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圣人(上)(第2/3页)

石坚的妻妾们还在哭泣,特是赵堇无比怨恨地望着赵祯。似乎也听到了一些传言,皇帝哥哥惑相公生气了,印符都不要了。难道皇上也与刘太后一样,想排挤相公?

赵祯没有顾得上她的怨恨,看了看外面,又看了石坚。虽然石坚在喃喃低语,眉头紧锁,可现在仔细注意,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思考。又看了看外面。忽然灵机一动。对赵蓉她们嘘了一声,然后示意她们出来。

不知道小皇上要做什么,可毕竟是皇上,无可奈何地走出来。

赵祯这才指着天空说道:“你们看!”

此时乌云就象扎堆一样,堆集在杨家湖的上空,将天日全部遮蔽住。这并不算什么,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也有这样的天地异象。可关健的是现在乌云的密度太厚。而且在边缘还带着瑰丽的霞光,因为乌云在不停地翻滚,就象煮沸的开水一样,因此一道道间隙时不时露出来,光线从这间隙中撒下来。一会儿在地上画方,一会儿画圆,一会儿成片,一会儿成线,景象诡奇中带着瑰丽。

“发生了什么事?”赵蓉也为这天地异象,感到惊讶。

她不象赵祯特别是去了一趟大洋岛,那次差点让她们船沉人没的暴风雨来临前,那种景象也让人害怕。但绝不是现在这种情形,那是恐怖,乌云象一堆大山一样漫上来。

现在这是什么?

刚在惊讶,一条光线扫过来,差点让她眼睛都睁不开。

赵祯说道:“难道这与石爱卿有关?”

“皇上,不能这样说。相公最不信的就是鬼神。”就是与石坚有关,也不能说。毕竟石坚是臣子,再这么一弄,皇上何以处之?

然而赵蓉话刚落音,乌云翻滚得更加厉害,然后风声响起来。呼呼地带着凄厉的号哨,象鬼哭狼嚎一样。风声越来越大,风势也越来越大,院子里几大丛菊花开始在摇曳,后来一片片地连根拨起。

人立在屋檐下,都立不住,似乎随时让大风吹上天去。

赵蓉忌惮,可赵堇心思单纯,她抓住立柱说道:“皇帝哥哥,为什么与相公有关系?”

赵祯皱着脸,苦笑说:“我怎么知道,就象他说了几句,那个大和尚坐化,你问朕朕问谁去?”

说着还一指远处说:“你看,这堆乌云就在你家府为中心盘旋,其余地方一片云彩也没有。难道还是因为朕?”

我这不是好好的,只有石坚痴不痴,呆不呆,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说的话半懂半不懂的。但现在想起来,他并不是在胡说,而是在思考儒道释三家的道义。不要说三家,就将一家领会贯通,也有可能引发天地异象。

赵祯又说道:“因此,我让你们小声一点,不要打断石爱卿的思考。”

刚说完,门房进来禀报,门外有许多大臣求见。

夏竦下了轿,因为四下黑乎乎的,他只看到几十个侍卫站在门口,盔甲在黑幕里闪着冰冷的光泽。直到一道光线扫来,他才注意到石府门口站着许多大臣。

这等天地异象,如果石坚还会好奇。可这些大臣有几个不信鬼神?一起惊动了,很快寻找根源,立即找出来在杨家湖上空,而且石府就在中心地带。

搞什么东东?

大臣们百思不得其解,然后迅速反应过来,皇上还在石府。不为石坚,也要为皇上,匆匆忙忙地全部赶过来。他们是真为皇上而来,还是好奇而来,不好说。佛云,不可说。

也顾不上打招呼了。这时候风起了,越来越大,刮得他们站在这里,都东倒西歪。还是老王同志反应过来,进石府去吧。不然很有可能一会儿让风都把大活人卷上天了。

赵祯宣他们进来。

一问原委,赵祯含含糊糊地说了大致经过。

一起头大,这算什么,悟道?悟佛?悟儒?

会不会白日飞升,那么最好将大家一起带上天去得了。

反正石坚家中最豪华的就是书房,就象一个小宫殿一样。不然也摆不下这么多书。

人虽多,蹑手蹑脚进去,竟然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

赵祯他们又看到,石坚也有变化了。似乎也感到外面的雷风之威,石坚站了起来,声音也大了起来。虽然还是在自言自语,但声如洪钟。

“天太远,地太深。唯有圣人言近。然何为圣人?以前我一直持一种批判态度,有用则用,无用搁置。可千百年来圣人当真是我所想的那样,是人为捧出来的?”

听到这里,有许多大臣都皱起眉头。可不敢辨驳,怎么辨驳?人家都引出这么大天地异象,敢辨驳?

“既然是圣人,他的存在必然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一句话让大臣们听了还好过一点。但下面一句话让所有人再次差点跌倒。

“如用九,群龙无首,吉。我一直以为文王作此爻时,是排商纣,恨专政。到今天才知道,非也。无他。龙虽然在伏羲时就开始作为汉人图腾,但誉为天子的象征却是晚秦以后。因此有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也可以指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也可以指比自己品德高的人。因此这里的龙应当指阳气,或者是阳爻。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因此有群龙无首,吉。所以自古君王立国不能长达千万年。因为一旦有明君在世,用贤臣,退小人,群策群力,各司其职,国家才会兴旺。一旦昏庸之君在位,独掌大权,国家退君子,宠小人,很快国家就会败亡。”

说得很有道理,可这话听得总不是那么一个味道。

赵祯脸一红,这几句话连他也批评了。至少自己没有用好人。

石坚现在倒不是针对于他,而是解决自己心中一些困解。只要这些困解一解,他以后行事就不再象以前那样瞻前顾后。如果不解,这将成为一个最大的心病,最后有可能真的得失心疯都未必可知。

况且现在浑浑噩噩,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其他人。

“这样说来,文王就没有私心了。所以称为圣人,看来我还是差得太远啊,竟然以小人之心,对君子之语。”

虽然这样说,可没有一个人真将他当作小人。为了这个国家,为了百姓,石坚所有的付出,大家可是看在眼里的。就是赵守节,都佩服石坚的节操。

“但问题又出现了。《易经》论德,论利贞。可老子说道,天地为一,后为阴阳。这是说万物的起源了,起于浑沌当中,也符合宇宙大爆炸理论。圣人之言哪,不可轻视。老子有一分为阴阳,阴阳分四仪。释迦牟尼有恒河沙数,三千大世界。这是多么超前的思想!但道家说无为,易说有为,佛说因果,又到底是谁对谁错?”

这时大家才真心怦着呼吸,原来如此,石坚这些话似懂非懂,可却在探讨儒释道真义。难道今天将会出现一个奇迹?让他找出万物的真源,道义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