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开始钉(第3/3页)

因此当叛军喊话时,胡宪忠在做手势了。一个个毛竹梯子从西城门外搭好。这呆会儿还有用处的。城里叛党开始渐渐靠近城门,突然从两边杀出一千多个平民打扮的人。凶狠地扑向这几百个想来个里应外合的叛党。

这也是海昌义带来的士兵。不敢带多,怕被人注意。这些叛党也算是死党吧,但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因外城外叛军多,一会儿城门不打开了?他们这是立功。

但无论他们对天理教多么忠心,或者死心,就是死士也没有用。海昌义带来的人不多,可都是悍卒,不论水淹的那个数目,但加上他们前期参加平灭大洋岛叛乱的,在陕西击毙的,后来推土机,还有伪装成海客进入日本的。可以说每人亲手杀死的敌人平均下来都有三四条人命在手。

这几百人在他们面前就象一个小浪花一样,一个撞击就没有了。

看到这样的表现,胡宪忠心里也定了下来。

这时候李织一听城里面的喊杀声起来了,可一会儿惨叫声也起来了,而且听到不对,不是百姓,也不是官兵,而是她的徒子徒孙们在喊叫。于是生气地下令:“攻!”

投石机上放上炸药,开始往城头上投射起来。

看到他们投射炸药了,海昌义做了一个手势,这些士兵迅速地从梯子爬到后面城墙角下。同时那一千多士兵除了少数追击那些叛党外,其余的将屋内准备好的麻袋往城门口堆。这些麻袋里全部堵住泥巴。早准备好了,只是很慢,慢到让人根本就没有发现。而且还是借用来由购茶叶的商人名义盘下来两边的一些房屋,一切都是躲藏在屋里进行的。

只有少数士兵躲在城墙垛后面。天理教利用开矿从朝廷手上骗了许多炸药,这也不是秘密。因此海昌义早想过他们会用炸药,可怎样防,也有一个办法,将城墙修成一个坡形,减少炸药下落的地方。可关健不能动,一动马上就是邪教的探子禀报邪教。因此他想到了石坚利用毛竹梯进攻河间府的事。毛竹,建州城外多得很,到处都有毛竹制成的器具。

因此他想出了这个办法,投炸药吧。我人从毛竹梯上爬下来。利用城墙来做盾牌。不投了,我再上去守城。这样还有伤亡,可伤亡已经很少了。

投了一会儿炸药,李织开始下令士兵正式进攻。而且还是以炸开城门为主要目的。可是炸药一停下来,城头上的宋兵又重新趴上来。现在还不能再投炸药,他们的投石机也不是宋朝的新式投石机,还是那种很粗重的,加上士兵缺少煅练,投射的目标本来就不准,弄得不好大多数都投到自己头上。

但我就牺牲一点士兵吧,站在城墙下,与城头上的宋兵对射,隐护着士兵背着炸药包向城门靠拢。

一会儿就快要到城门下边。这时候城门还没有全堵上。就是堵上也不行,还得要堵厚实一点,但海昌义不急。差不多靠近了。城头上突然许多火箭射向那些叛军。这一下可好,有的火箭将士兵的衣服烧着,这算幸运的,但有不少火箭将士兵身后的炸药导火索点燃。

轰!轰!

数声响,这些士兵一个个炸得人滚马翻。

叛军哪里经过这些场面,开始再次后退。

李织不乐意了。她还在用望远镜往城头上看,胆子也小,如果城头上突然出现几万大军,估计她立即会带着离开。但就这么一点军队,怕什么,虽然石坚的三支部队离她还很遥远,可也不能耽搁久了,一旦让他们靠近了,自己到时候什么也泡汤了。难道再次孤寡人,重头再来?

还在想着好事。

于是下令更多的叛军背着炸药包,向城门靠近。然后大军开始攻城,这样我看你们还有什么空闲向下面发射火箭。

海昌义一看叛军要来真格的,于是朝胡宪忠一努嘴。会意,胡宪忠下去动援百姓了,他说道,马上石大人就要派大军前来,这是石大人在建州设下的一个埋伏,现在石大人发出重赏,请各位乡亲参加守城之战,也是为各位乡亲自己而战。现在叛党几乎全部消灭,这一支叛党是剩下最后一支,他们想出逃。一旦让他们杀进城来,各位乡亲就会遭到浩劫。

真有这可能。但是在将李织气火的情况下,到现在李织还要想收买民心,为以后的反攻,或者寻找机会做努力。但死的人多了,将她真面目暴露出来,那可就是两回事。城中百姓肯定得要遭秧。

胡宪忠还将石坚写的命令拿出来,给大家看,有几个老儒真跑过来看。石坚的印分不清,但那个字在哪儿,有几个写出这么好的字。虽然他们也没有看到过石坚写的字,可那个外媚内钢听过。

还在摇头晃脑,好字啊好字!

胡宪忠心想不是废话吗?八岁就以书法闻名天下,到现在字能写不好吗?可现在也不是让你们欣赏书法的时候。

胡宪忠急切地说道:“各位先生,如果想欣赏,本官还有石大人写的几封命令,等到这次战斗结束后,慢慢拿出来给你们欣赏。现在请各位替本官做过证明。”

没有办法,如果他说赏,未必有百姓相信,但石坚说赏就是赏。邢州这一次真的重赏了许多百姓。报纸上都刊登了,朝廷还表扬了一番。城中还有说书先生在编成段子说呢。说不定一听到石坚的名字,他们连重赏都不要,主动参加,以后也来个名垂青史。

现在只要这几位老先生一开口,有了百姓的参加,将会增加他们更多的守城成功机率。至少有他们的配合,可以节省下来许多士兵,还可以防止城内还有叛党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