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特权(第2/2页)

这时,真宗已到了人生最后一步,因为石坚的到来,让他感到惊喜,也让他将剩余的精力发挥到了最大地步。他现在心里亮得象灯笼一样,立即明白了刘娥的处境。和丁谓不同,寇准忠的是赵氏的江山,而不是某个人的江山。甚至他可能为了宋朝的江山干出霍光伊尹的事。如果自己的儿子多,那到无所谓,反正不管自己那一个儿子登基,也是自己的血脉,可偏自己只有这一个儿子。而且自己亲侄子不少,还有一个在民间声闻高大的八弟,全象一个虎狼在一边。幸好最大威胁八弟元俨主动闭门不出,以示对自己夫妻和子女的忠心,才让他放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儿子,丁谓就还有他的利有价值。

只是这一来,也是在与虎谋皮,刘皇后也不知道能不能驾驭得了,还好这忠心的少年回来了。想到这里他说道:“你们不要再在此事上争论,朕也退一步,但是石侍郎以后娶何家女子为妻,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得干涉。那怕他就是娶了公主或者是郡主回来,也不能因此免去他的职务。他是大才,不能因为此事让我宋朝江山社稷少了一个能够媲美于张房诸葛的大臣。”

赵堇虽单纯,可也十二岁了,开始懂得一些人情世务,自然听出这话意思,扭怩地背转身去,不看大家。

元俨则是说道:“圣上英明,石侍郎做人淡泊,不计功名利禄,自己生活又十分朴素,权当这点是国家对他的奖赏。”

他说着话,还回头望着自己的女儿,这时他心中大定,自己这个女儿不小,早到了出阁的年龄,象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一个办法。有了真宗这句话,石坚和自己女儿成亲就有了把握和理由。

赵蓉纵然再聪明,也有了羞意,特别是元俨故意当着众人的面,瞟了她一眼,更是让她圆润精致的一张俏脸上生起了一道红霞。

石坚也是愕然,这可以说是真宗的最后遗言,竟说出这种话,自己还真要娶赵堇和赵蓉回来?那么谁大谁小,好象这两个都不是能小的主,但正妻永远只能有一个。还有慧如何决定,好象慧也不小了,婚姻的事也要安排上来。

这时赵祯扯了一把他的衣袖说:“还不谢父皇。”

石坚还在发愣,心想我谢什么,谢他帮我娶两个主子为妻?他又看了看赵堇,见到她躲在一旁背对着众人,在扯着衣角,可依稀看到她侧面还带着盈盈笑意。再看着赵蓉,却见她啐了一口,轻嗔道:“呆子。”

石坚啊了一声,我很呆吗?他再看向其他人,其他大臣也都是露出古怪的神情。弄了半天,他们才明白是误会真宗的意思,他不是让这少年拥有无上的权利,而只是拥有能和这公主结婚或者说同时还外搭一个又美又慧的蓉郡主,还不能因此而耽搁他的前程。

这好象也不是很合礼制。但众大臣硬是没有一个人敢谏,刚才真宗都怒了,连指鹿为马都用来比喻他们,况且他自己已经说退了一步。

石坚无奈,只好上前跪下说:“谢过陛下。”

真宗乐呵呵地叫他起来。然后对大臣说:“你们都没有说话,就当此事通过了。来人,把朕这道旨意写下,以后谁再为石侍郎婚事谏,贬职三级,再谏再贬。”

众大臣听了又是丝丝直冒冷气,一谏贬三级,三谏不是连宰相到最后也变成平民了?

平时代写圣旨的是制知诰晏殊,他一边摇着头一边写着这道古怪的圣旨,还冲着石坚使着鬼脸。

看到晏殊落下最后一笔,真宗才放下心来。这向年一直自己在想自己女儿和这俊郎丰美,才华横溢少年的亲事,让他如鲠在喉,今天终于了这件心事。他心想幸好寇老倔子和范小倔子不在京城,否则这道圣旨很难通过。

这件心事一了,他更加高兴,说:“朕想吃粥。”

刘娥听了大喜,想吃可是好事,难道小石侍郎真的是官家的福星,他一来病就开始好了。于是连忙叫人下去备粥。等到粥上来后,真宗又说:“朕想皇后和祯儿、堇儿和石侍郎喂我。”

敢情他在撒娇了。

众大臣听了他这声娇嘀嘀的语气,全都头上冒出冷汗。不过这也等于是他的家事,即使石坚和小公主名份没有定,这意思还不明摆在这。只有丁谓脸上阴晴未定,眼睛珠儿打着转,不知在想什么。

真宗吃完了粥,说:“朕今天很高兴。石侍郎,你把那个球给朕拿来。”

他指的球就是石坚上次给他制造的那个大玻璃球,里面还有石坚画的宋朝疆域图,自从石坚献上这个玻璃球后,真宗就爱不释手,藏在寝宫里时常拿出来把玩。

石坚连忙把那个球从案几上拿来递到真宗手上,真宗看着这地图上的疆域,脸上露出微笑。

石坚看了心里酸楚。其实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武官地位很差。以致宋朝之富裕雄居中国封建各个王朝,可一直受困于外,其实北宋时不乏有作为的皇帝,无论是太宗还是仁宗、神宗、哲宗,除了中间的英宗稍差一点,就是这个真宗也不能说是昏君,可是他让辽人打怕了,虽然用了几十万不起眼的岁币买通了平安,可这名声却不是好听。从他内心深处何尝不想做一个唐太宗那样的雄主?

然后真宗才抬起头,向石坚问道:“石侍郎,你是否能做到象对待朕一样对待吾皇儿?”

石坚正色说道:“陛下,请安心,微臣愿永远做圣上和皇太子手上一把最锋利的宝剑,只要圣上和皇太子愿意,这把宝剑随时可以出匣,将大宋的威武和光芒射向四方。”

说着他拿起案上一支毛笔,当着众人的面折断,说道:“臣若有违此言,犹如这支毛笔,不得好终。”

真宗面露笑意,说:“那就好,那就好。”

然而看到他们君臣相处融洽,丁谓的脸色越加的阴沉。其他大臣中也有一些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真宗又向赵祯问道:“我儿,你可以象朕一样优柔对待石侍郎?”

赵祯答道:“儿臣可以。儿臣知道石侍郎是一个罕见的良臣。以后儿臣一定会重用他的。”

毕竟他才十四岁,可不象石坚那样是带着三十岁的灵魂,多少还有一些少年的天真,说着他还向石坚吐了吐舌头。

真宗和刘娥听到他这句话,都想到石坚初次进宫时,赵祯为难他出的那个问题,两人相视,都是莞尔一笑。

真宗又说:“你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