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唐宋元明(三)(第2/2页)

李翠仙点点头,只是静静地看着陈德兴,轻声道:“既然如此,妾身可否在年后回益都省亲?”

陈德兴脸色也沉静下来,迎着李翠仙询问的目光,认真道:“不必等年后了,战局千变万化,你要去益都就明天动身吧。记得和老泰山说:若不如意,可来相投,吾必不亏待他。”

李翠仙点点头:“知道了,妾身一定转告。”

……

“大哉乾元?什么意思?”

京兆府,大蒙古薛禅汗的王庭之内,后花园中,忽必烈正背着手走在池塘边上。身边跟着谋士姚枢和刘秉忠。

听到忽必烈的提问,姚枢笑了笑道:“大哉乾元是《易经》上的话,是对‘元’的解释,大概的意思是蓬勃盛大而生生不息,是大而永恒的意思。”

“可是我的忽必烈兀鲁斯不大啊,就只有陕西、山西、燕云而已,真的能称大元?”

姚枢笑了笑:“大汗要当的是皇帝,在汉地之人眼里,皇帝乃是天子,拥有天下。并不只是一个封国……大汗欲得汉人效忠,还是往大了说好。”

“原来如此。”忽必烈点点头,“那就叫大元吧!”

忽必烈定好了国号,又将目光投向皱着眉头不说话的刘秉忠:“刘秉忠,你在琢磨什么?是不是又要献什么锦囊妙计了?”

“臣在想陈德兴的破绽!”刘秉忠回答。

“破绽?”忽必烈问,“他的破绽是什么?”

“是装神弄鬼!”刘秉忠道,“自古就没有靠鬼神之说可以成就大事的。这陈德兴当也不例外……他的破绽便是天道教,便是装神弄鬼的降世明王!”

“哦?为什么?”忽必烈很有些不解,装神弄鬼这事儿在草原上也是有的,是经常有人用的。

“装神弄鬼蛊惑匹夫,使之悍不畏死,在初期或许有效,可一但日久,把戏被人拆穿,覆灭之日便不远矣。汉时有黄巾贼,东晋时有孙恩,宋徽宗朝有江南菜魔,皆以邪教惑人心,为祸一时,但皆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