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架海金梁 第五八六章 男人要忍;男人更要狠!!(第2/2页)

而齐国这边也不差,几张宽的河面已经垫平,又用沙土铺好完全,具备了进攻的条件。

该干的都干完了,想再找点土木活,就得修营帐、盖新房了。如果真能这样,秦雷是求之不得的,因为他的任务便是拖一天算一天,什么时候把援军等来。什么时候才能转入战役的下一阶段。

而且只要天足够冷。守城就会变得易如反掌!

但对老赵这边,情况恰恰相反。他几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再加上天寒地冻要取暖,每天所耗的军需有多少呢?折成现钱算,大概是十三万两白银。再加上长途运输地损耗、各级官员的贪渎,每天要换掉齐国二十万两之巨。

因此孙子才会说:兵者,国之大事!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折腾啊……

所以赵无咎决定开打,因为只要攻入富庶的关中,便可以因粮于敌,大大减轻国内的负担了。

……

赵无咎又故技重施,派大军撵着秦国百姓向城墙上缓缓逼近,这次他是想拿他们当肉盾。

将百姓撵到城门前,齐国的弓箭手便开始仰天射击,长矛手也开始毫不客气的刺出长矛,逼迫他们向前抱头鼠窜。

百姓们被射得死伤无数,纷纷涌到城门前,疯狂地敲打巨大的城门,希望能进城里躲藏。

但那只是奢望,前日秦雷便命人将城门封死,又有巨石填满城门洞,就算城内哪个看不下去了,也没法开门出去。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并不简单,因为士兵不过都是些普通人,若是眼睁睁看着同胞被大量杀害,自己却又不能援救,很有可能会自责崩溃。可把城门堵上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不是不是不想帮忙,实在是爱莫能助啊!这样注意力便会转到对齐军的仇恨上,而不会纠结于‘见死不救’什么的。

虽然自欺欺人很可笑,却往往能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果然城上的士兵捶胸顿足,骂声连连,却都是骂齐人禽兽不如。却鲜有自责的……

……

见城下鬼哭狼嚎、血流成河,却没有丝毫进展,赵无咎沉声道:“送几道云梯过去!”

很快,十几具昨日才打造地云梯便被运到了城前。也不知谁带地头,难民们将云梯纷纷竖起来,搭在城头之上。

城上众人这下不知该怎么办了,齐刷刷地望向伯赏赛阳。伯赏赛阳刚要跑到城门楼里请示,却见城窗一下被推开。王爷那饱含怒气的声音便飞了出来:“只留一具,其他地统统丢掉!”“黑衣卫过去,上来一个绑一个!”

一听到命令,早就等不及的兵士们便齐齐动手,用钩镰枪将搭在城头的十几具云梯推倒出去,已经爬了半截地难民立刻摔了下去,城下顿时传来连绵不断的惨叫声……

而唯一一具留下来地云梯边上。早就立了几个手持长棍的粗壮军士,一下下戳着快要爬上梯子的难民,以延缓其登城的速度。

这样其余人便很轻松地爬上来一个打倒一个。丝毫不给反应的机会,立刻就有如狼似虎的黑衣卫将其按住搜身,只要有身怀利刃者,二话不说,直接砍了,将首级挂在城头。以儆效尤。

虽然效率极为低下,但胜在安全无忧啊!

还是那句话,俺不赶时间,俺只怕时间过得太慢……

……

看到这一幕,赵无咎大为光火道:“这人怎么这般无耻?”引得周围将领纷纷侧目,心中不免暗笑道:‘大哥别说二哥。公爷这次遇到对手了。’

如此折腾了一上午,赵无咎没耐性玩下去了,齐国终于鸣金收兵,押送并预备城头混乱后出击地队伍,便丢下尚余大半的难民撤了下来。

难民之中也退出了七八百人,往齐军阵营跑去,显然是混进去的沙子。

秦雷这才下令道:“不用再打了,控制住上来的速度就成。”说着对身边侍奉的牛校尉道:“你带人把那些难民即刻押送出城,然后让他们互相辨认陌生人,将挑出来的杀掉。其他的就发些口粮。放走吧!”

牛校尉赶紧拱手道:“卑职知道了。”刚要往外走去,就听秦雷沉声道:“一个原则。不许任何人留在城里!”

“是。”

……

不挨个搜身之后,爬梯子的速度快了许多,等过午时分,所有能爬梯子地,都爬了上来。至于那些老弱病残不能爬的,只能硬着心肠装作没看见了。

在冷兵器战争中,老弱病残都是削弱国力与战力的不利因素,越少越好。

就是这样残酷。

但所有人都对这个法则毫无异议,似乎只有秦雷一个人心情黯然。兵士们兴高采烈的讨论着这两天的趣事,对于能平平安安混过第三天,大家都十分满意。

早在战前他们便被知会,防守一个月,便可大功告成!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之一,还没有出现伤亡,官兵们又怎能不满意?

远眺齐国军营,知道今天不会再有战事,秦雷便紧一紧大氅,离开了城门楼。

李四亥和伯赏赛阳赶紧屁颠屁颠地凑上来,一脸崇拜地望着秦雷道:“叔啊!今天您用的什么兵法?”

“兵法?”秦雷挠挠头,哈哈笑道:“这叫以不变应万变!”

“不变应万变?”伯赏赛阳瞪大眼睛问道:“啥意思?”

“没啥意思,吃饭去吧!”秦雷摇头笑道:“你婶子该等急了。”他最怕这憨小子打破沙锅问到底,干脆截断了话头。

……

几家欢乐几家愁,这边兴高采烈,那边自然就愁云惨淡。大发雷霆之后,赵无咎便针对秦人性烈如火的脾气,制定了让后人大为诟病的一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