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皇上驾崩阁臣听诏 街前争捕妖道潜踪(第2/4页)

冯保身子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他听出高拱的弦外之音是冲着他来的,便下意识拿眼光瞟向李贵妃。李贵妃也正在看他,眼光一碰,李贵妃微微颔首,开口说道:

“冯保是太子的大伴,又是多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有他在也是一样。”

“秉笔太监毕竟不是掌印太监,孟冲不来这里听诏,似乎不合规矩。”高拱犟气一发,便顾不得场合,由着自家思路说下去。话一出口,意识到顶撞了李贵妃,又赶紧补充说道,“皇上厚恩,臣誓以死报。东宫太子虽然年幼,承继大统,臣将根据祖宗法度,竭尽忠心辅佐,如有人敢欺东宫年幼,惑乱圣心,臣将秉持正义,维护朝纲,将生死置之度外。”

高拱这番话说得荡气回肠,但话中的“刺”,依然让李贵妃感到不快。略停了停,她说道:

“高阁老的话说得很好,就照说的去做,皇上放心,皇后和我也都放心。”

“老臣记住贵妃娘娘的令旨。”

高拱本意是巴结讨好李贵妃,但由于说话口气生硬,李贵妃更是产生了“孤儿寡母受人欺侮”的感觉,她顿时眼圈一红,一下扑到隆庆皇帝身上,泪流满面地哭诉道:

“皇上啊皇上,你醒醒啊,你不能丢下我们孤儿寡母啊,皇上……”

也许受了这哭声的惊扰,隆庆皇帝突然身子一挺,喉咙里一片痰响,脸色憋得发紫。

“太医——”

“皇上!”

救人的救人,痛哭的痛哭。乾清宫里,顿时乱作一团。

这当儿,冯保与张居正交换了一个眼色。两人虽然也都面罩哀戚,但泪花后头都藏了一丝旁人看不透的如释重负的眼神。张居正抬起手背揩揩泪眼,跪身说道:

“请皇后与贵妃娘娘节哀,皇上正在救治,需要安静。”

听了这句话,东偏室里的哭声戛然而止,李贵妃抽噎着,朝张居正投来感激的一瞥。

冯保努努嘴,示意两个在场的太监把仍伏在御榻前抽泣的高拱架出乾清宫,张居正与高仪也随后躬身退出。

却说刑部尚书刘自强接到高拱的命令后,立即派出一队捕快,由一位名叫秦雍西的专司缉捕的员外郎带队,前往崇文门跟前的王真人府,刚拐进胡同口,便见另有一队捕快已把王真人府围得水泄不通。秦雍西命令手下跑步前进。先来的捕快,看到又来了一班荷刀执枪的皂隶,又连忙分出一队来,各各亮出枪械,拦住了捕快们的前路。

“什么人如此大胆!”

秦雍西策马上前,大喝一声。皂隶却并不买账,其中两人挺出枪来,逼住他的马头,唬得秦雍西一收缰绳,那马咴咴一叫,原地腾起,磨了一个旋差点把秦雍西摔下马来。秦雍西正欲发作,忽听得有人说道:“秦大人,受惊了。”秦雍西定眼一看,不禁吃了一惊,说话的竟是巡城御史王篆。原来,到纱帽胡同给张居正传旨的太监是冯保派去的,因此张居正已知道隆庆皇帝病危的确切消息。进宫之前,他派人送信给王篆,要他立即带人重新逮捕王九思。王篆接信后立即行动,终于抢在秦雍西之前包围了王真人府。

一见是王篆,秦雍西心略宽了宽。论官阶,二人级别一样,都是四品官。但因王篆开府建衙,是堂上官。而秦雍西是刑部职司属官,官场上的铺排威风,却是比王篆差了许多。秦雍西跳下马来,朝王篆一揖,笑道:“啊,原来是王大人,你怎么来了这里?”

王篆还了礼,也有些惊诧地问道:“我正要问你,带了人马来这里作甚?”

秦雍西回答:“奉首辅高大人之命,我率队前来逮捕王九思。”

王篆又是一惊,问道:“高阁老下令逮捕王九思?这不大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你看,我有捕票在手。”秦雍西说着,掏出捕票来递给王篆看,又问道:“却不知王大人带了这么多的皂隶来,又是作甚,该不是保护王真人吧。”

“保护?”王篆一声冷笑,说道,“秦大人不要忘记,这王九思正是下官奉张阁老之命捉拿归案的,要不是从你们刑部大牢放出,也省得我又来一遭。”

“这么说,王大人也是来逮捕王九思的?”

“正是。”

“这就奇了!”秦雍西看看手中的捕票,问王篆,“请问王大人奉何人之命?”

“张阁老。”

秦雍西听了一笑,立刻露出不屑的神气,说道:“如此说来,这件事就用不着王大人劳神了。捉拿一个王九思,哪用得着两拨子人马。”

“秦大人说得也是,依下官之见,还是你们回去。”

“我们回去?”秦雍西立刻摆出了大衙门颐指气使的办事派头,回道,“高阁老命令下到刑部,捉人办案,我们才是正差。”

秦雍西这段话至少有两层含义:第一,高阁老是内阁首辅,当以他的指示为主;第二,刑部是一等一的办案大衙门,你巡城御史职责是维护京城治安,虽然也可以稍带着办理一些有违治安的案件,但却没有下发捕票的权利。王篆鬼精鬼精的一个人,哪能听不出秦雍西的话意?心里头虽然怄气,表面上却不愠不火,讪笑说道:

“秦大人总不至于忘记,这王九思正是下官昨日一手捉拿的吧?”

“昨日是昨日,今日是今日。王大人,你可是看清了,捉拿王九思的捕单在我手上。”

“秦大人也不要忘了,巡城御史衙门,也有捉人的权利。”

“你那权利,仅限于维护京城治安。”

“王九思当街打死人命,正是破坏了京城治安,捉拿他原在下官权限之内。”

“人你已经捉了?”

“秦大人一来,就跟下官歪掰了半天,我哪有时间动手。”

“既未动手,还望王大人闪开些个,让我的人马过去,捉拿这个妖道。”

“秦大人为何一定要与下官争抢呢?”

“高阁老指示到刑部,人若是让你捉了去,我如何交待?”

“人若是让你捉去,张阁老处我又如何交待呢?"

两人就这么争执不下,原都是争功心切。正在这时,忽见得王真人府内有浓烟窜了出来。王篆再也顾不得与秦雍西争论,命令手下喊开紧闭的朱漆大门。

几位兵士把大门擂得山响,里面却毫无动静。王篆与秦雍西均感不妙,王篆命人撞开大门。两拨人马一拥而入,发现庭院里杳无一人,那顶蓝呢大轿以及一应金扇仪仗,全都静悄悄摆放在轿厅里。庭院正中摆了三个大铜炉,那是王九思炼丹的工具,其中一只尚在燃烧,浓烟便从其中冒出。王篆走近一看,炉子里烧着的是一块焦肉,发出刺鼻的臭味,地上还丢了一张血淋淋的猫皮。王篆顿觉不妙,挥挥手大喊一声:“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