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掀风作浪(第2/3页)

加上庞籍不服气,不但不前去赴任,反而穷究此事。小皇上一听,虽然范讽做得不好,可这是一件丑事,递个密折就行,何必大肆宣扬。于是各打五十大板,反正庞籍也贬官了,大家一起贬吧。让范讽知兗州。

但范讽也不服气了,说我冤枉,没有与嫂子通奸,现在无罪贬职,皇上难道与庞籍一样,坐实臣这桩丑名?

辨解就辨解,范讽也许是气愤,言语之间,对赵祯有所不恭。

赵祯没有办法,只好下旨,诏即南京置狱,遣淮南转运使黄总、提点河北刑狱张嵩审理此案。这个案件从开始审理后,因为范讽人品旷达,象一些名人隐士,如张轞、石介、李冠、徐遁都仰羡其人。听说此事,为其鸣冤。

最后两个官员也如实回答了,范讽虽然旷达不羁,可庞籍所奏确实多有不当之处。

于是赵祯再贬庞籍为武昌行军司马。

这件案子本来到此结束。况且宋朝官员升升贬贬也是正常的事。最牛的寇准十进十出。以后范讽与庞籍也未必没有升迁的时候。但这时候吕夷简又说了,这是范讽诡辨,而且用朋党蛊惑人心。特别是庞籍,朝廷不能这样处理。

也许是因为收复了幽州,小皇上确实想着庞籍的好处,也许是因为其他原因。小皇上再次下诏,让吕夷简与宋绶决范讽之狱。审到最后,还是没有证据,所谓捉奸在床,就是有也不会让你查到。但因为范讽不拘小节,是有些行为暧昧。那又如何呢?

但吕夷简有意地将此案往朋党上引,为什么庞籍上奏时,李迪作为宰相,不上报皇上,私下处理了?为什么范讽出事,这么多名士大臣求情?难道他还比庞籍功劳更大?而且一桩桩地将范讽诞怪之事举出。这不是名士,学学魏晋遗风,而是朝中大臣,连石坚自称山寨版,可行事并不是真正不顾大体,反而很小心。

一句句在朝堂上问得李迪哑口无言。

最后出李迪知相州。但不知道为了什么,又改授资政殿大学士,留京师,仍班三司使上,然后降为太常卿、知密州。吕夷简不顾小皇上与李迪的私人关系,敢于进谏,左迁为同知枢密院事。

除了李迪外,吕夷简还穷究其朋党,象光禄大理寺丞,被人称为宋朝两大酒仙的能臣石延年,也被无辜牵连进去,坐免官职。

石坚看到这份邸报,气得发笑。

这一手玩得太漂亮了。先是向元俨示好,也等于向自己示好。然后用庞籍做了枪头,攻击范讽。一步步地将事情引大。报复范讽是一个方面,主要是把李迪弄下台去。现在朝中大臣,薛奎刚直,可在吏治上稍有欠缺,王曙年老,范仲淹资历浅,夏竦动向不明,张耆失宠。只剩下自己与李迪,还有王曾。而自己萌生退意,王曾呢?在权谋之术上,也不是吕夷简的对手。只有李迪因为在宋真宗时,保过赵祯,这是大恩。因此首要的目标就是李迪。以后伺机而动。

四两拨千斤,让人心寒啊。石坚想到,这就是史学家称赞的动操有术啊。真TMD的动操有术。

石坚写了一封信给庞籍,信中也说了小与大的争论。虽然范讽多有小过失,也只是言行上有些不羁,可有没有危害过百姓?危害过朝廷?首先开导庞籍,然后说到范讽之事,规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兴师动众。看一看,朝堂上经你这一弄,多少耿直大臣下台了?最后才问道,你规劝范讽之事,背后可有人说过什么?

只是信刚发出,还没有收到回信。

但更加坚定了石坚铲除吕夷简的决心。

只是这件事提前了一年多发动,为什么郭氏一样的生病?小皇上一样的态度含糊?

他考虑很久,才抬起头来,看着申义彬一脸忧愁。他说道:“不用担心,这件案子,皇上没有参预其中。”

石坚这样说,是有原因,既然历史在按照它的轨道走。如果石坚自己不去追问,范仲淹同样不会让郭氏冤死,那么阎应文就会流放。如果是赵祯下命令鸠死郭氏的,为了灭口,他也不可能让阎应文流放出去。就是此人死于半路,估计也与赵祯无关,很有可能是吕夷简灭的口。

这话石坚不能说出来。两种历史对照判断?申义彬也会以为他脑子坏掉了。

申义彬并没有追问,他只是看了一眼石坚的神情,见到石坚说这话时很坚决,心中想到,也许石坚从其他渠道收到了一些消息?既然郭氏之死不是皇上下旨的,那么就好办了。

于是俩人再次商议,可商议了半天,也没有头绪。

最后还是认为石坚立即到京。找到具体情况再说。而且速度还要快,以防这些人将线索掐断。

第二天,石坚让申义彬留守。他带着一队人马悄悄离开大营,但消息封锁起来。连石坚自己也是化了装,成了一个普通士兵。不但这样,连梦姑与灵姑都留在大营。其间正治皇帝与他的手下大臣找过石坚多次,都被申义彬拦阻在外面,这让大理君臣心中都有些担心了。

可申义彬怕让外人得知石坚离开的消息,忍住没有说。大队人马还在浩浩荡荡地慢腾腾地向京城进发。

石坚一行十几人,怒马日夜兼程。第四天,石坚就到了京城。现在的东京因为居民日益增多,效外许多地方成了居民区,而且这种情形还在蔓延,后来有大臣建议修城墙。石坚说了,城墙高大,可能抵挡几回炸药与火炮的打击?可能阻挡士兵乘驾工具从上空降落?

这个大臣还不服气,反问,石坚为何修建长城关卡。

石坚傲然答道:“非是我惧敌也,此道长城,将敌人阻于关外,使战祸不弥散在幽云之地,方才使幽云路百姓安居乐业,以后方能诚心归顺于我大宋。现在京城外重修一道城墙,于百姓何用?”

那个大臣作声不得。争论的结果,使群臣更加对现在出现的许多武器重视,并且商议出几道命令,全部是种种保密措施。

石坚并没有做任何停留,向城里进发。直到京城的门口,因为盘查严密,石坚这才亮出身份。首先来到家中,不是他顾家,要问赵蓉具体情况,相信赵蓉不可能不对此事不关注。

几个小家伙围了上来,问他有没有带好东西回来。象小雨、石平都有好几岁了,有一点懂事。只是让石坚感到郁闷的是赵蓉逼小雨作诗,说石坚八岁会写明月几时有,可怜小雨眼泪汪汪,也写不来出这样的诗词。挨了赵蓉的骂,每次都是石坚掩护。结果别人家中的严父慈母,到了石坚家中,是严母慈父。

但赵蓉说道:“相公,立即到皇宫去,马上李相就要离开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