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〇章 济宁的悠闲时光(第3/3页)

在李孟这个体系里面,这些军将差不多都已经是做到了极致,再往上一步,就只能是按照李孟的大计继续走下去了。

所以李孟要求的,要求七分,下面做到十分。

在济宁如此悠闲的呆着,静静的旁观着天下大势的运转,每日里或者是巡视军营,或者是和孙传庭等高士闲谈。

至于吃住享受,有厘金局督办孔三德和在济宁州的各个商户那是费劲了心思逢迎,舒服的很。李孟甚至都琢磨着把自己在济南府的几名家眷接到这边来,发觉自己有这个想法之后,也是悚然而惊,心想自己是不是闲的过分了。

发觉自己闲下来的那天,下午就来了信使,这次除了来自河南那边的人之外,还有一拨人来自胶州。

河南那边,李、罗联军的探马和官兵的哨探已经是开始接战,但双方距离大战还有些时间,袁宗第和田见秀率领五万兵却突然的向着东南的方向而去,不知道是不是要从侧翼来攻击官兵。

相比来说,还是胶州那些人的消息更加的让李孟感兴趣,说是出去很长时间费德勒神甫在六月初回来了。

跟着费德勒神甫的人并不多,据来禀报的人讲,也就是十三个洋人,此时的尼德兰独立战争已经结束,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尼德兰)等地正是处于稳定的时期,何况在本国混不下去的,大可以去自己国家的殖民地找生活冒险。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在亚洲都有自己的殖民地,在殖民地里,这些白人好像是在天堂一般,那有什么愿意来大陆冒险的。

也就是耶稣会、加尔文教会的天主教、新教的各种传教士,秉承着信念,被宗教的狂热驱动,这才是不远万里来到对他们来说极为陌生的大明帝国,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洋人也是人,自然不会有什么例外。

算上费德勒一共是十四个,能有多少有专业知识还未可知,李孟略微有些失望,记得在现代时候,听几名年轻的同事偶尔谈起这时空穿越的小说,凡是回到历史的人,只要是在欧洲已经发展的时代,混的再差,也有几名不开眼的洋人硬贴上来。

这几名洋人不是精通造火炮,就是明白简单的机床,或者是欧洲某知名军团的军官,怀着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不计个人得失,不管加入弱势势力的危险和死亡,毅然决然的和穿越者走到了一起。

或许那几个都被看出来是从现代时空穿越而来的大能,所以洋人为了这异国他乡的名分富贵,主动的贴靠了上去。

这人和人真是不能比的,李孟自觉地做的不差,山东几百万民,十万兵,最起码在他的手底下混了个饱肚子,手中的兵马也是这个大明帝国最先进最强的军队,怎么从来没看见什么洋人主动过来投奔。

而且这大明,洋人可是不少,京师和南直隶即便在这样的形势危急下,也是这个世界最富庶的地方,欧洲人、阿拉伯人有商人,有传教士,还有所谓的浪人们,都是来这里冒险、传教、行商。

不过从来没有人考虑过山东,这是个大明自立国开始,就是个变乱不断的省份,夹在帝国的中心和最富庶省份的中间,被所有人遗忘了。

记得自己还是给那神甫费德勒不少金银,说是凡是有用的人才,不用吝惜钱财,都给请来,看来这效果不好啊。

李孟在那里想的时间不长,从胶州过来报信的人自然也不敢打搅,都是在边上恭恭敬敬的站着,单纯一个神甫费德勒回来的消息,还不足以让这些人急忙过来告诉镇东将军,他们的大帅李孟。

过来报信的这个人是胶州城的守备,是一名营千总,营是山东兵马的基础单位,山东的军人,如果能成为营千总,他就成为胶州营这个机器之中最显赫的零件,没有其他的机缘,或者是立下不世出的功勋,在向前进恐怕就很难了。

胶州因为有最早的盐场和私港以及盐务的各种衙门在,这边都是军户平民,日子过得不错,基本上都是亲李孟的人家,没有屯田田庄,所以镇守在这里的营千总在胶州营体系的地位就高一些。

这个守备是当日间在涡水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所谓当先最前,但营千总却被伤到了腿脚,战后论功,索性是回转调动,把他安排在这胶州当守备,这职位与其说是个武将,倒不如说是个地方官。

这地方,就是让他养好伤,好好休息的,不过今天,这名守备也是赶了过来,想必是有大事。

“大帅,跟着费德勒师傅一起出洋回来的人,这次回来的时候,在船上听到了些事情,私下里议论,一名盐帮主事也是跟着出去的,觉得事情大,卑职这才是急忙的赶了过来,跟大人禀报。”

孙传庭背对着屋中人,此时已经是摘下了铁面具,在那里慢条斯理的喝茶,他那个位置,也不会有人特意过去看看这位“铁面人”的相貌。

李孟点点头,那名胶州守备却没有开口,躬身报备说道“卑职把那名听到的人也带来了,让他给大帅说明。”

招呼了声,外面一名小伙子恭谨的走了进来,虽说身上穿着的是胶州营的军服,不过肤色却是黝黑,这是在海上和南方呆的时间长,太阳晒出来的,不过这名小伙子却不是汉人,完全是一副欧洲白人的摸样。

进屋之后,先是磕头见礼,这礼数都是做的十足,规规矩矩,他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说道:

“大帅,小的在回程的时候,一天在甲板上晒太阳,听到几名水手用福建话在议论,说是在胶州的港口出来后,还要去北面的清国。”

这洋人汉话地道,不过带着些广东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