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为官者要善于自保(第4/9页)

至于杨坊……李鸿章看了看杨坊。不需要再对杨坊有什么报复了,他已经遭受到了人世间最惨重的打击。

他亲爱的女婿,常胜军队长华尔先生,战死了。

死于东方泛白之前

华尔先生之死,源于他对英法联军参战的不满。

因为华尔先生是个爱国的中国人,他热爱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干涉中国内政,认为这是对中国神圣主权的侵犯。此外最主要的理由,是英国人曾经逮捕过他,罪名是危害租界安全,幸亏他证实了自己是中国人,让英国佬目瞪口呆。

更让华尔先生气愤的是,他在加入中国国籍之前是个美国人,美国逮捕他也就认了,毕竟他在美国南北战争如火如荼之际,却跑来中国这片土地上打仗,多少有点儿对不起美国。可你个英国佬跟着起什么哄?凭什么逮捕一个美国人?

华尔先生不想跟着英法联军起哄,就率常胜军去攻打慈溪。1862年9月21日黎明,华尔先生率军炮轰慈溪南门,同时手持藤杖,指挥冲锋队向前挺进,这时候城头上突然一声奇怪的异响,就见满天烟花,笼罩在华尔先生周边。当时常胜军副队长法尔思德少校,距离华尔不到十步,他听到华尔先生嘀咕了一句:不好意思,我被子弹击中了。然后手捂腹部,缓慢倒地。

法尔思德急忙赶过去,看到华尔先生满手是血,他的背心从下向上第二与第三个纽扣之间,有一个被烧焦的洞口。华尔先生立即被抬上了英国兵舰“恩康脱”号,军舰医务长欧文先生急忙诊治,发现子弹从华尔先生的小腹穿进后嵌入到脊背下部的肌肉里。随后将华尔先生送到了江北租界的一家教会医院。

日后法尔思德少校撰写《华尔传》,充满深情地回忆说:华尔先生在八个小时后,一个风雨之夜,在东方泛白之前死去了。

此后,美国厄色克斯研究所将华尔先生之死,视为一项重要的科研课题,进行了严谨规范的研究,研究好多年也没研究明白。直到有一天,当时配合华尔先生进攻慈溪的英国兵舰“勇敢”号上的上尉波各乐,带回了从华尔先生身体取出的子弹,真相这才大白。

导致华尔先生死亡的,不是枪弹,而是榴霰弹铅块。厄色克斯研究所专门从中国搜集了太平军的军事信息,证实太平军确实使用过一种九子炮。这是一种超级原始的土炮,打法是先往炮筒里塞黑火药,拿钎子捅瓷实了,然后填装钢、铁、铅等各种金属丸,射程不远,但有一定的杀伤力。

花这么大力气,就为了弄清楚华尔先生是怎么死的,美国人就是这么爱较真。

相比之下,中国人就有点儿迷迷糊糊,各类史书乱写一气,有说他是被子弹打死的,有说他是被炮弹打死的,有说他是被鸟枪打死的。每种死法都说得活灵活现,硬是把没影子的事儿,描述得历历在目。

华尔先生之死,标志着一个光明时代的结束。无论是英国人、法国人,还是李鸿章,都曾被他光明磊落的人格所打动。他就是这样一个痴迷于战争的男子汉,他在上海城遭受太平军威胁之时,挺身而出,捍卫了这座城市,保护了无数妇孺免遭杀戮。为了保卫这座孤城,他甚至加入了中国国籍,从此与一些极为奇怪的人为伍,这些人甚至连弄清楚他的死因的兴趣都没有,而他也早就知道这个结果。

英国人没有认真考虑过华尔先生为常胜军所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或许,他们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夺取常胜军权力的最好机会。

英国人推出了他们的优秀军人:戈登先生。

戈登先生是意大利红衫军领袖加里波第的崇拜者,他认为在战场上,军官必须要把自己放在最危险的前沿。和华尔先生一样,战争对戈登先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早在二十一岁那年,他就出国参加了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他是一名工兵,最喜欢在丈量城池或边界的时候,四周有熊熊燃烧的烈火,半空有刺耳的炮弹划过的啸声。

二十七岁那年,戈登以英国皇家工兵队长的身份,登上了邮船“伐列塔”号,从此来到了中国,他来到的时候,英法联军已经攻陷了大沽炮台,此后僧王的骑兵与联军进行了一场大会战,咸丰皇帝坚信僧格林沁一定会赢,但是很不幸,僧王的三千精锐骑兵在第一轮冲锋之中,就通通被英法联军打死了,只有六名幸存者逃了回来。联军遂攻至北京城下,这时候戈登赶到,开始挥汗如雨替联军修筑炮台,他的炮台造好之时,北京城却开门投降了。

再往后,戈登就随英法联军留在了天津,替联军修筑营房。等营房造好时,联军却已经开赴上海,替中国人保护这座危险的城市。戈登先生扛着扁铲,一路跟着联军前进,等到联军被太平军打败逃回上海城,戈登先生也扛着扁铲一路飞奔。戈登多年来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英国人的高度认可。所以英国人认为,让戈登先生替代华尔先生出任常胜军队长最为适宜。

于是戈登先生来见李鸿章,双方会面之后,李鸿章写片奏向朝廷报告,称:

戈登是一个很优秀的人,我一眼就喜欢上了他。

但是常胜军不喜欢他。非但不喜欢他,而且超级讨厌他。

但正因为常胜军不喜欢戈登,李鸿章才力挺戈登出任常胜军队长。此后的戈登先生和常胜军,将沦为李鸿章的玩物,印证了中华民族最博大精深的权谋智慧。直到常胜军灰飞烟灭,这个充满了阴郁色调的美丽传奇,才会落下帷幕。

夫子记性不大好

李鸿章和戈登先生一见如故,彼此喜欢上了对方。曾老师曾国藩,却陷入了绝望之中,忧心如焚,绕屋彷徨,积泪涨江,肝肠寸断。

因为曾老九曾国荃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几乎每一天,曾国藩都在极度的恐惧之中,等着弟弟死亡的消息传来。可是这消息迟迟不来,几乎让圣人曾国藩为之崩溃。

受不了,这个曾老九,他怎么还不死啊?

曾老九的日子,过得究竟如何呢?

《湘军记》记载:群贼乃谋昼息宵攻,轮进以疲我,连营周百里,其近者距官军才二十丈,仍潜开隧道,乘雨夜轰之。

这段记载说,太平军琢磨出个怪招,白天休息,夜里进攻。怎么会这么个搞法呢?其意义又何在呢?

这是因为,夜晚进攻隐蔽性高,黑暗中你什么也看不到,而白天时太平军还没走到跟前,就已经被湘军发现了,劈山炮架起来轰击,洋枪再零敲碎打,就叫太平军吃不消了。夜晚进攻,你根本看不到对方,不知道太平军是上半夜来还是下半夜来,没有预约也没个准点,让湘军害怕睡得太熟,被太平军突然冲进来割了脑壳去,紧张得神经都快要绷断。突然听到喊杀声时,太平军已经冲到了鼻子尖前,彻底消解了湘军的防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