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同病相怜(第3/3页)

关平连连摇头,“父亲,孩儿绝没有投降刘闯。”

“那你怎么回来的?”

关平也是一头雾水,脸上露出一抹疑惑之色。

他挠挠头,“说起来,孩儿也不是太清楚。

那日刘闯小儿将孩儿抓住以后,理都未理,见也未见……本来,孩儿已做好准备,已死报答父亲养育之恩。哪知道刘闯根本没有找我,把我关在一处独院里,好吃好喝的款待两日。

昨晚,突然有人前来,告诉孩儿可以离开。

临走时,还给我一匹马……否则孩儿也不可能这么快回来见到父亲。

对了,那个人在送我出城之后,还给了我一封书信,说是刘闯小儿写于父亲……不过内容,孩儿不知。”

说着话,关平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关羽。

信是用左伯纸为信笺,不过上面涂涂改改,好像这封信写得非常犹豫。

关羽虽非读书人,而且流浪半生。但自从和刘备起家之后,也接触过不少读书人,倒也认得出字的好坏。

字,很漂亮!

三国演义中,张飞屠户出身,给人感觉是个粗人。

可实际上,这厮却是饱读诗书,更能画的一手好仕女图。他的字,没有他的画出色,但也有些水准。关羽跟着张飞学过一段时间,字未必能写的好,但却可以看出这字,是否写的漂亮。

刘闯前世,闲来无事时,常临摹字帖。

他喜欢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所以颇有些颜骨柳筋的风范。

关羽看到那字,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这刘闯小儿,倒是写的一手好字,到底是中陵侯之后。”

他讨厌士大夫不假,但若说对刘闯讨厌,倒也未必强烈。

刘闯虽然是士大夫出身,可自幼落难民间,也是吃尽苦楚……有时候,关羽甚至也很欣赏刘闯。

特别是现在刘闯放回关平,他对刘闯也就多了些好感。

只是,他再往下看,却见那涂涂抹抹的地方,不禁哑然失笑。

“坦之,这刘孟彦写的一手好字,但文采终究不足。

到底是在民间受难,难有那机会读书。你看他,一封书信涂涂抹抹,恐怕是费了不少心思吧。”

关平深以为然。

他的命运,和刘闯何其相似。

早年间关羽杀人,逃离家乡。随后母亲病故,关平就变成一个孤儿,四处流浪,靠乞讨为生。

他觉得,自己运气比刘闯好一些。

毕竟关羽还活着,最终他父子可以重逢。

而刘闯……不管他如何奋斗,中陵侯刘陶,都不可能死而复生。

这也注定了他,不能像自己这样,有父亲疼爱关怀。所以,关平对刘闯,倒是突然升起一丝同情。

“是啊,刘孟彦虽说如今风光,确终究比不得孩儿,能够承欢父亲身旁。

虽说孩儿与他是敌人,但细想起来,他也挺可怜。为了一个女子,辗转南北,几欲与天下人为敌。”

关羽点点头,发出一声叹息。

就在这时,帐帘突然一挑,从外面走进来两人。

“云长,我听说坦之回来了?”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本站阅读。)