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刘娥死了(第2/3页)

但许多大夫也知道,服用这种药物后,会使人处于一种短暂的兴奋状态。

老太太用鸦片来提神,以便将最后的遗言交待清楚。

她首先看着王曾,问道:“王爱卿,外面百姓生活可好?”

王曾也老老实实答道:“还是不好,不过现在局势开始好转了。”

老太太点了一下头,然后看着元俨,厉声道:“皇叔,外面传言天下兵马大元帅是怎么回事?”

元俨心想,你不会现在连我也要怀疑吧?但都要死的人,也不与她计较。他答道:“启禀太后,那是别有用心的人散发的谣言。就象当初契丹的瑶慧郡主,说坚克木,石当立一样。太后,不能相信这些话。他们这些人就是希望我们朝廷内斗不休,那才合了他们的心意。”

老太太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大概也认为元俨说得有道理。再次转过头来,看着王曾,问道:“上次哀家听说你写了一封信,请石不移回来,现在他如何答复的?”

王曾肚子里开始诽谤起来,什么听说的,本来就是你强逼着我写的。但现在不能抬杠,只能忍着。他将石坚的信念了一遍,又说道:“太后,石大人说的是事实,契丹萧孝穆带着大军,正在向幽州进发,这全是契丹的精兵猛将。如果没有石大人坐镇,其他的将领很难应付。有可能将大好局面再次丢失。还有太后,臣启禀一件天大的好消息。”

“说。”

“太后,臣刚接到急报,说朔州全境收复。现在幽云十六州所有土地,已经成为我们大宋的地方。”

连夏竦听了也是一愣,这么快就收复了。那是当然,如果时间拖长了,契丹大军集中起来,到时候进入拉锯战,并且朝廷不提供支援,石坚将会逐步走向下风。于其这样,还不如不发动进攻。

所有大臣立即附和,自然不会对石坚讴歌颂德,而是说赵家老祖宗在天之灵,怎么怎么管用,太后德政多么多么远大。尽管知道这一群大臣是在拍马屁,老太太脸上还是出现一道笑容。

无论石坚在海外收取了多少土地,对老太太来说,太遥远了,并不是很在乎,如果不是看在这些领土能为宋朝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情况下,她都可能放弃这些地方。

这一点,石坚的心态恰恰相反。如果不是前世的影响,让他认为契丹的领土是属于中国人的领土,还有北方不统一过来进行汉化,这些贫寒的地方将会产生一批批强悍的游牧民族,反过来,他都认为有许多地方,特别是阻卜(也就是外蒙古),物产贫瘠,以后还会沙漠化。他都认为不如西伯利亚,至少天气虽然寒冷一点,但不是一点庄稼种不出来,而且这里埋藏许多石油。更不能与南方那些小国相比,有无数香料、水果,庄稼一年三熟。

以后就是将这些地方收回来,也要减少人口密度,否则对朝廷将会是一个巨大的财政拖累。

可老太太在意,现在不但幽云十六州,连西夏全成了宋朝的领土了。这让老太太感到一种巨大的满足。

而赵祯一颗心则飞到了远方,他在想九年前,也是一个冬天,石坚在他父皇面前发下的誓言,说是用十年时间,将幽云十六州收回来。现在终于让他实现了诺言,并且还是在朝中众人对他掣肘情况下实现的。他握了握拳头,心里在说:“石爱卿,好样的!”

老太太点了一下头,这时候她说话已经很吃力了,但还是坚持说道:“这一次石不移立下了大功了。哀家在这里要说一件事,关于哀家任用石不移,一直存在纷争,哀家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当初太祖皇上,一杯酒换来了天下七十多年太平盛世。这也说明了不能让大臣专权太重。”

一句话让元俨与范仲淹王曾等人哑口无言。还真别说,宋朝政局的稳定与当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有着莫大的关系。其实现在朝廷离不开石坚,否则连范仲淹也反对让石坚总掌太多权利。可关健石坚就没有真正大权在握过。但现在都要死的人了,连范仲淹也是一个心思,别计较。

老太太再次说道:“哀家对也罢,错也罢,事情都过去了。可朝中还是要掣肘石不移,祯儿,你过来。”

赵祯很郁闷,你都驾崩了,朕一放权,谁来掣肘?不过老太太快要死了,身世还是一个谜,但毕竟抚养了自己这么多年,赵祯眼泪汪汪地说:“儿臣在。”

老太太在他头上抚摸了一下说道:“你很好,可是性格软弱,容易被人欺骗。先帝驾崩时,留下一道遗诏,让群臣对石不移婚事不能谏,以示优柔,至少现在这道遗诏是正确的。哀家也留下一道遗诏,夏子乔为参知政事,不能贬。”

不能贬?老太太得了失心疯,就是当初石坚才华到了让人惊艳的地步,真宗也不敢下这样的遗诏啊。还好,还好,只是副相,如果让夏竦担任同平章事,还不能够贬,那就有得瞧了。

没有办法,还有现在夏竦也不象吕夷简那样过份,赵祯只好郁闷地说:“儿臣领旨。”

老太太满意地一笑,这回让她放心许多,有了夏竦在朝中监督,石坚行事不会那么肆无忌惮。

老太太再次说道:“还有,祯儿,你现在虽然也到了亲政的时候,可有些方面有所欠缺,因此还必须让人抚导。你尊杨太妃为太后,兼权军国大事,帮你协助处理政务。”

赵祯与群臣都傻眼了,还要垂帘听政啊?

赵祯虽然不愿意,可看着老太太殷切的眼光,咬咬牙说:“儿臣领旨。”

这一回终于将元俨着恼了,他站在一旁冷言不语,等一会儿再说吧。敢情这么多人都盼望着老太太死。

老太太听到赵祯听从她的命令,终于脸上绽放出笑容。这时候她最后一丝元气终于耗尽,只是喊了一声:“皇上。”

当然,她喊的不是赵祯,而是真宗。同时,她的双手扯着自己的衣服,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可这时候她处在弥留之即,一句话也说不了出来。

她的手扯了好几下,终于眼睛闭上。

这位历史上具有争议的皇太后终于走完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对于她的品价有人说好,有人说坏。但无论历史上的刘娥,还是现在的刘娥,前期比后期好,优点是节约朴素,缺点是因为一生遭遇太多坎坷排挤,权利心极重,更善长权谋。这也是她对石坚猜疑的主要源头。但总体来说,大的过失并不多。在她手上,宋朝比较平安完成了政权的交接,整个朝廷也处于上升阶段。

赵祯大哭了一场。

哭完了,想起来,刚才老太太使劲地扯自己衣服做什么。于是询问大臣,一个个面面相觑,老太太临死前神经不正常,天知道她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