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我辈岂是蓬蒿人(第2/2页)

……

就在提调官等人护送黄绸彩亭去礼部之后,徐光启也策马出了贡院大门,他是奉吴阁老之命去五城兵马司要求立即追捕宛平县三等生员卓笑生,内城九门要严查一个年约四十岁左右、个头中等、白面微须的男子出城——

此时贡院大门外的人群已散,空荡荡好一片白地,二月二十七的四更天,一弯残月挂在天际,星月光芒淡淡,道路微茫可辨,京城大路宽敞,暗夜中亦可策马小跑,到了西长安街,徐光启并没有向西去五城兵马司,而是一路向北转折来到东四牌楼,找到商周祚的四合院,刚下马还没上前敲门,那金柱大门就向里打开了,门内灯光泻了一地,一个老头的声音欢天喜地道:“是报喜的吗,我家张姑爷高中了?”

说话的是商府的老门子,也是一夜没睡啊,就等着官差上门报喜呢,听到马蹄声在门前停下,以为是来报喜的官差,喜孜孜就先开门了,见到徐光启不禁一愣,老门子久居京城,对官员服色还是懂的,见来人身穿官服,胸前补子是鹭鸶图案,这是六品官啊,赶忙叉手问:“这位大人有何贵干?”

徐光启道:“速速请你家老爷出来一下,徐某有要紧事说,快去快去。”

老门子见徐光启神色凝重、语气急迫,哪敢怠慢,请徐光启在门厅坐着,他就去敲二道门,门很快就开了,开门的正是商周祚,商周祚挂心妹婿的会试名次,也只前半夜睡了一个多时辰,三更天起床,等候消息呢,却见来的是徐光启,他知道徐光启作为会试考官进贡院了,今日是放榜之期,徐光启为何会夤夜来此,出了何事?

徐光启迎出门厅,作了一揖就执着商周祚的手道:“明兼兄,介子不在府上吧。”

商周祚惊疑不定,答道:“去看发榜了,子先兄,出了何事?”

徐光启问:“此事说来话长,暂时无暇细说,明兼兄可记得介子首场首题制艺是如何破题的?”

商周祚道:“是那题‘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吗?”

徐光启点头道:“正是。”

商周祚道:“介子出场后曾默写出来给我看,首艺破题是‘圣人定好恶之准,而独予仁人也’。”

徐光启听到这一句,紧绷的心弦顿时一松,露出笑意,拱手道:“这就对了,很好很好,介子果然是遭人割截考卷了,吴阁老可以放心为介子执言申辩了——在下告辞,还要赶去五城兵马司抓捕疑犯。”匆匆出门,上马而去。

夜色浓重,街坊寂静,徐光启的马蹄声逐渐远去、消失——

商周祚立在门前,眉头紧皱,这徐光启突兀而来、匆匆而去,带来的消息让他震惊,介子首卷被人割截调换了,徐光启应该是在追查此事,那么介子到底是取中了还是被黜落了?

脚步声细碎,景兰、景徽两姐妹出来了,齐声道:“爹爹早。”

商周祚回到门内,看着两个女儿:“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

景徽道:“被敲门声吵醒了——爹爹,张公子姑父和祁虎子姐夫中进士了吗?”

商周祚沉着脸道:“不许多嘴多舌,回去接着睡觉。”

两姐妹见爹爹脸色严厉,不敢再多说,赶紧回内院去了,走到大荷花缸边,景徽轻声道:“姐姐,爹爹心情不大好哦。”

景兰叹息道:“他们怕是没考中。”

景徽问:“哪些个他们?”

景兰道:“别人中不中关我们何事呢。”

景徽道:“姐姐是说张公子哥哥和祁虎子姐夫没考中吗?”

商景兰不作声,方才看爹爹那沉着脸的样子,只怕是有不好的消息。

景徽道:“张公子哥哥很想考中呢,每日看书作文都到夜深,若不能中,那可要伤心死了,祁虎子姐夫才十五岁,不怕——”

“为什么十五岁就不怕?”商景兰不服气。

“下科可以再考啊,祁虎子姐夫下科考中了才十八岁,正好与姐姐完婚。”小景徽眼眸亮晶晶,天真无邪。

商景兰脸一红,还待争辩,景徽突然“嘘”了一声,压低声音道:“爹爹进来了。”两个人赶紧各自回房上床睡觉。

景徽起先翻来覆去睡不着,快天亮时才迷迷糊糊睡去,又被大门外的爆竹声吵醒了,赶紧坐起身来叫:“芳华,芳华——”

婢女芳华从外面跑进来,喜形于色道:“张姑爷高中了,第六名。”

“第六名吗。”

景徽本来是盼望张原中第一名的,先前被爹爹一吓,以为张原落第了,现在得知有第六名,自是喜出望外,又问:“祁虎子姐夫呢。”

芳华声音轻下来:“没考中,景兰小姐很不快活呢。”

景徽“哦”的一声,说道:“待我去安慰姐姐。”

景徽梳洗了出来,见爹爹和张公子哥哥在厅上说话,两个人说话声音低低的,表情都很严肃,景微就奇怪了:不是中了第六名吗,为什么还是这么不高兴的样子?

……

吴道南得到了徐光启的回话,心中笃定,辰时初,他与副主考刘楚先带着张原的墨卷、朱卷离开贡院,前往紫禁城内阁直房,科举舞弊事关重大,必须与内阁首辅方从哲商议——

轿子来到大明门外时,见礼部大堂前的照壁还有很多人在看榜,还有争吵声,吴道南就让跟在轿边的书吏过去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书吏去而复回,禀道:“榜单上的第一名会元的名字被人用烂泥糊上了,看守榜单的军士抓住了那个污榜者,但很多举子拦着不让抓人,正闹得不可开交。”

吴道南和刘楚先对视一眼,一齐摇了摇头,真没有想到这一科会试会有这么多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