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逼迫(第2/3页)

石坚看到,在侍卫警戒下,行人都被挤到街道两边回避,可还是许多行人好奇地看着他们。跨过了行人,就是两边的店铺,这时候也到了吃午饭的时间,许多酒铺里都客满了,还隐隐听到猜拳行令声。

自己是疑神疑鬼了?可这种感觉让他感到真的不舒服。现在自己有什么敌人,都基本上退出朝政了,所有谋反的人也全部清除,连天理教的漏网之鱼甘林同样也被活捉。难道是契丹?可就是现在将自己杀死,也阻挡不了契丹覆灭的命运。其实有可能不用宋朝出兵,契丹都自己走向灭亡的道路?也没有刺杀自己的理由啊。

也许真是自己疑神疑鬼了,石坚拉上轿帘自嘲地想到。

看着一大排轿子在侍卫保护下,渐渐远去,萧达丽儿眼角的神情却更加变得凶戾起来。

她转过身来,冷冷地说道:“这是我们契丹最后一次机会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她后面是好几个契丹人,衣着华丽,大多数都是青年人。现在契丹吃紧,可与宋朝的关系依然很“密切”,两国之间商业来往很频繁。但大多数契丹商人也开始悲观起来,他们在宋朝都分别置了一些产业,以防契丹危难时,好逃向宋朝来。这一行人出现在宋朝京城,并不困难。

“我们准备好了。”这几个人决然地答道。其实有人在心里诽谤,要准备什么,反正也是让兴平公主出面,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可不是那么回事,既然萧达丽儿将他们带来,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

一会儿,跑堂的伙计将烧好的菜端了上来,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狍子肉,还有一小碟凉伴黄瓜,这就是宋朝那个大棚蔬菜了,现在的黄瓜价格远远超过普通肉类的价格,还有一小碟飞龙肉,这种产自契丹的山珍不知道怎么运来宋朝京城的。但在御街两边的饭馆里,你只要有钱,可以吃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美味。就是一些欧洲的特产,也让商人腌制了,带回京城贩卖。在这里吃到飞龙肉并不稀奇。然后是一盆红烩羊肉,以及其他几盆菜肴,伙计客气地招呼道:“几位客官,菜上齐了,请慢用。”

说完下去了。

可是没有一个人动用筷子,有一个青年看着窗外,今天天色不太好,天上黄云翻滚,太阳昏黄无力地在浓厚的云层里穿梭,时而露个小脸儿,可随后又再次被乌云遮去。他说道:“怎么到现在人还没有来?”

“她敢不来!”萧达丽儿冷哼一声。

这个青年吓得不敢说话,别看眼前这个看起来苗条的少妇,可知道她的底细才知道她的身手与危险。当初她的丈夫出征高丽时,受到同级一个武将的侮辱。被萧达丽儿听到后,将丈夫狠狠斥责一顿。过了几天后,那个武将睡在家中,被人割去了头颅。这个案子一直都没有查出来。实际上作为这群契丹高层贵族,都知道这是萧达丽儿下的手。

象这次石府戒卫那么森严,萧达丽儿还潜进了石府,将口信带到兴平公主手上。

萧达丽儿刚刚说完,门被推开,兴平公主走了进来。她问道:“丽儿姐姐,你有什么事情要我帮忙的?”

萧达丽儿反问道:“怎么到现在才来?”

兴平公主听了有点不悦,虽然我现在人身在宋朝,可好歹还是你们的公主,你怎么用这种语气与我说话?不过她性格温和,加上也知道这个萧达丽儿的脾气,也没有计较。答道:“你不知道,我今天出来,石府有护卫跟随。既然你要我秘密见你,我只好将护卫甩脱,才过来。耽搁了一些时间。”

自从贺媛失踪后,石坚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聘请了许多护卫。就是在京城,他的家人出行时,也有护卫跟随在后面,以防出现类似的事情。

萧达丽儿也听说了一点。她脸色这才变得平和起来,说:“殿下,我前来是告诉你一件事的。”

“什么事?”

“萧宰相让人害了。”

兴平已经知道了,兴平公主呆在石府上,其实很自由,就连朝中抵报,石坚也让她看。反正她也看不出所以然来,当然重要的情报例外。这是石坚看到兴平郁结,其实看不看抵报一个样,但不让她看,会给她造成一种排挤的心理压力,小姑娘弄不好又要做尼姑去了。

现在再次听了萧达丽儿提起,兴平脸上还是一片悲哀。萧孝穆是契丹的中流砥柱。这一死契丹倒了小半边天了。

萧达丽儿又说道:“萧大人为了我们契丹出生入死,鞠躬尽瘁,你想不想为萧大人报仇雪恨?”

兴平公主傻眼了,我是想啊,可我一个弱女子,怎么为他报仇雪恨?难道让我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到满者拉,将也里可温杀死?就是我练了石坚给他孩子们讲的那些故事中侠客武功也没有用啊。或者让我用美人计?也里可温会不会喜欢美人都不一定,可用美人计也是耶律焘蓉她们才行,我这姿色还差了许多呢。

看到她怔忡的模样,萧达丽儿再次着恼了:“难道你现在真的身在温柔乡,乐不思蜀,将契丹都忘记了!”

这叫什么话?什么乐不思蜀,如果我是这样的人,早嫁给石坚了。但她还没有辨解,答道:“我也想帮萧大人报仇,也想帮助契丹。可我能有什么办法呢?”

“旁人没有,可你有,杀害萧大人的凶手就在你身边!”

兴平会意,她是指石坚了。可这不是冤枉石坚嘛?石坚自从两湾大陆回来,闭门修书,连朝堂都没有去过一次。大不了有时候宋朝皇帝来到石坚散心,或者将石坚请到皇宫谈心。其实这一年多来,他打交道最多的却是一群儒生,记得一个姓台的儒者,说石坚修《春秋》忘孔子,这本书成后,天下百姓将跟石坚学习,忘记礼仁谦恭,一个个逐利而行,天下道德将会败坏。

其实这个问题,也是一些大儒们与石坚辨论最多的问题。石坚的看法是不把天下百姓肚子吃饱了,他们怎么遵守什么礼仁谦恭,可这些儒者却认为先教化,后温饱。辨来辨去似乎成了是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其实石坚这是不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否则要说他们是假仁假义,如果将你们饿上几天试试看。这不是仁,是伪君子。

听到这个姓台的又开始老调重弹,石坚就说了:“春秋时,鲁国有律法规定,凡有人将鲁国人在外国做奴隶者赎回来,可以到鲁国国库里领取奖金。子贡有一次赎回来一个鲁国奴隶,但却拒绝领这份奖金。孔子便说,子贡做错了,圣人制订法令,是用来改变风俗的,百姓必须要遵守。现在鲁国富人多而穷人少,领取奖金并不损害个人的德行。如果不领取,就不会有更多的人却赎人了。后来子路救了一个溺水者,这个人表示感谢,送了一头牛给他。子路受了这头牛,孔子又说,今后鲁国救溺水的人一定会多起来。请问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