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对抗(第2/3页)

“何来此言?”

“功高震主,主又不相信,最后不死,还有什么下场!”

王曾听了默然,还真有这可能。

石坚又问道:“王大人来有什么事指教?”

王曾黯淡地说道:“我也要贬官了,去应天府做知府了。”

石坚抚掌大笑,说:“好啊,我正要向你通知,要你主动请求离开京城。”

“为什么?”

“天机不可泄露。王大人,记好我一句话。如果我还在朝廷任职,那么王大人请不要干涉朝政,到时候我会来收拾。如果我离开宋朝,王大人好自为之。最后等到皇上亲政,才有所举动。”

他指的是明年的改革。王曾也听了出来,可是他更加忧心忡忡,最后叹了一口气,离开了石府。没有办法,如果现在石坚不想办法,杀身之祸那是石坚言重了。想杀石坚,刘娥未必有这本事,但如果到时候真将石坚逼反了,那可不是李织了。论经济军事,石坚的手段远超过李织不止一筹。狗逼急了,还要跳墙,况且石坚做了这么多事后。

这时候石坚家门口聚集了许多百姓。在城门口发生的那一幕,许多百姓都看在眼里,十分担心。特别是那些商贾,他们更希望一个和平的环境。

当看到王曾脸上乌云密布地从石坚家中走出,然后一言不发地跨上轿子,都知道不好。

这一天,朝中各个大臣相互聚集。有的大臣想造访石坚,询问此事。但自王曾离开后,石坚已经嘱咐护卫不见客了。当然高兴的人也有不少,石坚断了他们的财路了。最后这一次一下子将石坚扑死。他们都联手准备好了,明天早朝上,开始如何向石坚发难。

可他们不知道另一件事情也在发生。那就是交子。现在的交子因为钱少,特别是石坚为了冬春的开支,朝廷还握着四亿多贯钱未动,因此市面上钱很紧张。商人现在看到石坚大权在握,对交子开始放心,而且交子的便处。这些交子基本上都握在商人手上,但听到石坚有可能会让刘娥再次踢出朝廷。

对上次交子的恐慌他们还主记忆犹新。现在少抛一点出去吧,防止意外发生,减少损失。而且认为自己抛得不多,无关大体。可一个这么抛,两个这么抛,可就不是好事了。但这时候因为抛的量少,还没有人在意和发现。

其实刘娥这种心理变化,源头,石坚要占到主要责任。在巨大的声名和四面八方的好评下,刘娥开始忘乎所以了,真以为自己是一个女中尧舜转世。但在得意的同时,一想到石坚就如同一个在喉的鱼鲠,十分地难受。而吕夷简的话只是将她心中潜藏的诱因引发出来。

那就是对石坚的忌惮。

后来赵蓉进宫时,她也未必有对石坚下手的意思和打算。当然以后就不好说了,毕竟她身体很差了,为了赵氏江山以后稳定,未必不会做出什么糊涂事来。但那时候她已经有了重新扶植一班大臣上位对石坚权利牵制的打算。

那时她就是随口答了一句,说完后,赵蓉就脸色一挂走了。她也觉得有些不妥,可说过了难道收回来吗?如果她要知道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暴,也未必会说出那一句。当然,世界上最没有用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假如之类的词语。后悔也没有用,只有吸收教训进行弥补。

但赵蓉是什么人,一听知道刘娥又要折腾了,她也气愤起来,又主动采取最激烈的措施。

并且刘娥也忘记了一件事,不说出尔反尔,就是石坚也未必是所有时候都温文尔雅,有时候他也会象石头一样臭硬。而且现在因为种种不顺心的事情,他的脾气还变坏了一点。

赵蓉也许做事还在分寸之内。但石坚一旦发怒,后果远远地超过她的意料。

她还在宫里感到生气,哀家说错了嘛?一个大臣娶几个公主,不要考虑一下吗?

这代表着什么?不但藐视哀家,而且随便把脏水往自己身上泼?

或者让哀家向你们夫妻二人低头?甚至再亲自为石坚主持娶两个妻不象妻,妾不象妾的婚礼?

她就没有想过这几个人的婚事拖得不是一年两年,也没有想过当时赵蓉已经将所有利弊全部分析出来,她也首肯过,更没有想过石坚一直认为王曾性格刚直,有他在朝中压制,不致于朝廷最后变成某人的一党,一下子将他发落到南京,石坚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任谁都没有想到,大宋建国史上最大一次朝争开始了。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天色还没有大亮。这是宋朝,如果在清朝早朝还更辛苦,五更天就要上早朝了,连皇帝本人也不例外,必须四更天就得起床。

京城的一幢幢建筑,在黎明前,一个个庄严肃穆地屹立在墨色里。天空中还飘着一些雪花儿,进入了十一月,已经正式迈入严冬了。

皇宫前高大的灯笼还在寒风中摇曳着,两边站着戒备森严的侍卫。

一顶顶轿子落下。

其实并不是所有大臣都能享受到石坚那种待遇,无数的侍卫拱卫。大多数大臣家中都是家丁来保护大臣的安全。有的连家丁都请不起的,不足为奇。

宋朝官员的薪俸很高,可也看得怎么用。特别宋朝那种奢侈的环境里,当时京城饭馆里用的筷子与器具大多是银制的或者是象牙的,还有官员狎妓成风。这些妓有多少是看中你的才华的?况且狎妓不算,还要养妓,几十个几百个养。要么不随波逐流,艰苦朴素。要么就得经营。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吕蒙正,他以一个贫民子女身份登上相位,后来竟然向朝廷贡钱三十万。以他的品性不会贪污而来,而且他生活极其奢侈,都让人发指的地步。但又想生活快乐,又不会经营,同时品行高洁,那么就有得苦头吃。

苏东坡!他在宜兴制了两块地,经营都不是很好。特别一块官地,还打了近百年的官司。然后买了一个房屋,花了五百贯,可是一个不孝儿子偷偷卖掉的。苏东坡将房契一烧,算了,钱也不要了,房屋还给你们。这都是他在贫苦时才想起的主意。可一旦得意,什么都忘记了,有了钱花天酒地,家妓也养了十几个。没有钱,一个个送人,只有一个叫王朝云在他四十岁时跟了他,没有让他打发,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因为身体不好死了。苏东坡还为她写了一道诗。

苏东坡最落难的时候就是贬官迁移过程,因为手里没有钱,“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病重,一子丧亡……二十余口,不知所归。”这是他写给皇上的奏折,最后还说道我不好意思向别人开口求救,因此我没有办法到任,还请皇上允许我到常州,我在哪里有一点田产,或可以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