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隋唐之佛学(下)

一 【天台宗之《大乘止观法门》】

陈隋间,智顗为又一派佛学之大师,世称智者大师。智婽居天台山,故此派世称为天台宗。此宗以《法华经》为本经,故世又称为法华宗。此宗以慧文为第一祖,慧思为第二祖,智婽为第三祖。智婽为此宗之发扬光大者,其著述亦极多。但其所说,多为修行之方法,不尽有哲学的兴趣。《大乘止观法门》一书,相传为慧思作。然其书引《起信论》。慧思之时代,不及见《起信论》,故知非慧思作也。其书中又似受唯识宗及华严宗之影响者,当系唯识宗华严宗盛时天台宗人之所作也。(此陈寅恪先生说)今取此书,以见唐代天台宗之佛学。

(一)真如、如来藏

宇宙之全体,即是一心,此心名为真如,又称为如来藏。所以名为真如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一切诸法,依此心有,以心为体。望于诸法,法悉虚妄,有即非有。对此虚伪法故,目之为真。又复诸法虽实非有,但以虚妄因缘,而有生灭之相。然彼虚法生时,此心不生;诸法灭时,此心不灭。不生,故不增;不灭,故不减。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故名之为真。三世诸佛,及以众生,同以此一净心为体。凡圣诸法,自有差别异相;而此真心,无异无相,故名之为如。又真如者,以一切法,真实如是,唯是一心;故名此一心,以为真如。若心外有法者,即非真实;亦不如是,即为伪异相也。是故《起信论》言,“一切诸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此义故,自性清净心,复名真如也。(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二)

所以名为如来藏者,《大乘止观法门》云:

如来藏体,具足一切众生之性。各各差别不同,即是无差别之差别也。然此一一众生性中,从本已来,复具无量无边之性。所谓六道四生,苦乐好丑,寿命形量,愚痴智慧等,一切世间染法;及三乘因果等,一切出世净法。如是等无量差别法性,一一众生性中,悉具不少也。以是义故,如来之藏,从本已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以其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故以此藏为在障本住法身,亦名佛性。复具净性故,能现一切诸佛等净德;故以此藏为出障法身,亦名性净法身,亦名性净涅槃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七)

此心“体具染净二性之用,能生世间出世间法”,(《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四)一切诸法,凡所有者,其性皆“藏”于此心中,故此心有“藏”之名也。

“以其有染性故,能现一切众生等染事”,“性”与“事”之区别,极可注意。依佛学所用名辞言之,则性为体;有体即有用;此体依用所现之相,即事也。依现在哲学中之术语言之,则事即具体的事物,为现实;性则其潜能也。性现为事,即潜能现为现实也。依此所说,则吾人本心中不但有一切所谓好的诸事物之潜能,且有一切所谓恶的诸事物之潜能,所谓“如来之藏,从本以来,俱时具有染净二性”也。惟因本心中原有一切染净之性,故可有一切染净诸事。此对于人性之二元论,乃天台宗所特有之见解,下文另详。(见下第七目)

此心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所藏虽多,而却能“无所妨碍”。(同上)自一方面言之,此心中可谓为空,可谓为无差别;自又一方面言之,其中又可谓为不空,可谓为有差别。《大乘止观法门》云:

藏体平等,实无差别,即是空如来藏;然此藏体,复有不可思议用故,具足一切法性,有其差别,即是不空如来藏;此盖无差别之差别也。此义云何?谓非如泥团具众微尘也。何以故?泥团是假,微尘是实。故一一微尘,各有别质。但以和合成一团泥,此泥团即具多尘之别。如来之藏,即不如是。何以故?以如来藏是真实法,圆融无二故。是故如来之藏,全体是一众生一毛孔性,全体是一众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如一众生世间法性,一切众生所有世间一一法性,一切诸佛所有出世间一一法性,亦复如是。是如来藏全体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八)

如来藏之包含一切法性,非如一束草之包含其束中之众草;盖每一法性,即是如来藏全体也。如来藏对于其所包含染净诸性之关系,非全体与部分之关系,每一部分即是整个的全体也。故如来藏中,虽具一切诸性,而无多性之别。就此方面言,则“藏体平等,实无差别,即是空如来藏”。然就其具一切诸性,能现一切诸事而言,则如来藏中亦有差别,即是不空如来藏。

(二)三性

真心中含有染性;由此染性,现为染事。染事者,即现象世界中之具体的事物也。《大乘止观法门》云:

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明及与业果,即是染事也。然此无明住地,及以种子果报等,虽有相别显现,说之为事,而悉一心为体,悉不在心外。以是义故,复以此心为不空也。譬如明镜所现色像,无别有体,唯是一镜,而复不妨万像区分不同。不同之状,皆在镜中显现,故名不空镜也。(卷二,《大藏经》卷四六页六四七)

此不空镜中所现色像,即是现象世界也。

若欲明染业之所由起,则须先明所谓三性。三性即真实性,依他性,及分别性。《大乘止观法门》云:

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梨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五)

此“总明三性”。阿梨耶识亦名本识,《大乘止观法门》云:

本识,阿梨耶识,和合识,种子识,果报识等,皆是一体异名。……真如与阿梨耶同异之义,……谓真心是体,本识是相,六七等识是用。如似水为体,流为相,波为用。类此可知。是故论云:“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说名阿梨耶识”,即本识也。以与生死作本,故名为本。是故论云:“以种子时阿梨耶识,与一切法作根本种子故,”即其义也。又复经云:“自性清净心。”复言:“彼心为烦恼所染。”此明真心,虽复体具净性,而复体具染性故,而为烦恼所染。以此论之,明知就体,偏据一性,说为净心;就相异与染事和合,说为本识。(卷三,《大藏经》卷四六页六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