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以子之矛(第2/2页)

张原此言犀利,借黄国鼎方才劝慰范氏的所谓仁爱,逼得黄国鼎立即审理范昶暴毙案,那范母冯氏原本听黄知府相劝,是想先回去,但听张原说了这番话,便明白这时不能松劲,一定要揪住,便又跪下哀声道:“请府尊为老妇作主,不然老妇今日就死在董府门前。”

张萼叫道:“不揪出董祖常,我等绝不肯散!”

便有数百人跟着叫喊:“揪出董祖常,揪出董祖常——”

声音如雷鸣,黄国鼎惊得退后一步,过了一会儿方道:“本府自会秉公而断,但审案有律法序例,不能随意拘禁良民——”

张萼见黄国鼎在董宅门前,却就是不肯抓捕董祖常,怒道:“松江知府不能随意拘禁良民,董祖常倒可以随意关押殴打生员致死,这松江华亭是董氏的天下吗?”

黄国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被张萼打断,很是恼怒,喝道:“太祖卧碑文有云:一切军民利病,工农商贸皆可言之,惟生员不可建言——你入县学,没听教官训示过吗?”

朱元璋在世时对生员士人控制很严,不许生员言政事,但那早是老黄历了,让晚明生员不议政事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到满清入关大肆屠杀诸生才能让封住诸生之口,而且,对张萼来说他还真没听过什么卧碑文,张萼这头巾是买来的,没游泮也没祭孔——

张原道:“黄府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太祖卧碑文是针对当时国朝初定,有前朝遗民人心思乱,这才钳制士人言论,而今天下太平,偶有弊政正该我辈读圣贤书者建言献策,这是忠君爱国之心,更何况范生冤死又何关朝政,我等作为范生友人,怜其老母孀妻,为其申冤,这又如何言不得!”

张萼更直接,叫道:“只有贪官污吏才畏人言,昔日周厉王治下百姓道路以目,难道今日要在华亭重现?”张萼果断用上了一个典故,显得引经据典,极是雄辩。

黄国鼎气恼至极,但这时显然不能发作,董府门前的百姓已经越聚越多,众怒难犯啊,这么多百姓聚集在这里很可怕,当即与属官通判商议了几句,决定先把董祖常带回府衙以平息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