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那个更重要(第3/3页)

大黑子做这个官职,那是他的本职啊。石坚看着包拯直乐呵。让包拯莫明其妙。还有一个人就是余靖,这回了升官了,成了户部侍郎判盐铁副使。开始石坚也奇怪,可随即一想,看到了这一任命的用意。盐铁司掌管七案。一曰兵案,掌衙司军将、大将、四排岸司兵卒之名籍,及库务月帐,吉凶仪制,官吏宿直,诸州衙吏、胥吏之迁补,本司官吏功过,三部胥吏之名帐及刑狱,造船、捕盗、亡逃绝户资产、禁钱。景德二年,并度支案为刑案。二曰胄案,掌修护河渠、给造军器之名物,及军器作坊、弓弩院诸务诸季料籍。三曰商税案,四曰都盐案,五曰茶案,六曰铁案,掌金、银、铜、铁、朱砂、白矾、绿矾、石炭、锡、鼓铸。七曰设案。掌旬设节料斋钱、餐钱、羊豕、米面、薪炭、陶器等物。

特别是这商税案,现在朝廷对各种商人以及各地情况了解不一。从一开始的藐视到现在石坚从他们手上一笔笔巨款往朝廷拿后,转变为慎重。可对商人了解情况的官员不多。就是他们本身或者有产业,也是让家人族人亲戚掌管,他们从不过问的。因此有时候很被动。可不能让石坚什么事都过手,他只是一个人,不是累不垮的神。因此将余靖调来。毕竟在大洋岛基本上与海客交道打得多。

还有富弼与庞籍、韩琦他们全部安排到了河北河东去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不过现在三路百废俱兴,他们不到明年夏收结束前也不会回来了。

但石坚还是很高兴,朝中直臣能臣多了,可是一件好事。

到了傍晚,他才准备回家。可又让一个人拦住了。就是蔡齐。现在大学早就修好,校长的名字挂在赵祯头上。也就是进去后全是天子门生了。这件事也让赵祯与刘娥直乐呵。这件事石坚做得漂亮,虽然本应当是挂上他名字才对。可石坚不能这样做,现在他权倾天下,这么多学生都成了他的弟子了,以后朝堂上皇上还没有上朝,哗啦一下子,一大半官员向石坚行礼喊老师。这个倒底是姓赵的江山还是姓石的江山。因此石坚只有退。

但赵祯不能教他们课啊。于是找了蔡齐前来。一是他学问好,二是他品行正,三是他是报纸的负责官员之一。于是这所让赵祯命名为宋盛大学的实际长官就成了蔡齐,还有一个非官方职位,副校长。本来大臣想改成山长,象其他一些书院一样。但石坚说这是皇上任职,必须与众不同。而且本来就大学,也不是书院。其实这是石坚对山长这一名词感到抵制。

石坚疑惑地看着蔡齐,他也答应去大学,为学生们解难释疑。可他不能常去,因为也没有那时间,还要避嫌。

蔡齐就说道:“石大人,快来帮我。”

“帮我行,以后少弹劾我。”石坚在开玩笑,还别说,现在蔡齐弹劾石坚次数不少。但石坚也没有生气,人家是真心为国家弹劾的,而不是有意将自己弄下去。只是对自己一些“不规范”的行为进行劝戒警告。

“别逗乐了。”蔡齐将事情经过一说。原来学院学生一起来了。当然个个脸上有光彩,天子门生嘛,还有可能接受石坚的教导。但时间一长,开始出现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现在大学里的老师众多,特别是赵祯亲自做学长后,一些大儒们也羡名前来。师资力量雄厚。所授课目更复杂。有格物、经学、军事。军事就别争了,现在武人的地位低。学格物或者对格物偏好的与学经义的或者对经义偏好的学生,开始争论那个重要。

那个更重要?石坚差点雷倒。

一开始学生争执倒也罢了。可那帮老儒资历深,也从骨子里看不起格物,到现在科举还没有加这个科目进去。于是暗中支持学生。现在教格物的是石坚的学生。开始他们也没有说什么,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他们也坐不住了。于是也支持学生起来。现在大学里学生老师分成两帮,都快成了水火不溶之势。

还来个百家争鸣,石坚听了一乐呵。这是好事。不过也得去办,否则真闹大了,反而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