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匕现(第2/2页)

梅道嘉说道:“石大人是留下了三个安排,恕臣与石大人为了防止泄露,没有向皇上与太后禀报。”

现在事情关急,否则石坚与梅道嘉这种行为都是严重地逾制了,要是在平时,轻则罢官,重则都有可能进大狱。当然现在也没有人敢有这想法了,什么叫事急从权!现在马上连整整大宋都在摇摇俗坠,还什么制,就是孔夫子复生,也不敢有所进谏。

事实就连坐在帘后的刘娥也能理解,毕竟还有一个什么王爷,这些人平时连宫也常进来,弄得不好,连宫里的太监中都有他们的亲信。不看到真宗死后不久的那场叛乱?因此不能说,一说那些安排就不灵了。这也是为朝廷好,他也没有在皇宫安放炸药。

不过这种做法,等到平乱后,还是要批评的,这个头不能开。但也是平乱后,现在不能说,怕伤了石坚的心。

赵祯一挥手,说:“朕恕你们无罪,请说。”

赵祯真的有些急了,一个花团簇簇的江山转眼间就成了这个样子。他连请都说了出来。

梅道嘉说道:“启禀赋皇上太后,石大人曾留言,说过,如果邪教动乱,有两个地方势在必得。一是江宁府,二是京城。”

这个好明白,江宁府是南唐故都,如果让李织得手,那么叛党的士气将会大振。至于京城就更不要说了。如果京城失守,连小皇上与老太后的性命都有可能堪忧,甚至可以说,只要拿下京城,也就等于拿下了一大半的大宋。

“因此他嘱咐臣在关健时候向皇上进言,这次就是皇上不召见微臣,微臣听到消息也要写奏本上报朝廷。”

这更是没有办法,如果事情不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梅道嘉就是进言了,也会让刘娥怀疑,你们没有事情做,一个大洋岛,一个在京城,还要串通,你们想做什么?

众臣会意,连刘娥在帘后脸上也微微有些发烫。正因为她的猜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不然这件事早就可以防患未燃,而且也省去梅道嘉少绕许多圈子。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怕打草惊蛇,因为石大人已经有了一个怀疑的对象。”

“哦,是谁?”赵祯兴冲冲地站起来,如果能够将这个人拿下,那么京城的隐患必除。

梅道嘉继续说道:“可是微臣没有用,没有找出他的证据。”

说着他递上一张纸,赵祯都没有经过太监,直接从龙椅上跑下来,接过,打开一看,上面只写着两个大字:克己。

“怎么是他!”赵祯愤怒地说道。

他这是有原因的。相比于心狠心辣的太宗,真宗心肠就软了许多,因为他知道当年的内幕,对赵匡胤与赵廷美的后人都大加封赏。后来这两家枝盛叶茂也因为如此。同样,无论是刘娥还是宋仁宗本人,也对他们两家尽心抚慰。特别是这个克己与克脩兄弟,后者曾特允他出入禁中侍学,也就是陪着赵祯一道读书,享有这荣光的宗室世子并不是很多。连他也听过石坚讲解的几课。克己年长,但同样,无论是真宗还是赵祯,对他也不错。因为克己写过一篇《雅乐图》,真宗还在大清楼侍宴。

这弟兄两人在京城风评极佳。也因为如此,石坚听到克己在江宁府的举动后,反而怀疑起来。事情反常即为妖,而且江宁府也是一个敏感的地方。

这弟兄俩人还与石坚来往过,克己善琴,克脩善书,连赵祯喜欢一手飞白,也亲自评论,如果论宗室子弟,书法中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如克脩。因此这俩人还向石坚请教过琴技与书法,不过前者是想学那个小提琴,后者是心悦诚服的学习书法。

梅道嘉说道:“皇上,人心难测,知人知面难知心,但这是出自石大人之手,他不会无风起浪的。”

赵祯立即道:“来人!”

可他话没有说完,立即被梅道嘉阻止:“皇上,没有证据,无法抓捕。”

梅道嘉这都不是为了赵祯着想,而是为了石坚着想,如果弄错了,那么石坚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可是污蔑朝中的宗室子弟。罪名不轻。

“而且石大人说过,如果到了这种地步,请皇上与太后不必挂念。京城外禁军虽然众多,可更忠心皇上,相比于江宁的地方军队,更难收买。否则天圣初年的叛乱,都会出现大量的禁军参加了。”

听了这话,所有人眼里一亮,那一年的情况虽然没有现在危急,可是在皇宫中发难。如果禁军中有大量的叛徒,那么那时候也该暴露身形了。

而且京城的禁军不象地方上的驻军,就是这时候待遇也比地方上的军队优厚得多。而且他们还经过石坚的所谓忠于国家的洗脑,那些秀才们没有事做,就到军营里给他们上课。其中还有许多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因此石大人说叛党不会很多,如果他们想要得逞,必然暴起发难,所以石大人说,只要命令他们不准随意出动,安心呆在军营,而且进行大量的换防,以及将他们的将领相互调换,将所有的布署打乱,就是他们想要动乱也动不起来。”

他说的意思就是将京城周围所有的军队调动,原来驻守在甲地,换到了乙地,驻守在乙地的换到丙地。而且连军营中的统领也全部进行调换。这样他们想要串连都不可能。军队动乱可怕的不是几个小兵动乱,而是中级军官动乱,他们一指挥就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而且还有大量的心腹。辛亥革命能够成功,正是如此。

当然,这也寄托在京城的禁军不象江宁那样溃烂,如果象江宁府那样,怎么换也于事无补。

正说着,外面有太监禀报,说机速房有探子在皇宫前说要见梅道嘉与皇上,有大事发生了。

听到大事,所有大臣脸上都露出惊慌的神情,赵祯让他立即进来。

这个大殿上的所有人尊贵无比,可那个探子也不管了,他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小候爷进了城东的禁军大营了!”

不用说,小候爷指的就是克己。

梅道嘉脸色一变,他不但在情报上出色,同时军事上也有眼光,他立即说道:“皇上,立即将城门关上,然后勒令各个禁军大营不准走动随时听候调动,再下旨让士兵紧急保卫皇宫!”

事情紧急,梅道嘉也顾不得这将带给京城多大的纷扰,和怎样的后果。

这一年的腊月初,京城的动乱猛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