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石坚非人(第2/3页)

说着,命人将她押下去,但石坚看到她脸色苍白,还是请了大夫,给她开了药方。

凤奴没有领情,气呼呼地将这包药扔到地上,带病回去了。

凤奴回到上京,派往两国的使者也回来了。前去满都拉的还是耶律玦,耶律玦就说了,咱们也别打了,如果你们满都拉真要矿藏,咱们还是六四分,你们满都拉六,我们契丹四行么?再打下去,我们契丹完了,你们满都拉也完了。

并没有做多少思想工作,也里可温就同意了。可也里可温答应得太爽快了,耶律玦心里起了疑惹,于是出重金买通了一个满都拉的官员,听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

也里可温听到石坚出兵的消息,当时也愣住了。其实也里可温听到第二张地图传出后,就反应过来了,宋朝这还是在打北方主意。因此他做了两手打算,大不了最坏的结果,就象玉素甫一样,投降宋朝,只是名义上稍微低了一点。可实际上还掌握着喀拉汗的大权。连他都轻看了玉素甫,人家一看到石坚,就知道了天下大势,他是什么时候选择帮助宋朝的?

另外作了一手准备,与契丹游斗,一旦将契丹兵力吸引过来,那么契丹辽东空虚,他都不相信赤脱脱会放弃这个机会。逼迫契丹两边分兵,到时候就有将这几个矿藏全部纳入手中的可能。说到底,还是贪心不死,这么大的铜矿还是很动心。所以听到萧孝穆带领大军前来,立即游斗。可没有想到朗都都与米那拿洛合伙将萧孝穆击杀。这下子满契两国不得不生死相见,也里可温还不能说什么。自己也没有将战略企图布置下去,人家立了功,还要怪他们?

如他所担心的那样,宋朝出兵了,还是石坚亲自出兵的。第一仗就胜得那么轻松,然后剩下来的三州数县只是派士兵到城门口喊喊话,就拿下了。

面对这种强势,也里可温一看不妙,他派使者写了一封信,到了宋朝,愿意永世做大宋的蕃国,如果背叛,天诛地灭,并且愿意与宋朝联手出兵契丹。

耶律玦一听,原来也里可温是在忽悠自己,于是立即回到上京向辽兴宗禀报。

至于赤脱脱那边要稍微好一点,赤脱脱也知道自己是叛徒,石坚与宋朝朝廷不会愿谅,还真心与契丹谈判,可提出的要求同样让契丹为难。赤脱脱说了,联手可以,甚至都可以为契丹提供一些兵源,但两国疆域以现在占领的疆域为标准定下来,以后不得迁动。这一来,辽东基本上划分给了赤脱脱,叫辽兴宗如何向百姓交待?

听到这两个使者带来的消息,契丹君臣皆是黯然失色。现在契丹很可怜,本来冬捺钵在幽州,或者到广平淀(今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合流处)射虎,原来后都还保存着,可前者因为幽州失守,转到中京。但石坚再次出兵,为了保证辽兴宗安全,返回上京了。

而春捺钵在长春州捕鹅,混同江钓鱼,成了赤脱胶控制的地盘。唯有夏捺钵在永安山(今乌珠穆沁旗东境)或炭山(今沽源县黑龙山支脉)避暑张鹰;秋捺钵在庆州伏虎林(今巴林左旗西北察哈木伦河源白塔子)射鹿,这两处地方还在契丹严格控制之下。

辽兴宗将众臣召集过来,询问对策,群臣嚅嚅不能言。

其实到了现在辽国基本上宣布了命运。不要说是也里可温心怀诡胎,就是三国联手,也未必挡住宋朝大军的步伐,而且因为石坚下了缴杀令后,百姓大量开始逃亡到南方,契丹人口基数也在猛烈减少,到最后连耕种的百姓都没有了。

辽兴宗叹了一口气,想了想,又来到耶律焘蓉府上。他说道:“朕悔不该当初不听你的建议,不与满都拉闹翻,否则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地步。”

当初耶律焘蓉就说过,矿藏不假。这一点多次证明石坚预测的准确性,但不能贪图这小利与满都拉兵戎相见。让大臣们嘲笑了一顿,不是你出的主意,今天这些矿藏怎可能有争议?耶律焘蓉黯然退下。

如果当初听耶律焘蓉的建议,满都拉会与契丹联合起来。那么不用分兵满都拉,而将精力集中起来对付赤脱脱。那时候赤脱脱刚刚战败,契丹会一劳永逸将这个麻烦清除,最少不会象现在这样危害。那么满都拉与契丹唇齿相依,加上几大矿藏带来的财富,也就有了足够的实力与宋朝抗衡,比现在局面有利得多。

既然辽兴宗低头,耶律焘蓉也说了心里的想法,她说道:“陛下,也不能怪你。其实如果当时不动兵,南宋的石坚还会不断地抛出各种矿藏,让财富诱使大家眼睛迷茫。”

“还有矿藏?”

“不错,我与石坚为这个问题交谈过。他说过地下的财富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甚至我们这块地下就有什么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办法知道罢了。”

“那他为什么不开采?”

“他说过一句话,现在开采是一种浪费,足够吸引经济发展需要,以及能源需要就够了。这是要留给后人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不打了,联合了,他还是要出兵。这一次我派了凤奴到了宋朝的京城,得到了一些消息。宋朝开始批量生产那种步枪了。”

辽兴宗听了脸色巨变。这种武器他知道,威力大,可因为技术上的问题,一直不能批量生产,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因此宋朝军队装备这种武器并不多。可一旦批量生产,那将意味着什么!

“我们草原辽阔,士兵勇敢,因此石坚就等待这一时机,当宋朝步枪开始批量生产时,我们在马背上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只是用一些计策,使我们内部分裂,相互残杀,使他们士兵减少伤亡罢了。”

说到这里,她脸色更加苍白,继续说道:“因此,我想赌一下运气。如果在他等待的这几年时间,契丹利用从他手里得来的金钱,迅速将契丹一统,内外安宁,就象先帝时期,他未必不产生忌惮,然后学习宋朝的长处与技术,那么我们契丹就与宋朝处于相持阶段。以后鹿死谁手,未必可知。但一直没有做到。”

听她娓娓而谈,再看她憔悴的脸色,辽兴宗脸上出现羞愧之色。因为北河套失去,导致因为矿藏,他对耶律焘蓉产生了许多误会,现在想起来,其实耶律焘蓉为契丹做了太多太多。

耶律焘蓉又说道:“失败就失败吧,我也与他交谈过。他并没有因为宋辽多次开战,对我们契丹反感。相信这份真假我还是能感觉出来的。但陛下不应当派萧达丽儿刺杀他,刺杀也没有关系,更不应当让兴平公主下毒。在他心目中陛下变成了一个刻情寡义之人。我就担心的石坚心理产生严重反感。实际上石坚最大的弱点就是反感针对他的家人。原来石坚将兴平公主当作家人,本是一件好事,可以利用这一点为我们契丹争取更大的利益。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