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鸿胪宴(第2/3页)

刘冕呵呵的笑:“那我要是娶了七八个妻妾不宠爱你了,你怎么办?”

韦团儿的脸色一时黯然,但马上又坦然的笑了起来:“那也只怨团儿做得不好了----不管怎么样。将军就好。团儿说过了。能陪在将军身边伺候,就无怨无悔再无所求了。”

刘冕微然笑了一笑,伸手轻轻揽到韦团儿的肩膀上。

“我不会的。”

第二天。狄仁杰派了马车特意前来请刘冕去鸿胪寺赴宴,还真是挺细心周到。

既然是以大将军的身份受邀出行,刘冕就要好生装扮一下。黄金甲,朱雀袍,卷云靴,腰佩宝刀。韦团儿细心地替他更衣,脸上一直泛着红晕,一副典型地幸福小女人的姿态。

刘冕禁不住笑言:“花痴!”

韦团儿也嘿嘿的笑:“将军。你穿上盔甲战袍真是太英武了!怪不得这世上最出色地大美人儿都能看上你。”

“哟。什么时候这么不害臊了?还自封是这世上最出色的大美人儿。”刘冕笑道。

韦团儿尴尬的一笑:“将军故意取笑团儿嘛!团儿说的可是婉儿与太平公主殿下!”

不说还好,一说刘冕自己也回过神来。说来也是啊。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这两个当今最有名的大美人儿、芳名久传后世的名女,怎么就都跟我耗上了呢?

有趣。

骑上大马,带上三五随从,离家前往鸿胪寺了。

大唐从太宗时代时代起,一直秉承着开放、包容的国策,广纳天下来客。鸿胪寺,就是当今的国宾馆。这里留住着数以千计地外国使臣、异邦学子。有些使臣与学子来了大唐后就都不愿意离开了,死心塌地想在长安定居下来,娶妻生子繁衍后代,从此以唐人自居。

长安地外来人口很多。走在大街上,随时可以看到身着异邦服饰、不同肤色不同发型的胡人。也有少数胡人,穿着唐人地衣服、说着汉话、留着汉式的发型。这类胡人,就是取得了大唐居民权的一批。否则,一般的胡人都是不许随便穿唐装的。虽然没有明文的规定,可是在潜规则中,汉人的地位就是高于胡人一等。这并不是表现在狭隘的压迫与剥削之上,而是一种自然流露的自信心与公认的权威。

能在现在的大唐取得居民权,是一件值得异邦人炫耀的事情。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跟现在有许多人期望取得美国绿卡一样。现在的长安,也有了许多的混血儿,便是胡人与汉人通婚以后的后代。他们也许不会失去对自己故国的思念,但一定会在大唐安居乐业生活得很好并以此为荣。

这样的事情,在闭关锁国的明清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可正是因为开放与包容,造就了辉煌的大唐盛世。纵向对比的话,数百近千年后明清自然要比大唐要发达、先进。就好比拿21世纪跟18世纪相提并论一样。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横向比对,大唐引领这个时代地风骚,是强国的代名词;而明清则在逐渐与时代脱轨走上没落。这就是为什么大唐倍受尊崇的原因。

刘冕一直认为,身为唐人是一件挺自豪的事情。他心中地理想----复唐。也不是简单的推翻武则天恢复李氏天下。他要回复和捍卫的是大唐的荣光与华夏的尊严。九天阖闾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地盛世景象,是值得每一个华夏子孙骄傲与自豪的。哪怕是穿越到了清朝,他也要复唐鸿胪寺到了。狄仁杰派了官员特意在外面等候刘冕。听那官员说,所有人都到齐了。一起在等刘冕到了开宴。

刘冕也没有什么受宠若惊的感觉,抬头挺胸大步飞云的走进了鸿胪寺正殿。

狄仁杰站在堂中对刘冕施一礼:“有请刘大将军上座!”

“不!本将今日陪宴,请狄公上座!”刘冕扬了一下手,说得很坚决。放眼四了一下两旁的坐席,左手坐榻边立着一干儿长安的官吏。右手边,则是十余名吐蕃人,全都看着自己。

狄仁杰也不矫情,谢过了刘冕走上到座坐了下来。刘冕居于左手上座坐下。

酒水早已备好,狄仁杰先行举杯:“今日幸甚,有缘与吐蕃贵使与右卫大将军同席,在下先名诸位一杯----请!”

“狄公请!”众人先一起干了一杯,酒宴算是正式开始了。

狄仁杰先来做介绍:“贵使诸位。这一位。便是你们想要见到的大唐右卫大将军----刘天官!”

刘冕礼节的起了个身施了一礼:“幸会。”

对面地十几个吐蕃人,却是齐崭崭地站了起来,整齐划一的对着刘冕一弯腰一抱拳。用了个大唐军人的礼节:“见过刘将发音很杂乱说得参差不齐,可见是一起练过这句汉话有些人没学利索。这样劳师动众地一闹腾,反倒把刘冕和大唐的官员们弄了个始料不及,都有点瞢了。

刘冕也只好站起身来拱手回礼:“贵使诸位不必如此多礼,请安坐。”

对面一个五十余岁的吐蕃人,大概是这群贵使的首领。一双鹰似的眼睛上下打量了刘冕一阵,拧起眉头叹道:“想不到,大唐的刘天官居然如此年轻!”

说的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话。

狄仁杰不失时机地上前来介绍:“这位。就是吐蕃使团地首领论寒调傍。赞普器的近臣。”

“幸会、幸会。”刘冕也记住了这个人。

吐蕃地使者们都坐了下来。可他们的眼神一直都不约而同的落在刘冕身上,让刘冕感觉挺不舒服。其中有一道眼神。异常的凌厉,简直就如同逼视一般。刘冕顺势看过去,是一个相貌挺年轻的青壮汉子,就坐在论寒调傍的身边。刚刚站起来时刘冕就曾留意到他了,特意的雄壮。身裁高大肌肉结实,眼神中精光毕露芒锋在外。整个人就如同一头隐伏在草丛中的雄狮,虽未怒吼咆哮,威势却是显然而见。

既然是酒宴,气氛自然就显得活跃。按照习惯,开宴之后有歌舞呈上。众人推杯换盏,也开始谈笑了。

刘冕一直觉得,对面那个年轻的吐蕃人就没把眼睛转开过,直勾勾的盯着自己在看。

狄仁杰擅长这种场合的交际,这时带着几名手下的官吏拿着酒杯到吐蕃使者那边敬酒去了。刘冕只是个不管政事前来搭席的大将军,这时候轮不到他来出面。自己也乐得自在自斟自饮。

片刻后,吐蕃人也过来敬酒了。先在狄仁杰那里走了个过场,就到了刘冕这边。

率先向刘冕敬酒的,却是那个一直盯着他看的吐蕃年轻人。

“刘将军,噶尔*弓仁敬你一杯!”年轻人的汉话说得一般,但是铿锵有力。

刘冕起身:“请!”

身为吐蕃使者首领的论寒调傍反而在站在那年噶尔*弓仁的身边,替他引荐到:“刘将军,这位便是我吐蕃大论噶尔*钦陵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