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千字文(第3/3页)

胡毋敬已经死了,不过可以请叔孙通代笔。李斯嘛,刘阚能通过李由拜请笔墨。只是赵高……刘阚对这死太监着实没有什么好感,但考虑到这爰历篇的真迹,刘阚还是决定,请嬴壮出面,代为拜请笔墨。不过,这三篇文字,收藏的价值远远大过本身的价值。

吕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开口问道:“阿阚,你不是说真地吧……不行,你今天必须说明白,你打算教平安什么?可别教他一些乱七八糟地东西。要是那样,我宁可请母亲来教导平安。”

看起来,如果不说出个子丑寅卯,阚夫人和吕,都不会答应。

刘阚叹了口气,坐下来,伸出手示意刘秦上前。

他轻轻抚摸着刘秦那一头乌黑柔顺的长发,闭上眼睛,努力得回忆一篇前世所学过地文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音ze,四声),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音nai,四声),菜重芥姜……”

刘阚轻吟低唱,一曲南朝梁武帝时期,散骑侍郎周兴嗣所做的《千字文》,从他口中徐徐流出。

这千字文,无一字相同,却又句句含有深意。

那周兴嗣为做《千字文》,而一夜白头,可见其中艰辛。其文华美,蕴意深邃,又简单易学,琅琅上口。刘阚觉得,这千字文远比后世流行的那种所谓的白话文启蒙读物,强出百倍。

而且又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刘秦学习起来,最为合适。

阚夫人和吕两人,呆呆的看着刘阚。

许久之后,阚夫人突然笑道:“如此文章,竟出自我儿之口?阿阚,若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娘真不敢相信,这文章竟是出自于你……也罢,如此华美之文,的确也适合平安这等年纪。

阿阚,此文何名?”

刘阚说:“这文章共有千字,就叫千字文吧。母亲若觉得合适,我这就请人拓写字本,如何?”

“甚好,甚好!”

阚夫人和吕连连称赞。

刘阚则轻轻揉着刘秦的脑袋,心里苦笑一声:我的儿,你老子为了你,可是不要脸的当了一次文学大盗。只愿能对你有所裨益,莫要辜负了我这一番苦心才是……千字文,真绝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