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虎皮,做大旗(第2/2页)

于是,孟子对梁惠王的这段回答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翻译:“大王啊,圣人说过,统治者要与民同乐,而不是自己一个人躲在私家花园里没事偷着乐,您以为您是贫嘴张大民哪?怎么着,您还给我摆脸子?不服气是不是?叫板?跟我叫板可以,可您敢跟圣人他老人家叫板?……就是就是,别看您是大王,料您也不敢……大王啊,您可要小心了,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可有点儿往反动派那边靠了,您可要留神哦,别做咱们魏国最大的反动派!您要是做了反动派,全国人民都饶不了您,您还想在这花园里偷着乐?别做梦了,到那时候,您哭都没地方哭去!”

对孟子这种回答,梁惠王能怎么办?不满意吧,可又不好反对,因为一提反对意见就等于公然反对大圣人主义,就等于成了魏国最大的反动派!唉,这处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扯虎皮,做大旗,这是孟子的经典论辩技术,但说到这一段里所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那还是相当精彩的。孟子的民本主义思想在这里已经露头了,但是,无论在战国时期还是在以后的专制时代里,构筑这样的与民同乐的乌托邦又怎么可能呢?至于对周文王营建灵台一事的引述,听上去是如此动人,可事实真的是那样吗?尧、舜的时代真的是一个理想的黄金时代吗?

谁也不知道!

那么久远的历史,几乎是无据可考的,但现实社会是如此令人郁闷,那就不妨憧憬一下遥远的理想国吧。而且,如果理想国不仅仅是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而是当真曾经在古史里面出现过,那不是就意味着那是我们曾经达到过的一个理想的社会水平吗?既然曾经达到过,那我们现在努努力,再达到一次,这岂不是可能性很大的一件事吗?

孟子的扯虎皮,做大旗,其意义恐怕正在这里。若有哪个不识趣的家伙非要孟子拿出这些理想国的扎扎实实的史料证据出来,那肯定是会无功而返的,并且,以实证的态度破坏许多世代里和许多人心目中的那个永恒的美好梦想,这一定不会招人待见的。汉代大学者王充就曾经人单力孤地这样做过,但他还不是实证,只是揣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