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帝国(第2/4页)

◎ 上图为1378-1417年的教会大分裂,下图为1536年的瑞士联邦地图。

◎ 鲁道夫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徽章。

相比起富庶肥沃的奥地利公国,群山之间的瑞士绝对是苦寒之地,哈布斯堡家族很快将自己的统治重心由瑞士迁往了奥地利。当1291年鲁道夫离开人世时,他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留下了一片横跨法德两国、从阿尔萨斯到维也纳的广袤土地。也正是在这一年,瑞士林州的三个城镇:施维茨、乌里和翁特瓦尔登签订了一份永久同盟条约,这就是瑞士邦联的立身之本——神圣盟约。这个联盟又往往被称为三林州联盟。

施维茨是林州中最好勇斗狠的一个,曾于1313年出兵攻打自己的北邻艾恩济得耳恩修道院。凶狠的施维茨人攻破了修道院,并将其中抢掠一空,还抓了一批修士作为人质。这场冲突的原因是为了争夺高地草场,本来这种事情在当地很常见,但问题是这个修道院早已得到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保护。施维茨人的行动无异是在与旧主宣战,加上三林州当时还公开支持与哈布斯堡家族争夺帝国皇位的巴伐利亚的路易。因此当时的帝国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的弗里德里希宣布三林州不再受帝国法律的保护,随后由其弟弟利奥波德一世率领大军征讨。

利奥波德制定出了一个水陆协同、多路并进的计划:一支辅助分队从恩特勒布赫越过布吕里希尼山口,以牵制翁特瓦尔登;属于哈布斯堡的瑞士城镇卢塞恩出动一支水军横越卢塞恩湖,威胁施维茨暴露的侧面;主力部队由利奥波德本人率领,大致9000人,以2000名骑士为先锋,列成狭长的行军纵队,绕过被阿尔特工事(砖石墙和木栅)横断的楚格湖岸路线,沿埃格里湖右岸而进。

◎ 当时的林州步兵。左为弩手,身穿羊毛紧身裤与罩衫,短袖锁帷子,头上戴着壶盔,腰带上的铁爪是用来拉开弩机的;右为长矛手,腰上是斧头与匕首。

从制定的计划来看,要么利奥波德手下有一个很不错的参谋团体;要么他本人在组织计划方面很不错。因为在中世纪的战争中,向在敌人区域作战的大军提供补给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难题,良好的后勤纵队与事先修筑好的补给仓库还是很久以后的事情。通常来说,军人们会采用最古老的办法来给自己和牲口弄到吃的——抢劫。但是联盟肯定会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应对,加之贫瘠的林州地区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可供抢劫。利奥波德采用分兵的方式一方面可以牵制翁特瓦尔登州与乌里州,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后勤补给的压力,沿着湖岸行军也利于通过船只运送补给,先集中兵力打击主要的敌人施维茨,然后攻击其余两个次要的敌人。这个计划符合一个优秀军事计划的几个特点:简单、可执行、直指敌人的要害。而施维茨人集中全部兵力,一共才1300人,加上乌里的300人与翁特瓦尔登的100名援兵,尚不及哈布斯堡军的四分之一,更不要说骑兵上的劣势了。眼看奥地利人就要将施维茨一分为二了。

但当奥地利人走到莫尔加藤附近时,发现前面的道路已经被一堆障碍物彻底堵死。此时利奥波德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他让自己的军队沿着一条附近的小岔路继续前进。可这是施维茨人设下的一个陷阱,目的就是引诱奥地利人到对他们不利的环境交战。

随着奥地利人的前进,他们发现前面的道路越来越狭窄,于是不得不将自己的行军队列拉的越来越长。当奥地利人走到一个夏夫斯坦(Schafstetten)的村庄时,他们遇到了一小队施维茨人。这些施维茨人用长戟与双手剑武装了起来,这是当时山民的常用武器。奥地利军队的指挥官派出引以为豪的骑士向对方发起了冲击。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施维茨主动进攻,而奥地利的行军队形太过密集,来不及将更适宜山地作战的步兵从队列后面调过来,只能让骑士进行冲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双方的战斗相持不下。这种小路、树丛的散兵战,轻装的施维茨长戟兵与双手剑士比奥地利骑士要擅长的多,而且这些强悍的山民没有平原上步兵对骑士那种致命的畏惧感,不会一看到骑士老爷头盔顶上华丽的羽毛就吓得掉头就跑,他们所使用的长戟(实际上就是长柄的斧头,往往还带有钩子)可以将骑士从马背上勾下来,而沉重的尖刃也不难凿穿骑士的铁甲和头盔,但骑士的马匹却无法山坡上冲击,只能下马作战。随着时间的流逝,奥地利军队的指挥官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等得不耐烦的他下令让后列的步兵上前代替骑士们解决这一小撮敌人,而从后方急急忙忙上前增援的步兵反而把原有的行军队列彻底打乱了,士兵们在狭窄的山路上挤成一团,无法动弹,施维茨人的机会来了。

在高处山林中隐蔽的大队施维茨人对此一览无余,他们的计策奏效了,山路上的奥地利人成了瓮中之鳖。于是一小队轻装的瑞士步兵来到高处,松开了事先准备好的滚石和原木,顺势而下的原木和石头不但打倒了很多人,更糟糕的是将奥地利的军队分成了许多无法互相支援的小队。山民们伺机发起了猛攻。他们先用投石索发射了大量的铅弹(这在他们平时放牛羊的时候早已练习得非常纯熟了)。这种古老的武器历史非常久远,早在人类社会的蒙昧时期便出现了,一个熟练的使用者可以将一枚200克重的铅弹准确地发射到300米以外的距离,其威力仍然足以将身穿锁帷子的士兵打成重伤甚至死亡。接着他们挥舞着长戟(其实更应该说是长柄斧)冲进奥地利人的行列,开始对失去了秩序和组织的奥地利士兵大肆砍杀。由于山路上狭窄的空间,奥地利人根本无法排成战斗队形,很快便被施维茨人压制。许多士兵开始向山民们投降,但施维茨人甚至连骑士的投降都不接受。这在中世纪是非常少见的,因为贵族的家庭会为被俘者支付一笔不菲的赎金,投降的贵族甚至连战俘营都不用蹲,被俘后确认身份便会被视为上宾,反正招待费用最后都是对方买单。惊恐的奥地利军队转身逃走,但很多人在惊慌失措之下落入了湖水和沼泽之中,等待着他们的是灭顶之灾。在这场战斗中,奥地利人光是战死的就有两千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骑士,因为他们身上的沉重盔甲,也因为他们在前列,让他们很难逃脱施维茨人的追击,而施维茨人的损失微乎其微——大约十几人战死,几十人受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