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〇章 官贼使者 因缘巧合(第3/5页)

赵能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虽然是带着笑容,可浑身上下都是微微出汗,让他打这个官腔实在是不太合适,这些话还都是袁文宏提前教给他的,城内来人催促兵马前行,赵能就是这个出面推搪的人。

这些打着官腔的客套话都是预备好的说辞,黄澎发火的时候有一套,若是好言好语的相求,还有另外一套来对应。

“赵将军,虽说贵军大胜,但闯贼巨寇仍然屯兵于城下,开封城内依旧是危急,大军若是不及早的前往救援,要是情况有变,那可就是大祸啊!”

对方说话客气,赵能这边却也是及时的跟上,笑着说道:

“黄大人也不必如此的担心,这几天军报文告的不少,平贼将军左良玉正在沿着黄河顺流而下,保定总督杨大人的北兵也是即将渡河,到时候里应外合,三面合击,必然是大破于贼兵于城下,我山东军何必去抢这个风头呢!”

黄澎听到这话,心中着急,却不敢像是方才那般怒火填膺,无奈的站起来又是作揖鞠躬,想要继续劝说。

赵能这边却有些不耐烦了,缓声的开口说道:

“黄大人,可记得去年贼寇‘宋江’围攻开封城的那件事?”

听到对方说起这个,推官黄澎自然是记得,不过去也是突然想起来,去年来解开封城困局的也是这山东总兵李孟率领的兵马,一时间不由得有些窘迫,心想这山东兵马明明是有功于开封城,可自己却这般的作态,实在是惭愧,当下连连的点头说道:

“自然记得,要不是贵军千里驰援,开封城怕是没有今日了……”

赵能冷冷的回答道:

“当日,开封城门紧闭,不敢让我山东兵马入城,反正也是进不得城,何必急这一日两日,开封城撑得住,等其余几方的援兵一同来到,我山东兵马在城下也有个做伴的,孤零零的过去,岂不是遭人耻笑。”

去年那次驰援,赵能虽然没有参加,但事后听人讲述开封城门紧闭,防备胶州营,如同是防贼一般,心中也是颇有火气,这话袁文宏可是没教过他,但一说出来效果却是极好,黄澎脸色涨红,支吾了几句,颓然的坐回了椅子。

这边打着太极拳,牛佺那边在太阳偏西的时候,就已经到达了河滩地这一边,尽管牛佺不知兵,可看见胶州营这大营之后,还是能看出来这山东兵马和闯军的不同,营盘的严谨,士兵们的精神风貌,一举一动,都是可以让敏感的人看出很多东西。

进入营门,本来牛佺还想请求那些领着他来的官兵骑兵搬运箱笼,谁想到那两辆大车根本不让进入军营,牛佺还特意的说明:“这箱笼里面都是金银珍玩,特意送给你家大帅的礼物”。

那领路的骑兵只是沉声的回答:

“大帅只要见使者,没说要见礼物……”

一路上这些两边护送他的官军骑兵虽然是不苟言笑,但却让他心中更加平定,可一进这官军的大营,牛佺又是心中忐忑起来,不住的重复着腹稿“将军眼前就有大祸……其余兵马未至,而将军立大功,必遭宵小嫉恨……左良玉、杨文岳都是心胸狭窄之辈……若显得将军兵马精强。莫非要去关外与鞑子死战不成”等等等等。

他在这里心中念叨,都已经是说出声了还不自知,四名胶州营的亲兵两前两后的,听着中间这年轻人嘴中念念有词,都觉得颇为可笑,不住的回头看他,可牛佺还恍然不觉,依旧那模样。

“先生,帅帐到了!”

护送他的亲卫一声吆喝,有些不安的牛佺脚下一个趔趄,差点是摔倒在地上,稳住身形尴尬的笑笑,不过那几个亲卫也没有理会,就看见这边和方才经过的区域有很大的不同,空出一片地,戒备也是森严了许多。

站在门口的那名卫兵和带路的几人交换了下眼神,立刻扬声道:

“大帅,人到了!”

这通传倒是简略,什么人,为何而来都是没有说,但这却让牛佺心中笃定了些,说明对方也是早预料到自己要来,那就是有的谈,自己这次安然回到闯营,应该是问题不大了。

而这对方的姿态,想必闯营中的诸将肯定不知道,自己这孤身犯险,和自己父亲的顾全大义,一定可以让牛家在闯营之中站的更稳。

要是等下商谈有一点点的功劳,也都是意外之喜,只会让自己在闯营之中得到更高的评价。

只是牛佺现在依旧是忐忑,全家加入闯军,也确实是看到了闯军对官兵的优势,这让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更加的有信心,可今日看见这山东的兵马,却让人心中禁不住发颤,原来官军也有这样的。

方才马罡在营帐中和李孟商议了半天,各个营启程前往开封城下的开拔次序都已经是定好,但也要在这赵皮寨的渡口这里维持三千人左右的兵力,而且要足够的精悍,这可是胶州营返回山东的后路。

而且指望开封城和河南支应自己这两万多兵马需要并不现实,黄河作为胶州营的粮道也要保持住,这点黄平倒是做过保证,黄河上唯一拿得出手的武力居然是黄河上跑私船的匪盗,其余势力都没有什么水师,这些匪徒自然也不放在胶州营的眼中。

马罡提议胶州营应该是派出一支偏师,尽可能的把郝摇旗赶的尽量远些,郝摇旗收拢了兵马之后,居然还有一万八千多人,目前距离胶州营河滩的大营四十多里,虽说不敢靠近,却也不远走。

不过马罡的这个提议,李孟却没有同意,李孟的命令是,如果郝摇旗的兵马有靠近的迹象,那就立刻把他彻底打垮,如果没有动静,就是在哪里呆着,那不久之后,他们肯定会自己撤走,并不会有什么危险。

对于李孟的命令,尽管马罡有些不理解,可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了,李孟在胶州营之中,通过历次的事件和战斗,已经是建立起了一种权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听李孟的,不会有错”,胶州营的武官文臣,普通士卒,人人都是这么想,因为自从胶州营建立以来,这个道理每次都被证明。

马罡告辞之后,袁文宏把记录的几件事情给李孟过目,字写的有些歪歪扭扭,但这不是才子的能力不行,而是从左到右横着书写确实是不习惯,这也算是李孟的一点小小特权,还是这样阅读舒服一点。

袁文宏这边记录的东西并不是刚刚谈论的那些,除却那些必须亲自禀报的机要之事,各个军营和部门相应文书报告,都是由袁文宏这边整理,然后做出目录摘要,交给李孟,这样可以效率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