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冰(第3/3页)

太阳落了又升,金明寨那时候正在苦战。

保安军这时也在苦战。

西夏士兵出动几万人在凶猛地攻城。一时间,城墙上下箭矢纷飞,厮杀声、呐喊声、兵器撞击声响个不停。

石坚刚上城头,就被朱笠他们拽了下来。这时候城墙上太危险了。上次虽然让石坚单挑杀死了苏奴儿,可事后,杨重勋、范仲淹、曹玮、折惟忠和朱历等这一干大佬,偷偷地将他们责骂了好久。

石坚郁闷不已,他翻了一下眼睛,说道:“我要到城墙上看看,是不是要反攻了。”

“反攻?”朱笠、范护乐他们听了立即来了精神。不过还是小心地举着盾牌,将石坚夹在中间。

石坚来到城墙上,看到西夏兵出动得越来越多,最后终于看不到有士兵从大营里出来了。他向折继闵问道:“折将军,你现在估计西夏已经出动了多少士兵在攻城?”

折继闵目测了一下,答道:“下官估计现在攻城的西夏士兵总在三万,最保守估计也在两万五千人以上。”

石坚沉思一会儿说道:“这就对了。他们不这样激烈攻城,我们就会怀疑他们昨晚到了这里的大军,会不会离开。”

折继闵一愣,他不知道石坚在说什么。现在西夏大军的猛攻,让保安军城内的宋兵守得十分地迟力,可为什么石坚反而十分高兴?

石坚在他肩膀上拍了一下说道:“你有没有听过本官弹笑间,灰飞烟灭的故事?”

折继闵连连点头。石坚在宫中与叛党一战,太过神奇,被外界传得神乎其神,已经变成了无数版本。但折继闵听到的却是最真实的版本,可就是这样也是不可思议。

不但是他,就是旁边的几个宋兵听到石坚的话,也全望着石坚。

可一会儿折继闵反应过来,挠着头说道:“可是石大人,我们没有在城外埋炸药。”

石坚还是微笑,说:“不,今天本官来一个,弹笑间,全身冰结。”

全身冰结?什么意思?

折继闵等人全睁大眼睛,不明白地望着石坚。

石坚手一挥,说道:“准备!”

这些天一直跟在石坚后面的帝风月立即屁颠屁颠地跑下去。这些天石坚安排的一切,只有帝风月知道,不过石坚也是看着他嘴严实,才叫他跟着自己的。

一会儿,三个城门上抬出上千个奇怪的东西和无数个巨大的水桶。因为今天西夏大军采取的是典型的围三放一的打法。只是进攻保安军的北门、东门、西门,而将南门放掉。当然留下这个南门,保安军宋军想要从南门逃跑,那么正合他们心意。就算宋兵先跑,西夏大军也可以利用战马速度的优势,将他们追上。一旦到了野外,宋兵只有被屠的命运。

这些东西就象水管一样,后面连着大桶,桶里盛着水。

石坚又吩咐撤下一半守城的士兵,专门到城里水井里挑水,将这些桶不断地注满。然后叫士兵打开阀门,立即从这些水管口喷出水柱。这就是石坚这几天将城内的工匠召集起来研发的简易高压水枪。而且他还不象《鹿鼎记》里所写的那样,必须用铁锅将水烧化,因为城的井水还没有结冰,只要将水挑上城头就行了。

还有一条,石坚曾试验过,虽然他制造这种高压水枪比《鹿鼎记》里那种水枪还要科学,但射程根本没有那么远。可是站在城头上,居高临下,覆盖整个进攻西夏士兵是足够有余了。

只是让石坚美中不满,现在毕竟立春,虽然还是很寒冷,也能说是滴水成冰,可派上用场时,还是嫌温度过高了一点。不过还好他也没有指望将这些士兵全部冻在地面上动都不能动。

一刹那,城头上一千道水柱向城头下西夏士兵群中射去。

这些水柱可不象那些弓箭,还能用盾牌,或者用兵器拨挡。立即有许多士兵身上被淋湿。北风一吹,开始在盔甲上结起一层冰花。当然不可能指望这些冰花,就能使敌人不能行动。

可是虽然石坚嫌温度不够低,也是零下十几度(不要怀疑,那时候宋朝是小冰河时期,冬天很寒冷,况且在西北,我一点没有夸张)。这些士兵冻得直哆嗦,还攻个屁城。只有少数幸运的,看到形势不对,跑到远处躲开了。

卫幕金看到形势不妙,连忙吹响撤退的号角。其实石坚这一招将他整个计划打乱了。正如石坚所猜测的那样,为了虚张声势,他将整个大军投入攻城之中。实际现在大营城空无一人。而那五万昨晚前来的军队,下半夜里悄悄离开,去金明寨了。这一下子将他整个部队士兵数量全部暴露出来。弄得不好,元昊又要骂他的娘了。

然而岂止是骂娘这么简单。

卫慕金将士兵召回大营,是让他们换衣服,下边是否继续攻城,还没有想好。不过这种温度,全身开始结冰的士兵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然而就在士兵退回了大营,保安军三个城门全部打开,几万宋军倾朝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