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轰动(第2/3页)

可是石坚发愁的一件事,这样一来,朝廷更加对大洋岛重视了。因为涌进去的百姓越多,开发的面积越大,收入也会增加,那么随之而来增加的是税务。因此又派了一批官员前往。因为石坚坐镇,而且让石坚这一弄,几乎所有有敌意的土著人清扫空了,也开始有官员在内陆混不下去,前去大洋岛另找出路。这一次有一百多个官员前往大洋岛。

石坚要是在岛上还好一点,可是他不在岛上。现在只有祈祷萧小一、包拯、余靖三个人将这些官员应付好,并且质别出来,合理的安排下去,不让大洋岛出乱子。

但同时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契丹东京道的叛乱越演越烈。这一次就是将他们平灭了,契丹也是元气大伤。那么自己能否打入天理教的内部,那么在他们没有联手之前,将这个隐患去除。那么安心地发展几年,等到老太后死掉,再对契丹发兵。

反正是不会在刘娥生前发兵的,一是契丹可不好消灭,况且刘娥还有可能对他制肘。二是他不想把这个功绩记载到刘娥身上。

他也不知道他看到的只是假像,契丹的皇帝正听耶律焘蓉送什么桃子。

石坚现在已经将《格物学祥注》写完了。但他还要修改。虽然现在宋人开始重视科学,但毕竟一千多年的经义读下来,这些学问还是杂学的一种。但如果宋朝将它真正重视,并且许多人将它吃透,那么就是眼下居于劣势,可是崛起也会很快的。想当年,以英国那个小岛国,称霸了地球那么多年,如果不是它人口少了。它恐怕还要更辉煌。但宋朝就不一样了,人口基数全球第一,而且民族更有凝聚力。

梦姑与灵姑也经常为他扇扇子,不然石大人怎么写字。就是外面可以雇到小丫环,那也不行,石大人写的东西可重要,不能让人看到。但她们心里想的是不是这个理儿,谁知道?

现在石坚终于能辨出她们了。很简单,看到他就害羞的一定就是灵姑了。石坚心想:阿弥陀佛,你千万不要因为我只看到了一点点白肉,你就赖上我。

也有时候,石坚出去走走,现在的江宁府不象他前世的南京,开发到很远的地方。出了莫愁湖没有多远,就是农村。有许多人家种植蔬菜。还有一些农业,棉花开着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稻子也有两种,早稻开始成熟,有农民开始收割,但中稻还才抽穗,走在田埂上,可以闻到稻花淡淡的清香,偶尔还有几声咯咯的蛙鸣。

有时候,他也带着梦姑与灵姑来到城里,特别是乌衣巷秦淮河一带,吃吃地方上的风味小吃,看着街道两边的吆喝声。现在的房屋还多是一层两层的矮房为主,青褐色的砖块,褐色的瓦檐,古色古香。也有一些人家开始用水泥砌小洋楼。但石坚反而看上去,觉得它们格格不入。

虽然这种日子过得安逸舒服,但是这几个人都是闲不住的人。特别是黄真文他们,不但过不惯这样的生活,更主要的是他们还要隐瞒身份。因此有一天,黄真文耐不住问道:“石大人,我们还要等多久?”

石坚对这个黄真文十分地欣赏。他祖先是迁居到宁夏路的汉人,后来投奔了陕西,因此黄真文也没有多少人认识。但他很勇武,石坚注意了他几次,不但作战勇敢,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不贪功,时常退到中间,指挥手下行动。这就象石坚前世的蓝球运动员,会刷数据的球员未必有人喜欢,而有真才实料的却会无私与队友配合,知道什么时候支持队友的球员,才是教练的最爱。

一个将军,能够冲种陷阵。固然能激起士兵士气,可是也要学会审时度势和指挥。不要说石坚,就是狄青现在也很少冲锋在前面,而是大多数居中指挥。因此石坚破格将他提拨成一个指挥。

石坚微笑道:“现在我们只有等。而且要求不了多久,特别是你们都有的忙。”

这还是曾擂在帮忙,否则还要慢。但随着田地收购完毕,天理教一来人,这些护卫就要开始加强警备,所以石坚说他们有的忙。

对于这次王林的收购,曾家可是派出了许多人手协助。但随着田地收购得差不多,也就越来越麻烦了。当然对于王家与曾家这么大的行动,肯定有人会注目的。对于这一点,虽然两人还算是忠厚,也不会傻乎乎地告诉别人,这下面铁矿可了不得。因此曾擂与王林都放出风声,他们要种植一样东西。

是什么样的东西,会让他们如些疯狂地买地。要知道他们出的价格可是平常的一倍半到两倍。许多人不相信,但他们也在怀疑,可就没有想到铁矿上面。

最主要他们这种疯狂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其实王曾俩人这次做得确实叫人没有话说,就是那些恋爱家乡的百姓,王林也派人好言劝解,并说到这次收购完毕,许多用不到的田地可以让他们无偿耕种。这也不是假话。这次石坚一画,近二十万亩地,主要还是山区,但平原地方也占了三分之一。这些地方有许多并不出产铁矿,王林也不想让它们荒废,况且要不是石坚指出来,他们怎能知道这下边那么多铁矿?权当做好事吧。还有他们出的价格够公道,这一带平原也不在大城市附近,地价每亩现在只有十来贯钱,可王林却出到二十贯在收购。幸好大多还是山区,否则他们还要准备一倍多的本钱。

但有些百姓贪财了,特别是这些平原上有些大户人家看到王林迫切需要的心理,乘势涨价,要可以,一亩地拿出五十贯来。这是什么样的价格,就是江宁府郊区的田地也没有这么高的价格,都赶上京城的郊区价格了。

当然,现在剩下一些烂尾巴,也不多,王家也拿得起。可关健这个价格一出,前面那些人怎么办?于是请示了石坚后,他们动用了一些非正规的手段,利用曾家在商场上的势力,还有地方官府的配合,以及一些地痞流氓,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们离开。

这俩人与石坚性格有些差不多,都是记恩记仇的人。这些人离开了就永远离开了。而那些主动配合的百姓,特别是一些贫困人家,当王家将所有的地收购下来,又将他们请回去,让他们无偿地种植庄稼。甚至连那些房屋都没有动,也给他们居住。这也可以理解,他们要的只是地下的矿,也不是地上的泥巴。

但这次收购因为时间紧,多支出了许多,不但地价高了,而且这一带也居住了几千户百姓,特别有几户地主,他们的房价也被高估了数倍。更有其他的损失。结果两百万贯象打水漂一样不见了。曾擂不得不再次筹集了一百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