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投名状(第2/2页)

这才是第一步,确认,确认好了,一部份人留下来,服侍李宸妃。一部份人回来。得要商议了,给李宸妃什么封号,还有用什么样的礼仪。这才是正常的操作程序。

小皇上看到如此麻烦,眉头都皱了起来。

这只是表面上的操手,背里更多的暗流涌动。换了太后了,可以说,官员是按照手续去办。其实到了这地步已经没有人怀疑李宸妃是假的了。但想在这事上捞到足够的好处很难,特别那个石头,最恨的就是这种事。现在人在石头手上。但有办法啊,李家有人在京城。于是李宸妃的娘家这几天府门口,那是车水马龙,登门的人是络绎不绝。

还有宫里,这些妃嫔们也派了许多人出去打听,李宸妃有什么爱好,以后进了皇宫好拍马屁。

石坚在西京听了这些消息,摇了摇头,并不生气。这是人之常情,象《红楼梦》里写的元妃省亲,特别修了大观园。那还不是皇后,况且这是皇上的亲生母亲。

这几天为了保护李宸妃的安全,他也不敢离开西京,到街上询问民情。只是听到现在朝廷百姓生活很不好,究竟不好到了什么地步,他没有亲眼所见。

还有,陪着李宸妃说说话,说说小皇帝与公主小时候的故事。也不需要避什么嫌,丈母娘嘛,还是正派的。

李宸妃还在担心赵祯的安全,石坚安慰,连邸报都拿出来,让她看。现在伤势在好转,没有事了。

七八天后,石坚才在西京见到大批的使者,好热闹。不过这些人对石坚都很尊重,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想扳倒石坚,除非将皇帝刺死。否则以他们的感情,还有这一次守复了幽云十六州的功劳,马上就成为了朝堂上的砥柱中流,那个敢得罪?况且还有帮皇帝找回生母的功劳。

一个个观看询问,其实有许多太监宫女一看到李宸妃就认识了。虽然老了,可大模样还能改变多少?询问时的语气更是小心翼翼,省怕让李宸妃着恼。

还好,李宸妃本来出身不是很好,加上在这茶馆里看到许多贫困百姓,脾气好。再加上马上就能看到儿子,连女儿也在往这边赶,心情好,一一做了回答。

这些宫人才长出了一口气。他们现在不是担心李宸妃是假的,而是担心这个新主子性格不好,他们以后在宫里就会受罪。一看,这个李宸妃就象杨太后一样,一个个很开心。

确认完毕了。

一个个跪下来。那不跪还行么?这是天子的母亲,等于是天下所有人的母亲。

快马立即向京城飞驰,为皇上报喜去了。还有,也向正在后面赶过来的赵堇报喜。

且不说小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时候石坚接到了一封信。是夏竦写来的。信上说:昔年余负刘太后所托,与石相公数次争于朝堂之上,实非情愿。后幡然醒悟,然心中常为悔恨。望相公以朝堂为重,宽恕子乔所为。

石坚将这封信拿给了申义彬观看。

经过了吕夷简的事情后,石坚是不会再相信,夏竦这样的人真的能改邪归正了。

申义彬将信看完后,问道:“石大人,你准备怎样对待这个人呢?”

石坚笑了笑,他说了一段故事。也就是《水浒传》上用人头做投名状的故事。这是后世小说家之言,而且也存在着对朝廷的不满。如果是其他人石坚可不敢说,还不知道在上面做出什么文章。

但申义彬的人品,不用怀疑。同样因为不喜看经义,他与石坚一样,也是典型的山寨版,缺少对朝廷的尊重。可是申义彬还是不明白,这与这个投名状有什么关系?

石坚菀尔一笑,指了指陈州的方向,说道:“想要投靠我,行,得拿出诚意来。”

PS:再说一遍,契丹太大,比宋朝疆域还要大,一下子吃下去,不可能,太假。而且石坚也不可能象汉唐那样,打了一头狼,却让草原上出现另一头狼。这是一个汉化的过程,还有将眼光放在草原上所有游牧民族,而不是契丹一个上面。因此暂时选择妥协,消化。狼大说有几百万幽云百姓,现在才属于宋朝,不可能一下子就忠心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