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出谋(第2/3页)

而宋朝大军呢?现在条件落后,不象他前世一个电话打过去就知道了。估计圣旨也刚刚到种世衡的手上,连军队都没有来得及组织。虽然在石坚提议下,在东南亚半岛也造了一个船厂,但大海船还必须在中原建造。这些海船也应当接到圣旨后南下了。可顺着东南亚半岛兜了一个大圈子,到达蒲甘,将军队接上船来,再顺着印度洋到达非洲西海岸,又是一个大圈子。虽然沿着海岸线跑,比从太平洋横渡危险性还要小,可时间却长了很多。而夏竦呢?无论宋朝在各个供给点盘查,毕竟是几乎直线到达,只要抓不住他本人,总会比军队抢先到达天理教余党的地盘。

似乎明白石坚的想法,耶律焘蓉再次说道:“当然,这也未必有用,如果我没有猜错,你们宋朝军队还要做准备,只要让夏子乔成功逃脱,他还抢在你们前面,与天理教余党会面。因此,我这里都有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哦,说来看看。”

“可我为什么要帮助你们宋朝?”

耶律焘蓉一句话问得石坚哑口无言。她是契丹人,宋朝越乱,契丹越有利,至少没有坏处,是啊,为什么要帮助宋朝呢?

赵蓉笑了起来,开玩笑道:“别卖关子了,大不了,我让你做石二夫人,我做石三夫人如何?”

“哼!这是什么条件,他娶了我,是他得了好处,这个条件不算。”

石坚看着她,心想果然来了,但他还是问道:“那你想得到什么?”

“很简单,我要你允诺一件事。”

“什么事?”这要问清楚,不能随便答应,否则她要自己帮助契丹重新强大起来,自己会答应?

“放心。这件事一不管你们宋朝与我们契丹,也不是你说的公事,只是私事,而且你还能够做到。”

“什么事?”石坚再次问道。

“现在没有到说的时候。”

石坚狐疑地看着她,没有知道她准确提出什么条件,还是不能随便答应。

赵蓉若有所思,在一旁说道:“行,我替相公答应下来。”

听到赵蓉这样说,石坚才应允。

耶律焘蓉眼里忽然现出一片灰暗来,神情也萎靡下来。其实她主动帮助石坚出谋划策,是看在石坚的家人份上,并没有一点恶意。可现在石坚对她还没有赵蓉对她抱以相信。她愣了愣神,叹息一声,才说道:“其实不难。天理教这些人逃到外地,在当时你们宋朝打击之下,已经是草木皆兵,换句话说许多人疑神疑鬼。现在突然得知夏子乔来到,他们首先的反应就是他带来的消息是真是假,或者是相公会不会玩弄什么阴谋诡计。”

听了她用阴谋诡计这个形容词,石坚心想彼此彼此,不过嘴上没有说。

耶律焘蓉又说道:“因此,只要你们宋朝故意悄悄放出一点风声,说夏子乔这个案件是你故意安排的苦肉计。然后作一些安排,使整个案件变得扑朔迷离,这一点对于你来说并不难做到。并且要求大理那个宰相弄一个与他家女儿相似的女子偷偷来到他府上。相信那个高家为了报仇,早日捉拿夏竦归案,他们一定乐意配合。同时善待夏家亲戚。只要做出这些,本来这个案件轰动天下,那么立即就有许多风言风语传出。这些风言风语也会传到这些人的耳朵里面。到那时候,无论夏子乔说什么,他们都不一定会相信。然后你再将计划作一些修改,最后还会成功。”

“最主要一点,这件事我也知道一些。当时甘林带着贺媛逃跑,是将你那个公子当作了一个傀儡,但一时半刻他还不敢动弹。毕竟他们沦落异地他乡,需要这个少主的名义。现在存在疑问,就是夏竦挑唆,也有许多人要保护你那个公子的生命安全。这样连带着贺媛生命也有了保障。”

“好主意,”赵蓉说道。这也是赵蓉看中耶律焘蓉的地方。甚至她在想,如果耶律焘蓉早点嫁入石家,自己相公都没有吕夷简夏竦带来的种种磨难。可惜现在稍微晚了一点,石坚渐渐淡出朝政,耶律焘蓉的帮助作用也小了,况且想要她嫁入石家,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实现,现在叫耶律焘蓉放弃契丹根本不可能。也许到了那时,相公都想归隐了吧。

但她在桌子底下再次掐了石坚一把。

石坚会意,他站起来说道:“多谢你了。以后我会善待你们母女的。”

这倒是真心话,石坚对待自己家人,那是整个宋朝都树指称赞。不过赵蓉她们也争气,在后面没有拖累石坚。当然也与赵蓉将石坚家中事务管理妥善有关。况且石坚这些日子对小红梅如何,耶律焘蓉也看在眼里的。

“不用了,我也麻烦你许多次,领过你许多人情,权当我回报你吧。”耶律焘蓉答道。实际上外面传言纷纷,说石坚多次放过耶律焘蓉,可耶律焘蓉有苦自知,石坚虽然多次对她开恩,可进退自如,一点也没有妨碍他的计划安排。自己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好处。

她说话的语气更加怏怏不乐。虽然知道这么多年勾心斗角,两个人中间形成了一条很深的无形鸿沟,想让石坚猛然相信自己的话很难。

说完后,耶律焘蓉郁郁地离开书房。

石坚与赵蓉相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石坚心中想:就是到了契丹整个灭亡时,她心里的执着还是放不下来。也许等到十几年后,让她看到契丹的变化,才会使心中芥蒂放下一点吧。

但随即石坚离开家中,来到皇宫。这件事不但是尤关他的家事,也关系到国家安宁。虽然这只是猜测,但可能性极大。

见到了赵祯,石坚将自己与耶律焘蓉的猜测以及耶律焘蓉的计策说了一遍。

赵祯也是一脸慎重,他还是忽信忽疑,问道:“不会吧。”

石坚答道:“不会最好。可就怕万一。夏子乔与吕坦夫不一样,虽然吕坦夫不能容人,为了权利也会做出一个过份的事情来。但总体上来说,他对大宋还是忠心耿耿的。可是夏子乔不同,为了名利,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只是一直没有得势罢了。”

这一说,赵祯想起了夏竦在石坚与吕夷简之间左右摇摆之事。确实,从骨气上夏竦远不及吕夷简。

其实说到这里,石坚想起吕夷简,再对比夏竦,心里面也惋惜。甚至他还在心里想到,当初吕夷简进京后,自己不是满腔愤怒,吕夷简会不会有一个改正的机会?但随即摇头,如果改正,他早在江南就改正了。这种人只要一得势,就会为了包揽大权,想办法排挤别人的。

算了,除去就除去吧。当真大宋就缺少了这个人才不成?不要说包拯、张方平、余靖、韩琦、富弼等人已经成长起来,就是范仲淹与庞籍等中生代也渐渐成长成宋朝的栋梁之材。吕夷简所起的作用已经很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