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破天惊圣人出(第3/13页)

朱到了宁夏之后,也生下一大堆儿子,其中的老四朱秩炵,被封为安化王。安化王又有个儿子叫朱邃墁,被封为奉国将军,还没来得及接班安化王就死了。此后这安化王的爵位,就由朱邃墁的儿子朱寘世袭了。饶是那刘瑾一代权奸,铁面无私,却不知道他的老命,就要葬送在这位莫名其妙的朱寘之手。

然则那朱寘,又是何等人物?

史载,朱寘其人,生具异相,身长九尺,声如洪钟,龙行虎步,不怒而威。但是他和王守仁同一个毛病,就是对大泽深山之中的神仙传说,充满了钦羡之情。区别就在于,王守仁虽然上天入地去寻找神仙,但偏偏不信这么个玩意儿,而朱寘虽然没有踏破铁鞋去寻找神仙,却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世上铁定有神仙。

朱寘相信神仙之术,也不是无缘无故的,不晓得什么时候,他曾遇到一个术士,那术士见之大惊,说他合当大贵。他都已经封王了,还要怎么个大贵法?

那术士言外之意,是朱寘有机会当皇帝。皇帝这东西好啊,朱寘喜不自胜,就想找两个明白人,确认一下。

什么人才能算得上明白人呢?

当然是读书人了。

于是朱寘就让人找来当地有职称的两名高级知识分子,生员孙景文与孟彬,想听听这两个读书人的意思。孙景文听了朱寘说起术士之事后,丝毫也不犹豫,推金山,倒玉柱,望着朱寘跪倒,口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陛下,我们做学问的人,讲一个较真儿,陛下你到底是不是真龙天子,咱们再找个权威专家确认一下吧。

朱寘有点儿头晕:你们俩在咱们这儿,是专业技术职称最高的了,生员啊。难道还有比你们更具权威的专家吗?

有!孙景文道:陛下有所不知,我说的这个权威专家啊,她就住在城东,也曾是咱们宁夏社交界最知名的人士,她的名字叫九儿,有分教: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那小姑娘的男朋友多得要挤爆她家的门。

王九儿?男朋友超多?朱寘痛苦地皱起眉头:这个……跟咱们要说的事,好像不挨边儿吧?

挨边儿,太挨边儿了。孙景文道:那王九儿家里有一只绿脑壳黄嘴巴的鹦鹉,本非凡鸟,乃大唐年间杨玉环杨贵妃所养。后来杨贵妃假称在马嵬坡缢死,实际上是去了海外的仙山上,走时就带着这只鹦鹉。但是有一天这鹦鹉出来散步遛弯儿,不料那仙山是浮于水面的,已经起锚远航了,撇下了这只鹦鹉没地儿落脚,就暂时栖息在王九儿家里了。这可是一只仙鸟儿,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陛下你到底是不是真龙天子,让那只鹦鹉辨认一下,就清楚了。

有这事儿?不会是你顺口瞎掰吧?朱寘听得目瞪口呆。

是不是瞎掰,陛下一见便知。孙景文淡定地道。

智商退化五百年

听了孙景文的建议,安化王朱寘就乔装为一个白衣秀士,由孙景文、孟彬陪伴,前去拜访著名交际花王九儿。三个人缓步走入城东一条肮脏的垃圾巷子,就见一个丑得怕人的老太婆突然冲出,“扑通”一声跪倒在朱寘的脚下:陛下,民女王九儿迎驾来迟,伏望陛下恕罪。

当时朱寘一惊非同小可:你你你……你就是王九儿?孙景文,你不是说王九儿是个绝色美貌女子吗,可我怎么看到一个老太婆?

孙景文笑道:陛下所言极是,五十年前,王九儿确曾美绝人寰,那时候为她打架的男人,成百上千,正所谓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红粉飘零皆是梦,长安不见使人愁。现如今,这王九儿已经是七十岁的老太婆了,难怪陛下看了,会发古人之幽思。

乱讲,我什么时候发过古人之幽思,都是现在人的感叹。朱寘摇头不止,问老太婆王九儿:王九儿,你刚才说什么迎驾来迟,这话是什么意思?你难道不知道,这种话,只能用在当今天子身上吗?

那老太婆爬起来,讪笑道:跟你说老实话吧,刚才我说的是什么意思,我自己压根儿就不知道。皆因刚才我正在洗手间里方便,可是太真娘娘杨贵妃养的那只鹦鹉突然飞进去,对我说:九儿九儿,陛下来了,你不快点儿出去迎接,还蹲在茅坑上干什么?结果,我连裤腰带都没系好,就忙不迭地跑了出来。

你说这都是那只鹦鹉教你的?朱寘表示怀疑:那能不能让我见一下太真娘娘的鹦鹉?

当然可以。王九儿笑道,陛下请。

朱寘走进一间低矮的茅屋,里边光线昏暗,却有两点明亮的光点闪烁不定,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绿脑壳、黄嘴巴的鹦鹉。乍看之下,朱寘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只鹦鹉分明不是从什么仙山上飞来的,八成儿是从阴曹地府钻出来的,因为这怪鸟身上的阴森气息,太过于浓烈了。

正当朱寘看得胆寒之时,就见那怪鸟两只幽火闪烁的眼睛,直勾勾地盯住了他。然后他就听到了一个怪异的声音:咦,老天子,你不在京城坐金奕殿,为何要在这里闲逛?

老天子?这个称呼让朱寘心头一热,急问道:你是说,我真的能当上皇帝吗?

可是鹦鹉却不回答,只是扭动着脑袋,不停地乱叫老天子。王九儿在一边笑道:陛下,天机玄秘,深不可测。说出天机者,历来要受到天罚的。这只鹦鹉虽然是只仙鸟,可也难逃天谴。陛下请看,它刚才点破天机,结果大脑智商迅速退化了五百年。陛下要想听它说第二遍,那只有等这只鸟儿的智商再进化回来。

朱寘听得头晕,这什么怪鸟啊,还带玩智商退化的,真受不了你。

出得王九儿那低矮的茅屋,朱寘与孙景文、孟彬六目交接,心意相通。

既然天命有归,朱寘命中合当坐于金銮殿上,那就快点儿去吧,别在这里瞎耽误时间了。

有钱才能造反

宁夏是边疆地区,长期驻扎着军队。但麻烦在于,不管是不是有战争,士卒都要吃饭。所以大明立国之初,就实行屯戍制度,简单说来就八个字:士兵屯垦,领导吃饱。

大明时代,实行的是皇家所有制,所有的土地都是皇家的,士兵驻守边关,保家卫国,这是属于公民的职责,理应如此。但开拓荒地,屯垦种植,就必须从皇家租地,也就是说,朝廷要在士兵的屯垦中征赋,这个制度已经实行好久好久了。但到了武宗时代,大理寺少卿周东要求:屯边士卒的赋银加倍,原田五亩,要交十亩的租银;原田五十亩,就要交一百亩的租银。屯边士兵顿时闹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