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云诡波谲 第三七一章 贡院深锁春不见(第2/2页)

麴延武微笑道:“王爷您看李光远怎样?”他是成了精的人物,揣测上意自然不在话下。

果然。秦雷颔首笑道:“不错,他是三品官、官声也好,恰好又监考这次地春闱,我看行。”

麴延武会意笑道:“那属下便推荐他吧!”

把这事儿说完,日头便已经偏西,好在现在天长了,离天黑还早。

两人这才扯上正题,秦雷详细问下贡院的情况,麴延武打保票道:“一应人工、器具都已经制备完成,您只管去请试题。下官先行入贡院恭候。”说完取出礼部的官印、提调官地关防。在秦雷地奏章文书留白处加盖,秦雷也取出自己的监试官关防盖好。

所谓关防。便是临时官印地意思,一般只授予临时官职所用,比如这次大比中地考官提调官们。

再加上原先就有的两个副考官关防、卫戍官关防、一共是六个印章,秦雷这才将奏章收回怀中,起身道:“时候不早了,我去取考题了。”便与麴延武一同出了礼部,一个往皇宫去了,一个往贡院去了。

秦雷一路疾行,正好申时到了御书房,昭武帝早将一个黄缎包着的匣子搁在御案上,待秦雷请安上折后。便亲自双手端着那匣子起身,在秦雷身前站定。

双目炯炯地看着这个令他最为得意的儿子,昭武帝沉声道:“朕对这次春闱的期望你是知道的,切莫为了些许人情,坏了国家的抡才大典。”

秦雷正色道:“父皇请放心,只要儿臣在,就一定会给士子们一个公平。”

昭武帝欣慰笑道:“朕自然是放心你地,记得你曾经说过:‘大秦对别人是国,对我们皇家来说,却既是国又是家;旁人坑害国家,也许为了自己的小家,但我们皇家,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去坑害大秦。’”如此一段长且没有韵味的话语,难为他还记得。

但昭武帝的担心是不无道理的,因为此时只追究受贿人地责任,行贿人却被认为是弱势一方,《大秦律》不予追究,是以那些行贿的考生依旧可以名正言顺的参加春闱。

虽然文家事败,无法为达官富绅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但十八房考官、阅卷官、誊卷官等要害官员之中,肯定有被买通的。若秦雷这位监试官没有些手段,那些达官富绅依旧可以轻松作弊,堂而皇之地走上朝堂、参加殿试。

若是最后及第之人,与那份受贿上名单出入不大,无异于扇了昭武帝一个大大的嘴巴。甚至可能把他刚刚掌握回来地皇权也扇碎了……昭武帝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

秦雷严肃道:“永不做损害国家的事,这也是儿臣地行为准则。”

昭武帝赞许地点点头,用微不可闻的声音道:“朕之国家、既汝之国家,切记切记!”说完双手向前一递道:“开试大吉。”

秦雷心尖猛地一颤,咬牙强抑住激动,郑重点点头。接过昭武帝手中地黄匣子,沉声道:“请父皇敬候佳音。儿臣告退。”说完便与身后地皇甫战文一道退出御书房。

从他拿到试题的那一刻开始,皇甫战文便会带着御林军寸步不离。以保证试题地安全和不被泄露。

马车便停在御书房门口,皇甫战文带着两名裨尉跟随秦雷上车,其余一百名金甲御林各自上马,严密护卫着马车出了皇宫。承天门外,还有另两队御林军候着,见那标着特殊符号的马车出来,这两队御林军也跟在后面。浩浩荡荡向国子监出发。

国子监就在皇城边上,不到一刻钟便到了监里。早在十几天前,国子监的监生博士们便已放假在家,就是为了不影响贡院中的春闱考试。

而半营御林军士兵,也在国子监的师生们放假后,开进了国子监,将贡院包围的密不透风。再加上今日陆续到来的御林军,未来五日内。这小小地贡院外,居然有足足三千精锐御林守卫,可见昭武帝的决心是何等强烈。

即使是被大队御林护卫着,秦雷依旧要抱着那匣子下马,让亲自守卫在门口的沈潍与赵承嗣两位正副卫戍官过目签押,这才在皇甫战文地跟随下。进了已经锁院将近二十天的贡院。

也见到了自从锁院那天起,便被关在里面的李光远、孔敬徳,以及十八房考官等各色考务官员。按照规定,自从公布人选那天起,所有内帘官都要进入贡院,与外界断绝一切联系,直至阅卷结束、排定名次后,才能重见天日。

其实按说秦雷也该进来的,但大秦制度粗放,让监试官兼任主考官。即是说。秦雷既是内帘官的头头、又是外帘官地老大。他便钻了这空子,硬说自己是外帘官。这才逃了二十天的监禁之苦。

与几位大人见礼后,一众考官便来到大堂,堂中早摆好香案烛台,孔圣人的画像高踞台中,正笑眯眯地望着众人。

考官们在秦雷的带领下,按尊卑站好,便有孔敬徳端个铜盆过来,请主考大人净手。

秦雷面色虔诚的洗了手,为至圣先师上了三炷香,又带着众人恭敬行礼后,这才将那盒子外地黄绫打开,便露出十字交错的两道皇家封条,上面还加盖着皇帝的印玺。

秦雷请两位副考并十八房考官一同查看,待众人都确定封印无损后,便在一旁的文书上一一签字。

他这才小心拆开封条,露出里面的三层坚固铁箱,这铁箱乃是存放试题专用,每一层搁放一场考试的试题,且三面又各有一把锁,攻击九把,三位考官每人三把,皆是一二三层各一把。只有三人聚齐才能打开。

秦雷从怀中摸出一把绿色的钥匙,将上层中间的锁打开,李光远和孔敬徳也各自开锁,终于打开了第一层,取出了第一场的考题。

在一边等候多时的印卷官赶紧接过考题,请在所有人中字迹最工地誊卷官,将试题誊写在雕版之上。

那雕版写成后,便有工匠边刻边印,而所有这一切,都在秦雷等几十位考官眼皮底下进行,并不出大厅。

几十个工人通宵达旦地刻印,直到三更过后才印制完成。

看看外面地天色,誊卷官和印卷官便低头仔细核对每一张散着墨香的考卷,并在合格卷子地卷底用上自己的关防,将其装入试题袋中,再用白纸糊好封口,最后由秦雷和两位副考官一一用印,这才算是完成。

待一千七百份考题全部印制完成,外面的天色已近黎明。

而考生,便是在黎明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