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杀威棒(第2/2页)

张原沉吟不肯,杜定方苦苦哀求,杜松也道:“张公子,我这侄儿一心想要通过科举博取功名,十八岁成了童生,并不愚笨,苦无名师指点,还望张公子不弃,教导于他。”

张原这才对杜定方道:“你要守丧,也不便外出,这样吧,若你不嫌我才疏学浅,那就每两个月派人将近作制艺十篇送到我那里,我可以为你评点一下,如何?”

杜定方大喜,当即口称“学生”,说道:“学生有丧在身,不敢行拜师礼,两年后,定赴山阴向先生补上拜师大礼——”

“愚蠢!”杜松喝道:“以张公子之才,两年后还会在山阴吗。”

杜定方醒悟道:“是是,两年后先生必高中甲榜,学生必至京师追随先生。”

这样,十七岁的张原收了一个二十一岁的学生。

次日上午,张原去杜府辞了杜松,叮嘱杜定方居丧期间莫忘读书制艺,要寄信就寄到南京国子监——

杜松在贞丰里待不长,兄长杜桧出葬后他就要启程返回延安卫,六月中旬必定要启程,穆敬岩将随行北上。

杜定方麻冠丧服,不能去码头送介子先生,只命仆人抬了好些礼物送到张原船上,穆敬岩自是要来码头拜别旧主人的,码头上,穆真真跪在爹爹穆敬岩膝下大哭,穆真真自幼与爹爹相依为命,以前爹爹外出听差,最多也就五日就会回来,她也习惯了,但这次不一样,这次爹爹是要去数千里外的边城,这一别,更不知何年能再相见!

张原见穆真真哭得伤心,便道:“真真,要不你就呆在贞丰里与你爹爹多聚几日,待你爹爹启程后你再来南京,如何?”

穆敬岩忙道:“这不行,早晚都有一别,不在于这几日——,”说着轻抚女儿头顶发髻,安慰道:“真真不要难过,从军入伍是爹爹平生之志,蒙介子少爷成全,让我能有追随杜将军的机会,我定能挣个清白出身回来的,你好生服侍介子少爷,你在介子少爷身边,爹爹也放心,好了,别哭了,随少爷上船去吧,爹爹要看着你们的船划走。”

张原本想再吩咐穆敬岩一些话,想想还是算了,萨尔浒之战还有五年,他应该还有时间发挥自己的前瞻作用,杜定方是他学生,以后与杜松联系也不难,现在与穆敬岩说那些没什么用,反而会让穆敬岩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