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海外横财 凭水飞跃

早春二月,登州等处的海港是出奇的繁忙,每天都能看到一队队的船队出港,一队队的船队入港,大帅既然计议已定,那自然要出动舰队巡航黄海渤海等处,哨探鞑虏的军情,以及周边藩国的反应了。

同时郑家现在这个表现,让大帅很是不满,觉得靠不太住,总还是要扶持起自己的海上力量才行,所以山东的商船队也开始向东出动,到日本去勘探航线,做万全的准备,船是商船的名义,不过船上是什么人就未必了。

这些天,已经有两波船队到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的长山列岛探察水文,巡视诸岛;两波船队伪装成渔船北上旅顺金州等处,带上一些胶州营的精干军官去打探军机,勘察地形,渤海方向,现在还是冰期,沿岸航行困难,但是一只小船队已经到了山海关附近,沿岸查探,他们要一直航行到辽河口一带。

此外,另外的人员也去往朝鲜方向,所用的自然是大明商人的身份,在朝鲜的港口那边开设了商行,还在汉江口准备了快船,建立了从朝鲜到登州的信使线路,因为现在满清对于朝鲜的粮食依赖不小,一旦动兵都会从朝鲜征调粮食从征,所以这里也是一个刺探军情的好去处。

朝鲜上次可是足足支援了鞑虏三千火铳兵,朝鲜走海路距离山东极近,这也是个需要防备和注意的方向。

军队和情报机构忙着察探,在灵山私港,南来北往的商船依旧是络绎不绝,有江南的商人,更多的则是郑家的商人,他们的生意丝毫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么兴旺,尽管大明和女真控制的朝鲜实际上已经是敌国,这边海域已经类似于战区。

一队郑家的船队,正要从灵山私港里扬帆出航,这一次,他们是带着两万多石的白砂糖,五千多捆生丝到日本去,换回倭刀,硫磺之类的特产品,倭刀算是利器,在大明境内境外,各股实力厮杀不休,对武器的需求极大,稍微冒险的武器生意,利润相当丰厚,而硫磺因为现在火器消耗猛增,也是越发的抢手。

这些倭刀的去向,一般是被一些河南的寨子堡垒买去,那边的土豪对武器极为需要,据传是有一部分进入了流贼的手中,硫磺则全被胶州营收购,这些生意的利润都是不少,这一趟下来,几万两的收益还算是小的了。

周继海此刻正躺在旗舰船长室旁边的一间清净上房里,这里很局促,比起他在掖县家里的书房小了很多,但是他还是毫不介意。因为,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机会,掖县周家,历来是山东地方重要的盐商,地主,但是这些年来,因为胶州营的崛起,手里的局面越发的局促了,虽然赚钱也没少多少,但是渐渐看得出来,大的利源都是被胶州营掌握在了手里。

周家还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家族,也还没有到僵死的程度,所以人人都知道,需要找到新的利源了,所以周家非常积极地参加了屯田农庄的工作,但是因为犹豫,在里面占据的份额实在是太少,现在越来越有被那些跟胶州营靠得近的家族甩开的危险……

周继海是周家三房里的三儿子,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他父亲虽然在家族生意里位置不低,但终究不是族长,他作为三儿子,能继承的东西也就更少了,本来想的是让他去考个功名,也算是为族里赚些面子,总有个出身和安置,可惜周继海虽然笔头上还来得,写写书信做做帐还是一把好手,但是背起四书五经来总是不搭调,也只能是跟着族中的长辈去做生意赚钱了。

现在家中经济有些局促,所以族中让这些年轻子弟出去开拓财源,恰好长房里的老大,是个读死书的呆子,不通世务,平素里经常发表些李孟这个丧心病狂不知尊卑的武将要遭天谴的言论,害得家人提心吊胆。

周家族内打算废了他的家主继承,废了一个,自然要选一名新的上来,于是乎周继海这一辈的人都是憋着劲要立点功劳来给自己增加点砝码。

周继海以前读书不成,比起各房里那些有点秀才功名之类的兄弟,总有点抬不起头,现可胶州营那边一向是唯才是举,不看重科举的虚名,这股风气也渐渐的在山东大族中传开来,这在某种程度等于拉平了大家的差距,让他可以和那些读书比较出色的族中兄弟竞争,这次特别急切的要立功表现一下,族长的位置可是太诱人了。

这位周继海抱着头,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这次日本之行。

莱州府的子弟这几年和海商们打交道的多,什么外洋的典故风物,都是知道不少,眼界也比很多内陆的人开阔,周继海记得有跑船的水手唾沫横飞的讲述,那日本是黄金之国,遍地都是黄金,大明用白银,在倭国的黄金就和白银一样的价钱。

但是黄金这种东西,要是那么好赚,跟自己讲述的那名水手早就发大财了,所以自己这次不能对那个黄金有什么奢望,一定要找个靠谱的发财路子,赚大钱,扬名山东,来一举奠定自己的地位,要知道,自己可是山东第一批跑日本的商人……这可是花了一千两白银买来的船票啊。

周继海的确是第一批山东去往日本的商人,他甚至可以说是第一个,因为和他同船的那些富贵子弟还有豪商,或者是灵山商行的跟船了解航线的,或者是山东盐帮的探子,李孟在和下面的人吩咐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倭寇,郑家和倭国来往密切,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引狼入室的举动。

在正常的历史上是山东在这个时期没遭受什么倭寇和海盗的骚扰,不过就算是李孟知道这个历史,他仍然会派人去查探,因为目前历史已经是偏离了很大的航向,很多事情都需要临机决断。

风很大,即便是在港口停泊,也是摇晃的厉害,周继海在船上辗转反侧,却突然听见有人敲响了房门,伴随着的是福建腔的山东话:“周公子,要启航了。”

周继海翻身侧躺着,喃喃自语到:“是啊,要启航了……”

二十天后,长崎港,郑家的船队总算是靠岸了,这个地方,郑家船队是常来常往,简直跟自家后院差不多,老水手们几乎都在长崎有个家,要知道,郑家大公子当初可就是在长崎的平户长大的。

这些老水手,都是福建乡人,跟郑家老爷说不定都是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而且郑老爷虽然是总兵了,但是一直很念旧,这些乡人的待遇都不错,这日本地界,女人又便宜,老水手们虽然年龄不小,大字不识,又老又黑,但那时白花花的银子拿出来,自然有那些十三四岁的日本小姑娘会凑上来,大家都是海上男儿,在海上连只母蚊子都没有,到了这日本,怎么也要休息休息,享受下家庭生活,所以也大都赁了房子,养了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