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炮打赵祯(第2/3页)

第二发炮弹接着落下。但侥幸再一次炸到一旁。接着第三发。还是落了空。不过牺牲了十几个侍卫了。

这时候宋军离那群刺客已经很近了。有的官兵为了皇上安全,也不顾留下口供,举起步枪开始射击,试图将他们击毙,保证皇上安全。

这时候耶律布休也着急了,马上宋军就上来了,可一发炮弹都没有落在赵祯的龙辇上。那有那么容易射中目标的?不要说火炮,就是把步枪给他们,也不如他们用弓箭来得准确。这要有一个操作熟悉的过程。就是石坚大军中的老炮手,也不能做到炮炮一定击中目标。

耶律布休安慰他的手下,心要静下来,不能急。其实他越说,这十几个人就越着急。

于是第四发炮弹落下来,再一次落空。但这一次也是致命的,炮弹的碎片削伤了宰相王曾,以及站在他身旁的李迪。可怜老李同志是最可怜,都冷落了这么多年,刚一进京,马上就受了伤。

这两个大臣的受伤,使得宋军开始出现混乱。都是老臣,可以说是现在朝中元老级别。还好,经过检查,并没有大碍,但要取出弹片,两个老同志必须要吃一点苦头了。

这边在慌乱,那边第五发炮弹跟着落下来。可再一次出现偏差。这让侍卫连呼侥幸。可那有那么多侥幸的事。也许是看到宋军就要扑过来了,十几个刺客超常发挥,第六发炮弹落过来,终于落在赵祯的龙辇附近。

看到这个带着死亡气息的圆球向这边飞来,侍卫们悍不畏死地举起手中盾牌挡在赵祯身前。其实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将赵祯推倒要地上。才有可能使赵祯身体减少弹片带来的伤害。但推倒皇上,那个敢?赵祯本来一天到晚想要跟石坚后面,看看石坚如何在战场上杀敌的,可摊到他自己身上,也愣神了。这些知识石坚原来也向他说过,但这时全忘记了。

炮弹就在他身前几米处爆炸。赵祯感到一阵巨痛传来,然后两眼一黑,巨大的震动力,加上痛楚使他晕了过去。

连扑到山坡上的宋军也傻眼了。皇上危险了,这一次还不知道多少人要掉脑袋。山坡上的刺客看到终于有一发炮弹命中目标了,他们脸上都带着微笑,现在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于是一个个咬破早就准备好的毒药,服毒自杀。现在他们就是不自杀,也没有时间射出第七发炮弹。

赵祯的被刺,使得宋朝开始蒙上了一层阴影。这一次赵祯受伤很重,就是大夫前来,他还是处在昏迷之中。这时候元俨主动站了出来。首先下令,刘娥的遗体先运到永定陵,至于下葬仪式以后再举行。然后责令薛奎与包拯二人缉拿凶手。

其实元俨在心里叹息一声。这门火炮也就是上次失踪的那门火炮,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下落,没有想到出现在这里。明显是那个王爷所做。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老太太。如果当时她不选择妥协,一心将李织的嘴巴撬开,未必不能得知这个王爷的下落。也不会造成今天的严重后果。

然后元俨下令,立即将昏迷的赵祯带回京城。这一次赵祯渡过危险还好一点,如果出了事,那么宋朝朝廷立即混乱不堪,后果将无比严重。可到了京城后,赵祯依然昏迷不醒。

这逼得元俨做了另一件事,那就是提前将接班人选好。否则一旦赵祯无救,到时候为了争夺帝位,就会引起天下大乱,现在赵氏宗族的子弟有多少?现在提前将接班人选好,就会避免到时候的混乱。

元俨征得杨太后的同意,开始在宗室寻找接班人。他的几个儿子让他无视,一是为了避嫌,二他那几个儿子的资质成问题。做做花花公子差不多,做皇上是坑害宋朝百姓。最后选择了韩王元偓的儿子允弼。这个允弼喜读《孟子》,性情端庄,同时还有一个儿子宗缋,资质也很不错。

然而杨太后下旨,让允弼做了皇太子。但元俨将这个允弼没有放在宫中,而是接到自己家中。毕竟涉及到江山这社稷,一旦让允弼进了宫,就有可能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发生,对昏迷的赵祯生命有危害。对于元俨这个决定,允弼也没有反对。现在赵祯会不会死,是两回事。就是死了,如果没有元俨,还有在幽州的石坚支持,他也不可能安然无恙地登记上帝位。

元俨的做法,再一次赢得了满朝大臣的称赞。要知道只要牵涉到帝位,所有事情就会变得丑陋起来。这是元俨,别的大臣根本不敢这样做。连李迪也不敢。如果赵祯死了,还会立下大功。但赵祯活了过来,那么赵祯会怎样想?有可能政治生命到此为止,彻底结束了。

同时元俨下令,京城禁严,并且重兵保护皇宫与昏迷的赵祯,以免意外事情发生。再次派快马写信告诉石坚。石坚接到的第一封信就是这封书信。他还下了一道命令,将所有宗室子弟看押起来,管你是什么王爷候爷,只要一出家门,立即格杀。用这个方法限制那个躲藏在暗处的人活动。同时也堵塞了一些有野心的宗室子弟与大臣串通。

因此,宋朝这一次躲过大劫,可以说老爷子居功甚伟。

比元俨着急的还有一个人,那个妇人在西京听到这个消息着急了,要来京城。让赵虎一把拉住了。说忍忍,现在不能离开西京。就是到了京城,想要官员相信她是李宸妃,也要有一个过程。最少得辨认一下,否则天下长得相像的人很多,还有在大多数人眼里都认为真正的李宸妃死了。

最主要李宸妃以前在宫里地位很低,没有几个大臣认识她。好了,这一辨认,就要经过许多手脚,这中间再夹杂着有心人,甚至有可能将她调了包。也就是将她弄死了,换上一个假的冒充李宸妃。但赵虎没有敢说出口。特别是现在的京城,充满了无数的变数。

再者,现在就是她到了皇宫,也与事无补。还得等石大人回来,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李宸妃在宫里呆过那么长时间,怎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可她还是哭泣,自己的孩子,身上的肉,不担心是假的。

赵虎只好再次劝道,我派几个朋友进京城打探消息,将最新的消息告诉你。这才好不容易将这个妇人劝息了。

就在京城满城风雨欲来的时候,薛奎与包拯传来了消息,他们两人,如果石坚没有前世的知识,单是断案能力,也比不上他们。验看了尸体,他们断定是契丹人。不是他们胸中有狼头刺青,虽然契丹对狼有图腾心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刺绣一个狼头的。相反,也有宋朝小青年为了好玩,有时候也刺上一个狼的图案。他们是从这十几个自杀的凶手腿与屁股的老茧上,判断经常骑马造成的。而且还是老印记,也就是以前骑了很长时间战马,可现在好久没有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