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故事·十年(大结局)(第3/3页)

官道的尽头,隐隐传来如同雷鸣一般的马蹄声,烟尘扬起犹如一条黄龙。

人群顿时嘈杂兴奋起来,远征高丽、新罗和渡海东征的大唐军马今日还朝了!

一眼看不到边的黑色盔甲的魁梧汉子们或是昂昂然跨在马上,或是手持陌刀长枪踏着整齐的步伐凛然行进,军旗猎猎作响,军威摄人震天。而夹杂在军马行进队伍间的,还有一辆辆黝黑发亮的巨大炮车。

李琦兴奋地甩脱太监和护卫的簇拥,率先冲了出去。

“姐夫!”李琦蓄满胡须的成熟脸庞上,一片涨红。

这些年,伴随着国内新政的深化和国力的强盛,萧睿率军南征北战,大唐的国力和国威已经盛极一时,作为大唐皇帝,李琦心里的荣耀感和自豪感可想而知。这样的文治武功,不要说太上皇李隆基,纵然是太宗皇帝,也远远不及。

“皇上。”虽然风尘仆仆,但萧睿的身上确是干净整洁。他翻身下马,变得更加成熟坚毅的脸庞上浮现着淡淡而傲然的笑容。

萧睿摆了摆手,哥舒翰手中的军旗一摇,数万唐军士卒凛然躬身齐声呼道,“拜见皇上!”

瞬间,粗犷而豪放的士卒呼声顿时压过了所有人群的嘈杂和喧哗,场上的气氛变得凝重而肃穆。

李琦激动地摆了摆手,“诸位将士,免礼平身,你们都是大唐的英雄和功臣——朕已经在城中摆下庆功宴,朕今日当与诸位痛饮,不醉不归!”

……

……

萧家门口。

英挺的少年萧潜和清秀的少女萧钰,并肩站在门口。而他们每人的手里,各自牵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幼童和幼女。

萧睿的车马轰然而至,少年和少女笑吟吟地带着自己的四个弟妹们扑了上去,口中喊道,“爹爹!”

而伴随着萧睿六个孩子的呼喊声,萧家大门口冲出了一群娘子军。李宜,杨玉环,李腾空,章仇怜儿,阿黛,玉真,杨兰,秀儿……她们在侍女的簇拥下,慢慢走下台阶,向萧睿盈盈走了过来,眼中泪光隐现。

萧睿抱起最小的儿子萧蒙和女儿萧晓,往前走了一步,眼圈分明也有些涨红,他低低呼道,“宜儿,玉环……”

※※※

十日后。

皇宫。

章仇兼琼和裴宽并肩行进在宫中的小径上,面色都有些古怪。

御书房里的李琦,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着一些闲书。随着大唐国力的强盛,经济越来越发展,文化也越加的繁荣起来,各种出版物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皇上,臣章仇兼琼(裴宽)拜见皇上。”章仇兼琼和裴宽躬身一礼,如今的大唐已经取消了跪拜礼,面见君主只行躬身礼。

“哦,两位爱卿,怎么有空来见朕?”李琦笑吟吟地道。

“回皇上,靖难郡王、军机大元帅萧睿提出辞呈,请皇上御览。”章仇兼琼叹息道。

李琦全身一震,讶然道,“这怎么可能?萧郡王对大唐功高盖世,怎么可以……”

“皇上,萧郡王说了,如今大唐一统,新政初见成效,军机院再无存在的必要。鉴于此,军机院即日纳入政务院辖制,而……此刻,萧郡王已经率全家离开长安,游历天下而去……”章仇兼琼低低说着,眼中的一抹惋惜之色一闪而逝。

李琦神色顿时涨红起来,继而又变得有些苍白。

“姐夫还是兑现了当初对于朕的承诺……”李琦喃喃自语,慢慢抬起头来,沉吟了一下,毅然道,“萧郡王对大唐之功绩……这样,两位爱卿,朕以大唐皇帝的名义提议,在长安城外为萧睿设立功德牌坊,册封其为辅国逍遥王,逍遥王府永领5000护军,接受大唐朝廷供养,你们意下如何?”

章仇兼琼和裴宽一起躬身,“萧郡王功绩所系,感天动地,天下臣民无不感恩戴德……”

李琦点了点头,长出了一口气,“去吧,这些事儿,你们去操办,到时候,朕亲自去为功德牌坊揭幕!”

李琦神色放松地缓缓向武惠妃的寝宫行去,但到了宫门口,却意外地发现宫门紧闭,只有两个看门的宫女。

“太后何在?”李琦皱了皱眉。

一个宫女恭谨地垂首道,“皇上,太后娘娘出宫去萧郡王府上了……这是娘娘留给皇上的信函。”

烟罗谷里。高力士刚刚把萧睿放权的消息禀告了李隆基,话还没说完,就再也没能听见李隆基的动静。高力士上前去小心翼翼地呼道,“太上皇!”

李隆基苍老的脸上一片涨红,但却气息全无。高力士面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喊了一嗓子,“太上皇哇,太上皇驾崩了——”

苍老而尖细的声音在烟罗谷中久久地回荡着。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