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今天真高兴(第2/3页)

第一等商人他们以后所有的税务将会享受朝廷的八折优惠,还可以用钱雇佣一定数量的正规军队,在地方上处理事务时也有优先权,在海外要求朝廷提供武器时也会从优供应,除了这些,以后在贷款等等各方面朝廷也会着重从优照顾。就是以后朝廷拍卖时,他们只要出拍卖的价钱的七成,就可以抵当别人的原价。也就是说,同样关税收别人十两银子,只收他们八两,石坚拍卖矿产土地时,别人出一万两银子,他只要出七千两就行了。

众人看了倒吸一口冷气。这一来,这些商人有后将会越有钱就更有钱。当然享受这些待遇可不是那么简单,至少这些商人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平时要积善行德,还有忠于朝廷,特别在这次商人严重干扰市场中,不但没有参预,还主动帮朝廷解难排忧。

接下来优惠越来越少。到了第四等几乎没有了。而第五等,不但没有任何优惠,而且石坚明确标明,除他们在大宋中原的财产或者用正当手段拍卖来的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外,其他海外的财产一律不受保护。

看到这里,他们都知道这一次石坚是要报复那些屯集商品,压售棉花的带头商人,其中那几十个将两湾大陆的铜矿石屯集的商人恐怕首在报复的范围内。这也是道理,当时石坚为了他们开发海外,用手在地图上一画,一分钱也没有收他们的,这才让他们找到各种矿藏土地,实际上除了第一批航海的江芨他们,这些人几乎没有什么贡献。现在他们白白得了利润,反过来还要坑朝廷,石坚怎么能放过他们。

现在这种办法,那是告诉其他海客,你们就抢吧,把他们财产抢光,朝廷也不过问。特别是第一等的商人,还能雇佣朝廷正规士兵帮助他们抢,你怎么阻挡。而且他们一旦抢过来后,向朝廷一注册,朝廷还主动为他们保护。这就是等于变向地将他们在海外的财产全部没收,奖励给其他的商人。这些人没有了海外资产,以后在竟争中越来越落下风,衰落是早迟的事。

第二件事就是拍卖,为了使这次朝廷的危机化解,石坚拿出了十八个大矿藏,其中有煤、铁、铜,石坚还公布了储藏数据,煤矿储量近万亿吨,铁矿储量有近百亿吨,铜矿储量也有十几亿吨。这些矿藏大洋岛有九个,还有中原的九个。没有办法,石坚为了解决困难,不得不把它抛出来,其中就包括徐州的煤,铜陵的铜等大矿。但石坚只说出它们的大约动输条件和成本。可不能将地方说出来,会有纠分的。但石坚还特地标明了,用交子拍卖可以打八折成本。

看到这里,众人终于明白石坚为什么要划分等级,一是规划约束商人以后这种不良现象,二就是让商人看到这种等级的好处,同样这次踊跃地参加拍卖,为朝廷解决困难,也是为他们划分等级加分。只要这份奏折让朝廷通过,诏书天下,相信立即会有许多商人再次抢购交子。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么多矿藏,就是朝中的那九亿五千贯交子还不够。况且还有许多流散在民间,朝廷没有办法兑现回去。那么交子的威信将会立即涨起来,那些手上持有交子,因为消息不灵通没来得及兑现铜钱的普通百姓,将会是最大的受益者。

虽然石坚这种做法,已经很违背儒家传统,可不能不说,也是对付这些商人的最佳手段,他们不是要利吗?我就给你们利,也会夺你们利,诱惑或者逼迫你们将交子重新抬上去。

但石坚写到这里,他对那个公公说道:“你对皇上与太后说,这回切不可再印刷交子了。”

如果他们再昏头,看到交子行情上涨,再来个十亿贯,石坚干脆一拍手,带着几个美娇妻们,到海外那个岛屿上隐居算了。没有办法再干下去!

那个公公点头,尖着嗓子说道:“石大人这主意好啊。放心,这回朝廷就是交子与铜钱换成二成的价格,也不敢印刷了。”

石坚转过头问包拯四人:“你们是不是觉我过于逐利而行?”

包拯想了一会儿答道:“石大人虽然在逐利而行,可时局困难,不得不为之。”

石坚正色说道:“错。圣人教导我们礼仪,可也并没有让我们不去努力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读圣人书时,要学其仁礼智信,但也不能把我们变成了一个穷酸。固然相互兼爱是对的,可你们想一想,如果一个老百姓连明天的饭都没有下落,你如何叫他去救济其他人。因此子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视之有度,用之有节。请注意了,其中有一个度和节二字,他让我们不能让金钱迷失了本心,但他也没有反对我们去争取。因此,为官者必须要想办法使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但也不能一味地让他们逐利而行,最后不顾廉耻道德。所以还要用圣人言行教化他们,让他们去恶向善,遵纪守法,尊老爱幼。二者结合,相辅相承,这才是真正的大道。”

其实孔夫子的有许多话说得很有唯物主义辨论观,就象这一句,不爱钱是假的,可他老人家说得却很对,爱钱没有事,但要来之正道,不要太过份地看重它,也不要过份浪费使用它,但后来经过南宋朱熹的七忽悠八忽悠,最后完全改变了它的本义。

石坚这句,使几个人陷入了沉思。石坚教导他们的用意,就是因为怕他们刚正有余,变通不足,而大洋岛恰正是要学会变通,才能将各种事务处理好。

石坚才开始继续往下写道,他直接说到,现在因为路途遥远,还不能知道最新的中原发生的事情,但可以肯定邪教鼓动了无知的百姓参加了叛乱。但不要因为这个,而失去了分寸,首先要保护好京城的安危,特别是那个小候爷的动向。京城更不能分去太多兵力。只要京城不失,交子事情平稳,叛党们也不会掀起风浪。但主要还是契丹,特别是女真人。因此他再次说可以在西北急调一些将士回来,特别是要将折惟忠调回来。这样的用意是折惟忠用兵多年,而且行事稳重。而对强大的敌人,只有守而不能攻。并且无论河北路还是河东路,士兵骁勇,可还是缺少会领兵打仗的将军。但也不能将西北的将军全部调回来,不要到时候河东路河北路守住了,而西北整个丢失。

同时让杨文广领导西北大军,而且石坚分析很有可能,如果契丹分兵西北,也只是骚扰为主。可以诏书杨文广可以见机行事,如果敌人势大,以守为主,如果势小,就可以寻找战机,将他们全部歼灭!打出西北战士的风采来。

实际这两个人这样的安排,就笃定了这种策略,折惟忠上了年龄,会用智谋,因此主守最佳不过。杨文广年轻,恰是有冲劲的时候,正好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