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章 严老夫子的叹息(第2/2页)

但最让严老夫子满意的却不是聪慧,而是唐成踏踏实实的勤力,教书几十年,小时聪慧大而不佳的例子严老夫子见得太多了。但在课业上能像唐成这般用功的却实在不多,书山有路勤为径,对于读书人而言,这才是治学晋身的根本。

正是这份勤力和聪慧打消了严老夫子对于唐成开蒙太晚的顾虑,只要他能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求学态度,又何愁不能追回前面耽误的时光。想起唐成刚进村学时自己所说的话,严老夫子隐隐觉得当日程式化的训诫极有可能在眼前这个弟子身上得以实现。

晋时的周处投身东吴二陆门下时,年纪该不比唐成小,最终不也成了一代名臣?

想到这里,目送唐成远去的严老夫子脸上由衷地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只是这笑容却没能保持太久,就变成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得贤才而授,这是古代读书人的三大乐趣之一,何况他严老夫子一辈子干的就是教谕的职差。能在退居乡里,老之将至时遇见唐成这样的学生,这又该是怎样的机缘?可惜呀,唐成的进境之快竟使师徒间的这段缘法仅仅只能保持半年。自己就不得不想办法把他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