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火中莲 第一四七章 晴川湖上的游船(第3/3页)

有才有德两人知道,薛乃营常驻运河码头,消息一场灵通,他说得想必不会错。其实也就是这么回事,只是那数字随着运河一路南下。不断膨胀,大了好几倍而已。

经过薛乃营这番说教,再见秦雷时,两人不由自主地毕恭毕敬起来。

秦雷赐座后,三人先问了圣皇太后凤体安康,然后才进入正题。

秦雷微笑望着三人,清声道:“临来前,皇祖母把孤找去。说来了江北务必找到几位故人,转达她地问候之意,皇祖母说:‘几个小崽子也该成家了吧!也不把媳妇领去给老婆子看看。’”

三人听到此话,不由热泪盈眶,起身面朝北方。三扣九拜,呜咽道:“太后啊……”却是泣不成声起来。

秦雷望着哭成一地地三人,微微羡慕起文庄太后来,这位老人当年是该何等风采,换得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一生地忠诚不渝。

等三人情绪稳定,秦雷才温声道:“皇祖母说了,等你们再回京,一定要去宫里看看她。若是你们不想再在江边受苦了,等孤办完了差,跟孤一道回京吧!”

三人哭过一场。却不会轻易再来第二场。齐声感激道:“谢皇太后隆恩,臣等定然不负所托。纵使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薛乃营对秦雷抱拳道:“殿下,咱们三个都是当初跟着太后老人家在中都城头抬伤号的半大小子。蒙太后恩典,战后让咱们想入学的入学、想当兵的当兵。才有了咱们的今天。太后的大恩,咱们是还不完的。所以殿下,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就是要我等项上人头,也绝不含糊。”

秦雷呵呵笑道:“孤要你们的人头作甚?又不好看。”

几人笑过一团,秦雷才正色道:“孤只从祖母那知道三位的名字,却不知道几位现在官居何职?”他当然知道,但此时糊涂一些为好。

卷曲胡子的秦有德拱手道:“下官恬居镇南元帅帐下水军东营统领一职。统两万东营水军。”

黄胡子秦有才拱手道:“下官恬居镇南元帅帐下步军南营统领一职,统三万东营步军。”

薛乃营也拱手道:“下官恬居运河南司都司一职。名义上管着这一千里南运河。”

秦雷听了,笑道:“薛大人何出此言?运河南司不管南运河,那有谁来管啊?”

薛乃营还未说话,秦有才插嘴道:“王爷有所不知,这四千里大运河本来就是谁都管的,只有运河衙门管不得。”

秦雷乐了,饶有兴趣望向黄胡子,问道:“此话怎讲?”

秦有才刚要说话,被薛乃营狠狠瞪了一眼,他便缩缩脖子,朝秦雷嘿嘿笑道:“还是让人家苦主说吧!俺不插言了。”

薛乃营朝秦雷抱歉笑笑,正色道:“秦将军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我们运河司确实管不到运河。”然后便将事情原原本本与秦雷道来。

一百七十年前,为了保证京畿地区的粮草供应,支持东方几个缺粮省份省,同时也为了把南方大量富余的稻米运出来,避免‘米贱伤农’,大秦仿效齐国的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洛水、襄江等几条大河,在自己境内也建成了一条四千里长的运河。运河一经建成,立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也迅速让当时疲弱不堪地秦国拜托困顿局面,一跃成为可以与齐楚并驾齐驱的大国。

这条运河像沟通南北的动脉,无时无刻不把富饶的南方物产运送到北方,保证了中都的繁荣、东方战线的稳固。又有渐渐繁盛起来地商贸业,借着运河把举国的资财流动起来,增加着这个国家的财富。

这条流淌着无穷财富的运河,自然引来无数逐臭的苍蝇,沿途州府的官员们层层设卡,盘剥往来商船。更有四大豪族分段把持航运,垄断运输、抬高价格。这两方都是小小运河寺管不了、也不敢管的。

薛乃营痛心疾首道:“货物从南方运到北方,本钱就要上涨五倍多。这个差额,就全部被沿途的祸害们和四大蠹虫们吃掉了。”

说到这里,才想起秦雷的舅家也是四大祸害之一。刚要开口道歉,秦雷摆手道:“薛大人说得对,就是四大蠹虫。”秦雷这才知道沈家巨额财富的出处。

边上地秦有德帮腔道:“殿下说得好,沿河两岸地百姓,不仅得不到运河的半点好处,还要负担数不清地徭役,早就苦不堪言了。”

秦有才也不甘寂寞道:“这些人为了保证运河的利润,还在内地重重设卡,让那些想走陆路的缴税更多,逼着他们往运河上去。”

秦雷奇怪道:“既然如此,国库为何不见充盈?”

薛乃营鄙夷道:“咱们那位文丞相借口河道淤积,行文沿河各省,把河税就地转为清淤费用。直接为这些人的贪赃枉法大开方便之门。十几年下来,银子一分没往国库里送,可也一分没往河里投。”

秦雷深有同感道:“确实如此,来时就很难走,好几个河段,没有拉纤的根本过不去。”然后沉声问道:“薛大人,是不是这运河就真的积重难返了呢?”

薛乃营坚决道:“不是,只要能将运河权利收归朝廷中央,真正用其收益疏浚河道。不出两年,运河将重新恢复作用。不出五年,朝廷便能走出今日之困局。”

秦雷叹息道:“时不我待啊!若是撑不过这几个月,运河沿岸就要乱套了。甚至我大秦都有可能乱做一团呐。”

三人本就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怎会不明白秦雷话中的含义,“运河”、“吏治”、“空额”,这三座大山沉重的压在南方省的身上,随时都有可能两省挤的粉碎。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