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老屋(第2/3页)

石坚这才与几个人商议下一步。先是军事上的部署,现在种世衡、狄青与杨文广三人,找不到,但最后赵祯亲自到了天波杨府。这个天波府确实存在的,也不会象演义那样,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现在武人能有什么地位?就是南宋时内外交困,岳飞那样的武将在文臣面前,也不当一回事。

皇上亲自拜访,才知道他们在南洋的一个小岛上享清福。赵祯乐了,不过也没有怪罪,如果按照老太太那样去做,这三人等于送死去,不带个士兵,还有深仇大恨,光着手去担任什么刺史,送死去啊?赵祯才下旨,请他们回朝。但现在石坚让赵祯改一下圣旨。让种世衡再次带着人马,将交趾与蒲甘之间的一些人清扫。

自从朝廷势力撤除后,这里除了一些逃避过去的土著人外,还有宋朝的商人。因为这里现在没有人管理,但当地有着许多香料,因此有些商人果断进入。还有大理与天竺一些国家,果断进入这里。现在必须将这些人清扫出去,否则以后这些地方因为残余的各个势力,将会严重阻挠开发与拍卖。还有一点,不能让大理南扩。

宋朝在两广路多次发生叛乱,也与大理的牵制有着莫大的关系。其实大理这种做法也是一种短视的做法。南方的不安宁一直牵制着宋朝的部份兵力与财力,不能全力北顾。最后宋朝这道屏障失去了,大理也迅速灭亡了。其实石坚来到宋朝后,才知道大理对宋朝的态度,远不是金老大笔下所写的段家那种态度。

因此石坚的第二步行动,让狄青担任矩州知州广南路征讨使,总领广南西路、梓州路、夔州路三路军队。将中断的各条道路再次修建,并且一直修到大理城。不要认为上表诚服了。现在既然是属国,更应当听从朝廷调动,连喀拉汗都修了道路,为什么大理不修?强迫大理做出进一步的表态。其实这道命令很让人感到暧昧,狄青是一个武将,不可能担任三路安抚经略征讨使,只担任一路征讨使,这也算能说得过去。可只是修建道路,官职应当是安抚使,更没有权利总领三路军权。

其实这道命令本身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看大理作如何的选择了。

至于杨文广,石坚另有他用。他将带着两万骑军,不计成本,明年春天将到堪察加半岛去,也就是石坚在地图上命名的希望半岛。这一次试验的作物范围很广,除了耐寒的土豆与小麦外,还会有各种杂粮,以及因为海洋性气候,希望半岛上气候有一点温暖,将试验水稻。这一点除了宋朝石坚主持下,培育的部份作物,石坚将从契丹进口部分粮食种子。这一条与耶律焘蓉作过交流,以后石坚试验成功,将会在契丹推广。这是合则两利的事。至于契丹有没有福气享受到这批种子,那就看契丹以后怎么做了。

契丹地形以草原与森林为主,在西边与西北部皆是草原,东边与东北部有沼泽还有平原、森林,以及山地。某些方面,在希望半岛上,或者再往内陆去一点,地形气候相似。现在就是要士兵耐寒,骑术精良,否则以后深入契丹,对契丹那种游牧生活方式与居无定所,将会很不适应。这是未雨绸缪。

这是为了以后。眼下将富弼与韩琦调任巡查使,然后调回京城再磨练几年。毕竟还年轻了一点。让庞籍担任幽云路经略安抚征讨使。这也考虑到庞籍多次经过战场,有一定的军事天赋,同时也是文臣。现在还有石坚的几大谋士,和数员勇将以及许多精兵悍卒,也可对对契丹产生一定威摄。但军队要调回来,否则现在拥集在幽云十六州的大军太多了。

最后几人商讨,留下三十五万军队。其余军队布置在原先的防线上,也就是现在的第二道防线,防止意外发生。但梅道嘉要调回京城。机速房的职责要重新树立起来。因为石坚下一步计划,就是让草原上的狼继续厮杀,必须要知道情报。这不但是削弱契丹的势力,也是削弱其他部族的势力,如蒙古人、鞑靼人、女真人、突厥人、回鹘人等等。以后宋朝进入草原,才会减少损失。

不然,石坚提供契丹七千万贯钱就失去了意义。

然后就是经济。其实只要赵祯同意免税时,经济就已经开始复苏。这不但针对农民与工人,也针对了商人。因为免税,他们会借助这一机会,加速贸易与开发,将产品大量输送出去。这就会带动各种制造业的再次崛起。

还有南方的再一次开发,也会拉动南方的经济发展。但石坚还嫌速度不够快,因此他提出让银行放贷两亿贯给百姓消费。这是无息贷款,明年免税了,钱到了百姓手里,也舍得消费。这样拉动了国内的内需。虽然有可能产生部份坏帐,但怎样使百姓过得更好,这也是朝廷的当务之急。

但这有一条,这要保持银行的清明,否则这些无息贷款有可能将放到商人手上。石坚说到这里,他再一次说到,这次清查的对象,就包括银行的某些官员不法行为。其中特别是一些官员与商人勾结,对中小商人的打压,对其中造成人命的,除真正是经营不善的,人为造成的无论官员还是商人,将从严处理。

这也是石坚说的,既然身为朝廷重要官员,就与各种利益牵涉在一起。象石坚的身后站着的是新兴的团体,因为石坚讲究公正。这就剥夺了一些老势势力手中的特权。

但长江后浪推前浪,病树前头万树春。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只有各种新兴势力不断地兴起,整个国家的经济才会保持繁荣昌盛。更会造成有良的竞争。而不会造成最后各种特权的产生与垄断,财富与权利集中的极少数人手中,将社会矛盾激化。

同时还利用舆论工具,散播马上经济恢复过来,物价就要上涨了,那么百姓可以贷到一部份款项,加上政治开始清明起来。那么就会激发百姓购买的热情,那么就立即拉动了内需。

只有物价开始回暖了,即将到来的拍卖就会成功。朝廷反过来会加倍地将这一年免去的税务收回来。同时南方的新建设与幽云十六州的建设,就会再次拉动经济发展。接下来就简单了,关注经济不要再一次过热吧。

其实石坚已经将大方针全部在安排下去。本来他就是以户部尚书代平章事的,就是以经济为主。但石坚在这里又做了一番解述。这不但让赵祯范仲淹他们明白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后也会载入史册,供后人做一个参考。况且他写的那本书也快完本了,相互结合,以后朝廷就不会在上面犯下错误。就是出现一些矛盾,也不会象这过去的一年多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