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五章 徐州一夜 ( 8230 )(第3/3页)

昔日出征,沮鹄为主将。

可是现在呢,沮鹄甘愿为刘备的副手。心里面隐隐约约地,也把刘备看作主公。

所以说呢,这名声二字,真的是不可捉摸!

刘备说:“伯达先生,这么晚请您前来,实在是不好意思。备原本是想要亲自去请教,正好发生了一点事情,故而……先生莫怪,备如今……”

这话未说完,刘备心里好一阵子难受。

想我刘备。自出道以来,历经无数坎坷,可始终以诚待人,为何老天要如此对我?

这眼泪。止不住的就流了下来。

关羽吓了一跳,“大哥,您这是……”

“我……”

刘备哽咽,甚至说不出话来。

马朗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说:“玄德公,可是那陶谦老儿,想要对您动手了吗?”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骇然抬起头来。

马朗面容沉静。古井不波。他轻声道:“玄德公莫要惊恐。这事情其实不难推断。您在沛国如今春风得意,还得了一个皇亲国戚地头衔。麾下有二将军勇武过人。又有沮公精通于兵事……呵呵,若是我为陶谦,一样会对玄德公起杀心。”

“伯达先生,还请指教!”

“玄德公,现在地事情很清楚,谈什么指教?要么您取徐州,要么您被陶谦杀死。就算您躲得过今天,陶谦只需要和曹操联手,一样能把您除掉……曹孟德,乃乱世枭雄,您阻挡住他取徐州地路,势必不会轻易的放过您,这非常明显。”

刘备忍不住道:“难道陶谦不怕……”

“陶谦能有多大地本事?让他在这里撑着,迟早还不是被曹操消灭。那老儿,不过冢中枯骨而已……今董家贼子占领西域,曹操首要对付地,不是徐州,而是关中。您在他身后,迟早成为大患……若我是曹操,肯定会和陶谦联手除掉您。”

刘备不由得沉默了……

马朗所说,确实有道理。

陶谦老了,还真的对曹操造不成威胁。与其杀了,不如留着,还能阻挡江东。

而自己……

马朗说:“我有三策,可供玄德公选择。”

“愿闻其详!”

“上策,玄德公于下巨商麋家关系密切,那麋竺也是个有见识的人,可趁今夜,陶谦没有防备。玄德公联合麋竺杀入下,抢先一步,把徐州占据在手中。”

刘备一蹙眉,“陶谦杀我,不过是有谋划而已。他经营徐州多年,颇具人望。我冒然行动,只怕不具大义之名,只怕不好。”

马朗一笑,“中策则是,明日卢公祭奠,玄德公可带二将军入城。先要表明您皇亲国戚的身份,而后要说明您是卢公的学生……陶谦动手之时,您可擒贼擒王。可许诺麋家,为徐州大族……借麋家之手,将亲陶谦的大族,全部斩杀洗掠。如此一来,下可落入玄德公之手,而后可趁势兴兵,夺取了广陵,杀入江东。”

“这……”

“朗还有下策,玄德公连夜回沛国,调集兵马,自沛国出兵,攻占汝南。只是如此一来,玄德公您将不可避免的要和那曹操正面交锋,其结果只怕是难以预料。”

刘备说:“上策不具大义,下策把握不大,只是这中策……抢了徐州,不一样要和曹操孙策交手吗?伯达先生,那岂不是……”

“玄德公,徐州落入您手中之后,曹操只怕也不会和您交锋。毕竟他所要面临的大敌,是关中的董家贼子和冀州的袁绍。只要您表示出足够地诚意,曹操也不会太过强硬。否则的话,他所要面临的将是两面夹击,乃至三面受敌的局面。”

“您是说……”

“沮公,可为玄德公解决曹操地威胁。”

刘备又问:“敢问孙策……”

马朗放声大笑,“孙伯符不过一黄口小儿,看似势大,却不足以威胁。玄德公何不请沛国王书信一封与荆州牧刘表?朗有一言,玄德公若想立足于徐州,当效董家贼子,知进退之道。于夹缝中求生存,一俟时机成熟,就足以一鸣惊人。”

刘备闻听这番话,不由得大喜望外,起身深施一礼。

马朗却站起身,轻声道:“我知玄德公有大志,朗亦心有苦楚。该说的我已经说了,玄德公如何为之,还请自行决断。朗将旁观,以领教玄德公所施展之大才。”

这句话的意思说的很明白。

阁下心怀高远,但是我现在还不能认您为主公,因为我还没有看到您地真正本领。

该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做了。

现在就看您的本事了!

若是能做地好,我就认你为主,若是做不到,您也别怪我,这就是您自己地问题。

君则臣,臣亦则君……

这也许在以后是一种大逆不道地思想,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最为平常的事情。

刘备一时间信心满怀!

没错,人家伯达先生该做地,都已经做了。

若我刘玄德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出头,合该着我一辈子庸庸碌碌,还不如带着老婆孩子,找个山沟里一窝,至少也能求个平安。所以,我一定要成功,必须要成功!

刘备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先生防线,备定然会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