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0五章 水淹七军(二) ( 4486 )(第2/2页)

夏侯兰扳鞍上马。持枪大声地呼喊。

可是谁又会听他的话呢?整个都乱了套,被公孙康地人马杀得是落荒而逃。丢盔弃甲。

夏侯兰领亲军杀出了一条血路,朝着阳方向奔行。

眼看着前方就是北邙山,只要绕过去,就距离阳不远了。此时,天已经黑了,夏侯兰身边只剩下了两三千人,一个个精疲力竭,显然都已经到了跑不动的地步。

夏侯兰的坐骑,是一匹西域地大宛良驹,如今也是在不停喘息。

“全军暂住,休息一下,我们连夜从北邙山穿行,直抵阳。”

绕北邙山,和穿过北邙山,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实际上,路程却是不一样。

从北邙山穿行,出则直抵阳郊的东泽。

而绕北邙山的话,路程就会增加一半。而且,大路官道,说不得会不会有伏兵?

士卒们闻听夏侯兰这句话,都松了口气。

一个个席地而坐,不听的喘息。好在这是五月,如果是冬天的话,恐怕也要冻死一半。夏侯兰也跳下马,放那马匹自行寻找吃的,他手持长枪,靠一棵树坐下。

四周,很静谧……

夏侯兰看着已经所剩不多的士卒,暗自后悔。

抛开成见的话,其实董俷也很不错,至少他扶汉帝登基,还为汉帝大肆造势。

朝中的事务,他也从来不去插手。

除了把握兵权之外,好像董俷并没有什么太过分的举动。

是从什么时候看董俷不顺眼?也许就是从十年前那一场关东诸侯讨伐战开始吧。

初出茅庐地夏侯兰,那时候如同一张白纸。

别人说什么,他就相信什么。后来被俘,虽说归顺了刘辨,可是对薰俷终归是有一层敌意。而这敌意,来得很莫名其妙,究竟是对董俷看不过去,还是因为输给了吕布,初上战阵就被俘虏,心里面憋了口气的原因?哈,还真的是说不清楚。

当初,夏侯兰试图为汉帝招揽赵云田豫,但没有成功。

那个时候,夏侯兰生不生气?说实话,地确是非常恼火,可现在仔细想想,赵云和他从小一起长大,为什么不愿意答应他的要求?田豫也是一时地贤才,可为什么放弃了汉帝,而要跟随董俷?被逼得急了,宁可领兵往那不毛之地,也不愿意……

也许,从一开始我就错了吧!

往昔的一幕幕景象,在夏侯兰脑海中浮现。

从初随刘辨,到后来刘辨在安定,在朔方……

不管刘辨还是何太后,于董俷相处的都很好。只不过是自己这些人,在瞎起劲儿。

脑袋昏沉沉的,夏侯兰有点犯困了!

突然间,只听一阵喊杀声从北邙山中响起,“莫要放过董贼军,莫要放过夏侯兰!”

一支人马从山中杀出来,为首的人,碧眼紫须,手握宝剑,正是孙权。

“夏侯兰,孙某在此恭候多时了!”

此刻,夏侯兰一部人马,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非但没有恢复了精神,反而更加萎靡不振。就连夏侯兰自己,坐在哪儿休息了片刻后,也觉得是全身酸软。

咬牙起身,可是战马却不知跑到了何处。

夏侯兰眼见着孙权领兵杀到,忍不住闭上眼睛,暗自叫喊一声:今日,我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