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三章 信?还是不信?这是个问题(第3/3页)

一口气说了这许多话,李隆基回转小几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后,这才哈哈一笑道:“这四点句句言之有物,何来泛泛之说?唐别情果不让人失望,此言深得我心!”

“只可惜他如今不在京中。”张亮一声笑叹后,指着小几上其它的信笺道:“殿下且先看看他还有什么事情?”

欣然拿起这些信笺,李隆基看着看着脸上的笑容全都没了,反倒是慢慢的起了一层淡淡的晕红,这反应明显是情绪产生巨大波动的结果,见其如此,张亮本有心想问,但再看看李隆基紧紧抿住的嘴,遂又将话压了回去,只是安静的等着。只不过在他心里难免迭生疑惑。

唐成在这信里究竟说了什么,竟让殿下反应如此之大?

张亮等待的时间很长,这份信笺剩余的部分让李隆基看了又看,似乎这几页纸真有千钧之重。

许久之后,李隆基吐出一口气后开了口,想必是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憋得很了,就连他这吐气都是恶狠狠的,“唐别情想让朝廷出兵饶乐,并请本宫尽快知会幽州大都督,准其借兵。”

闻言,张亮猛然从座处站了起来,“什么?”也不怪他反应如此激烈,迫于诸多藩属蕃国的压力,当今天子在太庙中重申“海内如一”的诏书这才多久?唐成此举岂不是让朝廷自己打自己的脸,这怎么可能?

现如今的朝局是太平公主被孔珪等人缠的焦头烂额,东宫正该趁着这压力减轻的时候埋头扩展实力才对,此时去出这个头,而且说的还是如此敏感的话题就是明显招人攻击的。甚至都不用真到那时候,张亮就能想出一旦东宫提出此事后,太平一系朝臣蜂拥而上的样子。只怕就连天子脸上也好看不了。

至于说给幽州大都督去信,那也纯是昏招儿。这个张守义对当前朝局摆明的态度就是公主府与东宫两不靠,以他的位份,在这种态度下即便是太子殿下给他写了信也难说有多大作用,反之,这封不一定会起作用的信却会给太子带来极大隐患。

“这个唐别情,他到底想干什么?”张亮直接摇头道:“此事断不可行。”

“他想图谋一件大事。”李隆基的眼神在这一刻份外清亮,“此事若真能成的话,便是近数十年来国朝未有之大功。”

“遇事未虑胜当先虑败,行事最需防备的便是利令智昏,这可是他唐别情的原话。”

“他在信中言及能有让朝廷之出兵名正言顺之策,之所以如此安排,是怕饶乐距离长安太远,赶之不及罢了。明之放心,此事我断不会现在就在朝堂上捅开,不过张守义那里这封信嘛……”

“臣下以为此信不能写,殿下试思……”

“你要说的风险本宫都知道。”李隆基摆摆手制止了张亮将要出口的长篇大论,“不过对本宫而言,这其实就只是一个问题。”

“什么?”

“究竟该不该信他唐别情有这只手翻天的本事。”李隆基拍着小几上那叠轻薄的信笺沉声道:“若真信他有班定远的手段,这信就该写,不信这封信就写不得,化繁为简之后,此事不过就是如此而已。”

“那殿下……”

“若是别的事情本宫定不迟疑,即刻修书,但此事实在太大……容本宫想想,好生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