出来,庞统对他无恶意。

事实上有恶意也没什么,因为他已经亮出了自己的心。诸葛亮诸葛亮,敢于亮心才叫诸葛亮嘛,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什么人都敢亮心的,有些人一辈子唯一能亮的是自己貌似清爽的一张脸。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也不会给你看我的心里有什么。

不过,诸葛亮还看出了庞统身上有一样东西在若隐若现。伤感。

的确,这样的旷世奇才在东吴是伤感的。周瑜可能欣赏过他,却像昙花一样,转瞬即逝。现在的庞统,希望下一个伯乐能出现在他眼前。诸葛亮希望,这个伯乐是刘备。

他当然想现在就带庞统走,去新大陆,见刘备。

却是不能。因为那样一来,他此行的性质就变了,流过的那么多眼泪都白流了。东吴将士会怀疑他吊孝的诚意,如此一来,很可能烽烟再起,要真是那样的话,诸葛亮觉得,太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只能给庞统留下一封信。一封举荐信。希望他在合适的时候,自己悄悄找机会跑到荆州来,找刘备这个伯乐。如此,皆大欢喜。

与此同时,鲁肃也瞄上了庞统,在庞统还没有找到机会悄悄跑去荆州之前。在赤壁大战中,鲁肃目睹了庞统的风采。

那是一种秘密的风采。不说没人知道,说出来吓死人。

鲁肃就向孙权推荐,说庞统这个人啊,“上通天文,下晓地理;谋略不减于管、乐,枢机可并于孙、吴。”呵呵,这话说得比较猛,怎么听都有高大全的意思。当然鲁肃也知道,光这么抽象地说,效果可能不大,他又拉出证明人,说“往日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此人现在江南,何不重用!”

鲁肃这是将死的、活的人都拉来作证了,搞得孙权一时好奇心大起,什么人啊,这么牛,我怎么不知道呢?

便要见他。一见之下,大惊。

不是被庞统的才能惊着了,而是被他的长相惊着了。孙权眼中的庞统浓眉,朝天鼻,黑面,有几根稀稀拉拉的山羊胡,总之是容貌古怪,很有“白眼看人间,你们欠我钱”的意思。便心中不喜。

孙权以为,一个人的长相与其才学应该是呈正相关联的。周瑜长什么样?诸葛亮长什么样?都是一等一的帅哥啊。风流倜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孙权很难想象,这个容貌古怪,白眼看人间的庞统羽扇纶巾时会是怎样一副滑稽样。

但他还是想有所收获。孙权希望庞统能给他带来惊喜。他强忍着恶心问庞统:“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先生你主要学哪一方面啊?

庞统咧开嘴一笑:我啊,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一点。

孙权强忍着恶心又问:“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你跟周瑜比,两人到底谁强一点?

庞统大大咧咧:我跟周瑜所学,大不相同。

这实际上是一句大可玩味的话。因为一般人在此时会回答——哪里啊,周大都督?我怎么能跟他比?差远了……可庞统的回答却不是这样。虽然从字面上看,他没有自吹的意思,但孙权却从中听出了此人的自吹自擂。

大不相同?是大大超越吧?!你既然如此牛,还在我这里瞎混什么呢?赶快做曹操的高参去吧……孙权不再理他。

鲁肃却着急了。

因为他觉得,庞统投奔曹操,不是没有可能,是太有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