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件小事(第3/3页)

他问得是对啊,管他再牛叉的人,也不能一把长枪一枪同时刺穿十个士兵。

可是看到倪通判批评心目中偶像,那说评书的不管他是不是大人了,驳斥道:“倪大人,你只是一个文官,又不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的石大人。”

看来无论狄青再怎么勇敢,比石坚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差了一点。

说评书的继续说道:“你知道狄将军力气有多大吗?他身高八尺,一拳都能将一头牛打死。一枪刺穿十个士兵稀奇什么?不然他带着几千宋兵就把几万西夏蕃子杀得落花流水?”

倪通判更是郁闷,这是有理讲不清了。狄青很多可能成为他的女婿,至于能不能一拳打死一头牛不知道,可有多高还不知道?连六尺都不到,现在都成了八尺,快成了那个傻里傻气,舞西夏人肠子的宋明月了。不过这个杀星是牛,他也想不出来,为什么这个狄青带着几千人就敢在野外与几万西夏人交战,还真的让他杀得落花流水。

但想想自己的女儿和这个杀星,生活一辈子,他也觉得很不般配。就是他想想也别扭,一个是整天写诗作画,一个是整天舞刀乱枪准备杀人,这俩个人居然生活在一起,想想就是汗。当然如果不是狄青杀气冲天,而象石坚摇摇小扇子,就将敌人弹笑间,灰飞烟灭,那么凭借狄青这一战,他举双手赞成此门亲事。

他凑到石坚面前问了一声:“石大人,请问这一战中,那一个将军让你最满意?”

石坚微笑,他知道倪通判的目的。于是不假思索地说道:“第一是狄将军,第二是种大人。”

事实也如此,并不是石坚在帮狄青说好话。虽然种世衡胜得干脆利落,可是那时候已是定局。而狄青是在种种看来不利的条件下,硬是在金明寨苦战七日,终于将元昊所有大军拖住,让石坚顺利地得以将计划实施下去。而且狄青是在正面战场上战胜敌人,胜得很光明磊落。

倪通判又说道:“狄将军比起朱家两小将如何?”

石坚摇摇头。

倪通判失望地说:“难道不如?”

石坚再次摇头。事实上现在已经看出来差距,单论杀敌,朱耻以后未必不是一员虎将,可坐镇指挥远不如狄青。如果要比,丁杪还能比一下,可丁杪的武力又比狄青差了许多。

倪通判明白了,他是说比小狼将军厉害。于是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比折家兄弟?”

石坚再次摇摇头。虽然这次折家三兄弟也立下不小功劳,可在历史上不如狄青,这一战表现也不如狄青。

这一次石坚为了吸引元昊的注意力,将几员老将全部调到泾州,让这几员小将都有了立功的表现。倪通判没有将丁杪与崔灭狼说出来,因为他们是石坚府上的人。

他想了想,问道:“比起种大人呢?”

这次种世衡也立下了大功,确实种世衡如果利用得好,比狄青前途不差。但他毕竟岁数在这里了。

于是石坚说了一句:“种大人老了。”

那意思种大人不差,可发展的空间没有狄青大了。

倪通判没有想到石坚给了狄青这么高的评价,他脸上露出红光。石坚是什么人?他的一双眼睛比他的文才还要毒,看什么人都是一个准。不然怎能将种世衡冒然调到三川砦?

他颤着音瞅了一下,正在与一个羌族长老说话的范仲淹,说道:“那么比起范大人呢?”

问完这句话他后悔了,范大人是考中进士的,以他的才能以后说不定有参知政事,或者平章事,这些相位在等着他,而狄青终归是一个武将,从那封信来看,他的文化还不行,怎么也比不上范大人。

可是石坚居然认真地点了下头说:“假如机遇好的话,狄将军不会比范仲淹差。不过他最好不要进入书枢,否则反而不好。”

石坚在想历史上狄青的事,他是宋朝第一个以武将的身份做宰相的,可做了相位很快被一群嫉妒的文人搞了下来,以后郁郁寡欢而死。

可在倪通判耳朵里听得不是这个味儿,他让石坚这个书枢弄得脑子里嗡嗡的响。什么书枢,三书一枢,那怕进去过一个场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于是他说:“石大人,下官听说你收下的那个婢女,做得一手好针线活,明天我让小女到贵府,跟那个婢女学习一下?”

石坚一愣,你家女儿是狄青看中的,又不是我看中的,送到我府上做什么?就是她再温柔贤慧,美丽漂亮,我也不能要。俗话还说,朋友妻,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