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种家将——帝国不老的传说

引子1

有时候,天上掉下来的不仅仅是馅饼,还有足球。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这个人不是高俅,那他可能只会被飞来的足球砸中脸部,还可能打烂了捧在手中的宝贝篦子刀(那可是稀罕的宝贝),等待他的将是毒打或下岗的命运。

但那个人是高俅,身怀绝技的高俅。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高俅手捧玉盒,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倒踢紫金冠”(这招后来传到了南美大陆哥伦比亚,一名叫伊基塔的疯子守门员在美洲赛场上施展此招,一式惊天下,但很明显高俅的动作难度系数更大,因为他手中还捧着盒子),漂亮地将球踢还给端王。

那一刻,高俅的命运发生了呼叫转移。

关于高俅,《水浒》第一书评家金圣叹先生曾作过如下评判,说“盖不写高俅,便写一百八人,则是乱自下作也;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老金的意思大家都懂,就是说,没有高俅,便不会有梁山那帮哥们造反,也不会有北宋帝国后来的中年夭折。

老金太抬举高俅了,真实历史舞台上的高俅,远没有那般风光。

高俅生前做官做到了三府仪同三司(唐宋时的一品文散官),在北宋帝国,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官员,皆是北宋政坛风云人物,韩绛、文彦博、蔡京、童贯等,无论功过,皆在后来的《宋史》中立名列传,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

但高俅却被史官们遗忘了,《宋史》提及他不过只言片语,只有在野史轶闻中才能够拼凑出北宋帝国第一球星的精彩人生,这不得不说是高俅身后的遗憾。

高俅,家世籍贯已不可考,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高俅的身份是一个小小书童。

当然,这个书童的身份也不简单,因为他的主人不简单——北宋第一才子苏轼。

在苏门的熏陶下,虽然身份低贱,但小高倒也习得不少本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球技那更是没得说,这为他日后的人生发迹夯实了基础。

高俅发达后,对苏家当年的恩情念念不忘,每有苏氏子弟入京,高俅皆热情接待,养恤甚勤,发达不忘本,全然不似《水浒》里翻脸不认旧人的无赖模样。

作为北宋帝国第一才人,苏轼好结交朋友,不仅喜欢吟诗作画,可能还有个爱好,喜欢把书童送给人(大概他门下的书童素质太高,在当时也算是珍品)。这不,当苏轼认为高俅已经从一个普通的书童成长为高级书童后,就忙活着把他送人了。

最初苏轼是想把高俅送给他嘉祐二年的同年,“南丰七曾”之一的曾布,不过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东坡先生的美意曾布却拒绝了。原因大概是,曹布和苏轼虽然私交不错,但在政治立场上却各有不同。曾子宣可是王安石旗下第一战将,和保守派苏轼当然得撇清关系。

苏轼碰了一鼻子灰,但并没有放弃人才输出的做法,第二次他成功了,他把高俅送给了自己的另一个好友王诜王晋卿。

王诜能书善画,与当时的文化名人交情都不浅,和苏东坡米芾他们更是铁哥们,曾经因为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受到牵连而遭贬官,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当朝驸马,宋英宗的女儿魏国大长公主的老公。

皇族与文化人的双重身份让王诜与另一个喜好文学的风流王爷走得很近,虽然辈分上差了一辈,但二人惺惺相惜,已成了知己,这个王爷就是端王赵佶(在《水浒》中,施大爷把他们的辈分弄错了)。

一次王诜与赵佶在朝会相遇,前一日赵佶刚在青楼喝高了,来时匆匆,头都没梳好,王诜见状就拿随身携带的篦子刀替赵佶梳头。

赵佶一看王诜的篦子刀,说姑父你这把梳子是极品,精雕细刻,很有艺术收藏价值嘛。

王诜说你眼光还真精准,这真是块宝,我还有一把,赶明儿叫人给你送去。

不日王诜派已成为自己手下书童的高俅送篦子刀给端王,端王不仅瞧上了王诜送的篦子刀,还瞧上了他的人——球技一流的高俅。

从此高俅成为了端王的人,而当端王赵佶成为北宋帝国第八位皇帝的时候,高俅的春天也来了。

作为赵佶的心腹秘书,高俅走上政治舞台还是颇费一番周折的。在当时的北宋帝国,不讲出身,但是讲身份,要担任县令以上的文官,必须是科举进士出身,高俅虽然十八般武艺样样粗通,但是要他上考场,那还是差了些,文人集团高俅是挤不进了,只能是向军队发展,在部队上混取资历。

于是赵佶派高俅到部队挂职,到当时泾原路大将刘仲武帐下效力。他跟随刘仲武在平定吐蕃赵怀德叛宋的事变中立下战功,圆满地完成了基层镀金任务,从此平步青云。

应该说,高俅是一个不太忘旧的人,对挂职时期的老上司刘仲武,高俅也没有过河拆桥,后来刘仲武打了几次败仗,回朝后却没有被处分,这和高俅在朝中为他走动不无关系,而刘仲武死后,高俅也不忘故人之子,还向徽宗推荐刘仲武之子出仕为将。

刘仲武之子是谁?就是后来为力保赵氏南方半壁河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南宋名将刘锜。看来高俅还是做过一些于帝国有益的事。

在他的一生中,虽然做过都太尉三府仪同三司这样的高官,但并无大权也无大过。野史所载的他的过失,算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将部队的地盘占为己有建私宅,经常派遣士兵到自家府中干活不开工资(这能算事儿吗?)。

大概史官们也觉得如果凭这些芝麻小事把高俅列入《奸臣传》,奸臣这个词也太掉价了。《宋史》根本不屑于为其立传,当然,在评选徽宗时期六贼的时候,高球星也没能入围。

高俅其实不过是徽宗赵佶时代一个得宠的真小人。本事和对帝国的危害性都不大,除了球踢得好,还略有几分江湖义气,算得上一个北宋版的韦小宝。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入侵,宋徽宗赵佶一听金人杀到了黄河边,吓得带上亲信仓皇出逃,这班人马中,就有昔日的书童,帝国第一球星高俅。

不过走到了泗州,高俅却和童贯一干人闹了矛盾,当时执掌兵权的童贯给高俅小鞋穿,让他留下率领三千兵马断后。这无疑是让高俅送死,高俅混这么多年岂能不知这个道理。赵信的人马前脚刚走,他就率兵回到开封,参加了新皇帝宋钦宗赵桓率领的开封保卫战。

女真人短暂退却,赵佶一干人重回东京后,蛮夷掠京的责任自然要找人承担,童贯、蔡攸、梁师成等一干人被列为首恶处死,而作为前皇帝心腹的高俅却得以幸免,不得不说此君福大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